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三——跑!

一、二、三——跑!

有人笑着说老向是“虎儿园”的“阿姨”。他不生气,倒是怕自己不是一位合格的“阿姨”。为了摸清幼虎的生长规律,小花又是研究课题中的第一个宠儿,向培伦同志和小花住到了一起。小花拉稀,老向马上诊断、喂药;小花撒娇,老向将它抱起。久而久之,它依恋起老向和陈德智师傅了。他们还未走近,小花已嗅出气味,欢快地叫起来。他们坐在房间里,它睡得也香甜。教它玩耍,领它活动,那股“爱”虎之心,甚至吸引了自己的孩子,也来和小花玩耍。

小花常常烦躁地舔鼻子——这引起老向的注意。

他抱着小花逗乐时,小花总是往地下蹭——这引起老向的思索。

对小花是够娇惯的了,生怕它感染了什么疾病,当然不会轻易放它到地上。有一天,小花从老向手臂上蹓到地下,迫不及待地在泥土上舔了起来。

老向正要去抱它的手僵住了,深藏的眼睛一下瞪得又大又圆,脑子里突然亮堂了,谜底正向他张开——它吃土,它需要微量元素!

他想起来了:鸟类吃土,家禽吃土,灵长类的动物吃土,人类也吃土(譬如豆腐中的石膏)。

他想起来了:哺乳动物血液中化学元素的丰度曲线,与地壳中相应元素的丰度曲线是惊人地相似!

他为这个发现高兴万分,特意带领幼虎到新翻的土地上。它当真甜蜜蜜地吃起土来,虽然就那么一点,但就如盐一样,使得菜肴有滋有味。幼虎果然长得壮实,舔唇、烦躁的表情消失了。

由此,使他们想到在育幼的过程中,一定要改掉“娇生惯养”的方式,以粗放为好,让它在大自然中成长。

从此,绿茵茵的草地上,每天都要出现这样奇特的场面:

“一、二、三——跑!”

老向喊完口令,跑起来了。幼虎也应声腾起四肢。忽而虎在前,忽而由它急追……他们在树丛里藏猫猫,在阳光下沐浴。老向像是回到了孩提时代,重新体验着纯真和幼稚。有时,不仅是自己的女儿跟着跑,连妻子也被吸引来了。

小虎在老向身上扑着,用柔嫩的虎须在他脸上触扫着,那股欢乐亲密劲儿,使许多游客停了下来,注以惊羡的眼色。突然,老向如被针刺火灼一般,接着是扯破衣服的嘶啦声——虎爪给了他重重一下。

怪,真怪!向培伦疼得扭歪的脸上竟然露出了笑容,他心里正乐着哩!决定以狗做奶娘,曾有人担心,狗奶可能改变仔虎的虎性,虽然有人以小孩吃牛奶并未染上牛气,论证仔虎不会被狗化,但也不是完全就放心了。老向正是从幼虎在得意忘形时给他狠狠一记的撕扯中,体会到了它正在发育的虎性,心里踏实下来。好吧,为了证明这一点,他们开始投喂活的鸟、鸡。哈哈!小虎一点不含糊,扑上去就撕扯……

是哪一天,向培伦已记不清了。他和小虎赛跑,让它扑食。跑着跑着,老向放慢了脚步,终于停下了,那双锐利、灼亮的眼里射出惊奇喜悦的光……

他看到了“虎跃”——它先是往后一矬身子,紧毛收腹,突发腾空,倏忽之间,如闪电,似云霞,飘然飞过——美!美极了的动作!生命在于运动,运动锻炼了它肌肉的强健;而虎跃的一瞬,正是它矫健体魄最美的表现!当然,老向不仅仅是审美者,他是位动物科学工作者,是位美的创造者。还能有什么比这更能证明育幼工作的成功!

向培伦和他的同志们,从1978年进行华南虎的繁殖与育幼课题研究以来,四年之间繁殖了五胎。第一、第二胎只存活了一只小花。以后的三胎,每胎三仔,全部成活且长大了。从第四胎开始,由于有已取得的科研成果的指导,没有再出人为的事故,虎母更有了哺幼的经验,精心地照料着两个儿子和一位女儿的成长。它常常用嘴叼着(这大约是“抱着”吧)孩子向人们炫耀!它也有虚荣心哩!

说来有趣,它对三个孩子竟然不能一碗水端平,对于贤淑端庄、天真活泼的女儿芳芳,特别宠爱。它每次带领儿女们出来时,总是先出来侦察一番,用“打呼”声报告平安无事。即使这样,它也教给小虎,直到第二次“打呼”时,它们才能出来。一旦遇到危险,它就用爪扒地,连连敲响,警告小虎躲开!

这样的巨大成绩,在国内是罕见的,受到了人们的赞扬。但向培伦和他的同志们并没有只顾陶醉,用他的话来说:“这才是开始迈步。有不少东西现在还只是感性认识,仍需要探清它在理论上的意义。再说,血统上的问题也得解决,不能只有威威和婷婷的一个亲系……”

这是雾都山城难得的一个晴朗傍晚,昨夜一场大雨,上午还是云遮雾绕,直到傍晚时,太阳才露了出来。我们徐徐地在林荫道上走着,感到大自然从来没有这样清新和芬芳。他有很多的设想和计划,但都是为了一个目标:把华南虎放回山野,繁殖新的后代。说到底,人工饲养繁殖只不过是个珍稀动物的人工仓库。

我侧过脸来看他:“可能吗?”

他虽然是轻声细语地说着,但语气中却有着一股庄严,深藏的眼睛在绿的树冠上、山岗上扫视着,说:“要研究的问题很多,但归根结底还是要取决于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发展——被破坏的自然生态平衡,是否已恢复到能使它生存的水平。”

接着,他向我解释:虎在自然界中是高级消费者。植物滋养了食草动物,食草动物又提供给食肉动物。有虎生息的地方,那里总是存在着一个稳定的高生产力的生态系统。也正是这样,世界上才重视对虎的保护。华南虎在野外的近似绝迹,正是向我们敲起了警钟——自然生态已遭受到严重的破坏!

我已看到了他坦诚着的博大胸怀,也明白了他睡在又臊又膻的虎房时所想的:那不仅仅是为了保存一个物种,更不只是为了创造一个美的形象,而是为了我国自然保护事业的蓬勃发展!他是要使整个大自然无比壮美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