2.3 “大智云移”技术发展推动城市规划工具理性转型

2.3 “大智云移”技术发展推动城市规划工具理性转型

20世纪末期是计算机辅助规划技术快速发展的重要时期,将规划师从手绘图纸的繁重工作中解放出来的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数据处理功能强大、成本低廉且易于操作的地理信息系统(GIS)[16],以及在上述两种技术的基础上,于1997年提出的以包含计算机算法、理论科学与建模能力的规划支持系统(PSS)[17]代表的城市规划辅助技术伴随着规划工具理性的日益成熟,其自身的理论、方法、应用框架也在不断完善。在规划成果的表达上,用于规划的传统制图与模型制作等方法正在逐步被电子沙盘、虚拟城市模型取代。多媒体、虚拟现实的发展也对城市规划的普及与展现产生了巨大影响[18]

21世纪以来,随着网络通信技术的发展,以“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移动互联网”技术为代表的新一代智能技术出现,进而为城市规划的工具理性提供了历史性的技术支持。与传统的规划技术手段相比,大数据具有数量大、类型多、即时性等特征,因而可以弥补传统规划数据无法清晰看到城市内部流动、无法看到要素关系而留下的一系列技术理性的遗憾。在大数据的基础上,人工智能、海量数据挖掘及存储、高精度城市三维仿真建模、云平台、物联网等技术的迅速发展,进一步促进了城乡发展动态的大数据汇集感知、城乡发展状态的云计算分析诊断、城乡发展规律的人工智能学习、移动互联的公共参与规划和建设决策[15],城市规划自身的工具理性的转型迎来了历史性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