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先平40余年大自然考察、探险主要经历

刘先平40余年大自然考察、探险主要经历

作者在黄山考察。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到1981年,黄山是作者的生活基地

1974年——1980年:

参加野生动物科学考察队和筹备建立自然保护区的考察,主要区域在皖南的黄山和皖西的大别山。1980年以前这里一直是刘先平的生活基地,至今每年至少考察两三次。这里美丽奇绝的自然风光、深厚的人文底蕴,曾吸引了诗仙李白等长期在此漫游。目睹了生态的恶化、珍稀动物的灭绝、人与自然的矛盾,激励刘先平于1978年重新拿起笔来呼唤生态道德,孕育了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云海探奇》《呦呦鹿鸣》《千鸟谷追踪》及《爱在山野》《山野寻趣》等中篇。

刘先平从1957年开始发表作品,先是诗歌、散文,后涉足美学和文艺批评。

1978年完成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云海探奇》,1980年出版,被认为是大自然文学的开篇之作、标志性作品。

那时的野外考察是很艰难的,在山里行走,只能凭着“量天尺”——双脚。根本没有野营装备,只能搭山棚宿营,使用的还是定量的粮票、布票……科学家凭着什么去跋山涉水呢?是对祖国的热爱,对科学的探索。

1981年:

4月,考察云南西双版纳热带雨林,访问昆明植物研究所访问。为热带雨林繁花似锦的生物多样性震撼,从此走向更为广阔的自然,将认识大自然作为第一要务。5月,探险四川平武——黄龙——九寨沟——红原——卧龙等地,参加考察大熊猫。之后,在四川参加保护大熊猫、金丝猴考察,前后历时6年。著有长篇小说《大熊猫传奇》、考察手记《在大熊猫故乡探险》《五彩猴》等。那时这些地方还充满了原生态的独野美。10多年之后重走这条路,不少的自然之美已找不到了。

1981年作者在川西参加考察大熊猫途中,穿越松潘草地。之后开始走向更为广阔的天地

1982年:

考察浙江舟山群岛生态和小叶鹅耳栎(是当时全世界尚存的唯一一棵)。描写在野生动物世界探险的长篇小说《呦呦鹿鸣》出版,另有《东海有飞蟹》。

1983年:

10月,在大连考察鸟类迁徙路线。11月,考察广东万山群岛猕猴及海南岛热带雨林、长臂猿、坡鹿、珊瑚。从这年开始,他以为大自然文学应是多样的,想将一个真实的自然奉献给读者,因而将主要的精力转到大自然探险中的奇闻、奇遇的写作,如《爱在山野》《麋鹿找家》《黑叶猴王国探险记》《喜马拉雅雄麝》《寻找树王》等。

1985年:

7月,沿辽宁丹东——黑龙江小兴安岭路线,考察森林生态。

1986年:

8月,在新疆吐鲁番、乌苏、喀什等地探险及考察生态。

1988年:

赴甘肃酒泉、敦煌等地考察生态。

1991年:

9月,应邀赴法国、英国访问和交流,同时考察生态。著有《夜探红树林》等。

1992年:

8月,考察黑龙江大兴安岭、内蒙古呼伦贝尔森林、草原生态。

1993年:

8月,应邀赴澳大利亚问和访交流,同时考察生态。著有《鹦鹉唤早》等。

1995年:

9月,在黑龙江考察东北虎。

1996年:

12月,考察鄱阳湖、长江中游湿地、候鸟越冬地。《刘先平大自然探险长篇系列》五卷本出版。

1997年:

11月,应邀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赴泰国访问,考察亚洲象。12月,海南岛考察五指山和霸王岭黑冠长臂猿。

1998年:

7月,考察云南澄江寒武纪生物大爆发化石群——高黎贡山腾冲,寻找大树杜鹃王,因雨季受阻,未能进入深山——西双版纳探险野象谷。8月,在新疆考察野马、喀纳斯湖、巴音布鲁克天鹅故乡、第一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著有《天鹅的故乡》《野象出没的山谷》等。

1998年,作者和李老师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

1999年:

4月,福建考察武夷山等自然保护区及动物模式标本产地和小鸟天堂,寻找华南虎虎踪。7月,应邀赴加拿大、美国访问和交流、考察国家公园。

8月,一上青藏高原,主要考察青海湖。9月,探访贵州麻阳河黑叶猴和梵净山黔金丝猴。著有《黑叶猴王国探险记》《灰金丝猴特种部队》。

2000年:

1月,考察深圳仙湖植物园。5月,探险江苏大丰麋鹿自然保护区。7月,二上青藏高原。探险黄河源、长江源、澜沧江源,由青海囊谦澜沧江源头和大峡谷至西藏类乌齐、昌都、八宿(怒江源头),到云南德钦、丽江、泸沽湖。沿三江并流地区寻找滇金丝猴。刘先平和李老师前后历时近两月的行程,充满了难以想象的困苦和危险,但却充满了发现的快乐和幸福。谁能想到黄河源的鄂陵湖、札陵湖是那样的蓝,蓝得靛青!鄂陵湖中小岛上居然栖息着一级保护动物白唇鹿。夏天,鹿妈妈游水到草地,为小鹿驮来青草;冬天带着孩子从冰上去探望外面世界,西藏有那样美丽的森林。10月,赴广西考察白头叶猴。11月,赴海南再次考察大田坡鹿、红树林生态变化。著有《掩护行动——坡鹿的故事》《中国DISCOVERY书系》(4本)出版。

2001年:

8月,应邀赴南非访问和交流,考察野生动植物。

2002年:

3月,赴安徽砀山考察。4月,赴高黎贡山寻找大树杜鹃,一探怒江大峡谷,但因大雪封山,未能到达独龙江。6月,去湖北石首考察麋鹿。7月,再去江苏大丰考察麋鹿。8月,三上青藏高原,探险林芝巨柏群——雅鲁藏布江大峡谷——珠穆朗玛峰自然保护区,到达海拔5200米,瞻仰珠穆朗玛峰。历经数次受阻,21年后终于瞻仰到美丽宏伟的大树杜鹃。完成《圆梦大树杜鹃王》《峡谷奇观》,另有《麋鹿回归》等。

2002年,作者在高黎贡山无人区

2003年:

4月,在四川北川、青川考察川金丝猴、大熊猫、牛羚。8月,应邀赴英国、挪威、丹麦、瑞典访问和交流。由挪威进入北极圈。著有《谁在跟踪》《东方之子刘先平大自然探险》(8本)出版。

2004年:

8月,横穿中国,由南线走进帕米尔高原,考察山之源生态、风土人情。路线是青海柴达木盆地察尔汗盐湖——可可西里——雅丹地貌——花土沟油田,翻越阿尔金山到新疆若羌,再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帕米尔高原。10月,参加中国作家代表团访问南非、毛里求斯、新加坡。著有《鸵鸟小骑士》等,《云海探奇》《千鸟谷追踪》收入“传世名著”出版。

2004年,作者在帕米尔高原冰山之父的慕士塔格峰

2005年:

7月,横穿中国,由北线走进帕米尔高原,寻找雪豹、大角羊、野骆驼。路线是甘肃河西走廊——罗布泊边缘,再次从北线穿越柴达木盆地到花土沟油田。原计划进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未成,回敦煌——库尔勒,第三次穿越塔克拉玛干大沙漠——托木尔峰——伽师——帕米尔高原——红旗拉甫。10月,重庆金佛山寻找黑叶猴——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再探黑叶猴。著有《走进帕米尔高原——穿越柴达木盆地》等,《黑麂迷踪》《寻找失落的麋鹿家园》出版。

2006年:

4月,二探怒江大峡谷。但又因大雪封山未能进入独龙江,转至瑞丽。6月,考察黑龙江佳木斯三江平原湿地。10月,第三次探险怒江大峡谷,终于到达独龙江。著有《东极日出》等。

2007年:

7月,去山东等地考察候鸟迁徙路线。9月,在四川马尔康、若尔盖湿地、贡嘎山等地寻访麝、黑颈鹤及层层水电站对生态的影响等。《胭脂太阳》《鹿鸣麂唤》出版。中英文双语版《我的山野朋友》、英文版《千鸟谷追踪》出版。

2008年:

7月,考察东北火山群,路线是黑龙江五大连池——吉林长白山天池——辽宁朝阳古化石群。9月,应邀访问英国、丹麦。《大自然在召唤》(9本)出版。

2009年:

6月,考察陕西秦岭南北气候分界线、大熊猫、羚牛、金丝猴、朱鹮。

2010年:

9月,应邀出席在西班牙举行的国际安徒生奖颁奖典礼,考察瑞士高山湖泊、德国黑森林的保护。《我的山野朋友系列》(16本)出版,英文版《金丝猴跟踪》《爱在山野》《黑叶猴王国探险记》《麋鹿找家》出版。

2011年:

6月、9月、10月,到海南、西沙群岛探险。著有《美丽的西沙群岛》《七彩猴树》《寻找巴旦姆》《追踪雪豹》,英文版《大熊猫传奇》《云海探奇》出版。

2011年,作者与李老师在西沙群岛东岛

2012年:

7月,探险神农架自然保护区。8月,六上青藏高原,沿青海湖——可可西里——花土沟油田,前后历时8年,历经3次,终于进入阿尔金山自然保护区(四大无人区之一),看到了成群的野驴、野牦牛、藏羚羊、岩羊,最后到达西藏拉萨。著有《天域大美》《红豆相思鸟》等。

2013年:

7月,考察湘西和张家界的生态。8月,在呼伦贝尔大草原考察。9月,在南麂列岛考察海洋生物。“我的七彩大自然”(4本)、“探索发现大自然”(8本)出版。英文版《鸵鸟小骑士》出版。

2014年:

3月,考察云南、贵州喀斯特地貌的森林和毕节百里杜鹃——“地球的花腰带”。

2015年:

3月,赴南海考察珊瑚。著有《追梦珊瑚》《惊魂绿龟岛》等。8月,赴宁夏考察贺兰山、六盘山、沙坡头、白芨滩、哈巴湖自然保护区。《寻访白海豚》《藏羚羊大迁徙》出版。《大熊猫传奇》和《云海探奇》影像版出版。

2016年:

7月,赴英国考察皇家植物园和白崖。9月,考察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10月,考察长江三峡自然保护区、恩施鱼木寨、水杉王、恩施大峡谷。《追踪黑白金丝猴》《海星星》《寻索坡鹿》出版。波兰文《金丝猴跟踪》《爱在山野》《黑叶猴王国探险记》《麋鹿回家》出版。

2017年:

4月,考察牯牛降云豹的生存状况。10月,考察福建、广东海洋滩涂生物。11月,在黄山徽州区,考察中华蜂的保护状况。著有长篇《追梦珊瑚》《一个人的绿龟岛》。另有《小鸟生物钟》。

2018年:

2月,重返高黎贡,考察盛花大树杜鹃王。3月,在当涂考察养蜂。5月,去雷州半岛考察海洋滩涂生物。8月,考察长江三峡地区生态变化。9月,考察云南中国科学院昆明植物研究所。12月,赴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考察沟谷雨林和季雨林。著有《续梦大树杜鹃王——37年,三登高黎贡山》《孤独麋鹿王》《金丝猴跟踪》等。

2019年:

4月,考察安徽宣城丫山地质公园。5月、6月,考察黄山九龙峰自然保护区。7月,考察青岛滩涂海洋生物。8月,考察九龙峰自然保护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