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鹰展翅
在雷锋的家乡,还流传着许多美丽的小故事,都发生在他念小学的日子里。
其中有一个关于草鞋的小故事,发生在一九五四年。
这一年,湖南要整修洞庭湖。因为一遇到暴雨季节,洞庭湖就会泛滥成灾,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省政府号召全省人民有力的出力,有钱的出钱,大家都应该支援重点水利建设。
政府这么一号召,全省上下都迅速行动了起来,有的捐钱,有的送米送柴,到处都掀起了支援整修洞庭湖的热潮。
雷锋想,自己是个孤儿,吃饭穿衣都是乡政府负担的,拿不出什么东西来支援水利建设事业,怎么办呢?
有一天,他从读报课上听到这样一条消息:
为了抢时间、抓质量,赶在汛期到来以前修好洞庭湖的水利工程,许多民工常常在草鞋供应不足的情况下,赤着脚在工地上奔波和劳动。
这个细节使雷锋陷入了沉思。
他想,民工伯伯们为了人民的利益,这么辛苦地劳动,有时连一双草鞋都穿不上,我不是从小就学会了编织草鞋吗?为什么不能帮助他们多编织几双草鞋呢?
于是,那些日子里,一放了学,雷锋就利用从同学家借来的草鞋耙子,坐在家里专心致志地编织草鞋。
一开始,他把编织好的草鞋送到乡政府陈秘书办公室时,陈秘书笑着说:“太小了,也太松了,像水爬虫一样,你以为民工叔叔们的脚板也像你的一样小吗?”
雷锋顿时羞红了脸,赶紧回家重新编织。
他还特意跑到黄花塘公路旁边一个最会编织草鞋的老爹爹那里,请他教自己怎么把草鞋编得结实耐穿。
老爹爹弄明白了雷锋的意图,就夸奖他说:“好啊,小小年纪就晓得替政府分忧,为国家着想,真是毛主席教育出来的好伢子啊!”
雷锋认真地跟着老爹爹学编草鞋。
他一边帮老人家添草,一边仔细地看着老人家怎么编,把该注意的事项都默默地记在了心里。
经过一些时候,雷锋的草鞋越编越好了。
他经常熬到半夜,宽大的草鞋编织了一大堆。
这一次,当他把自己编织好的草鞋再送到乡政府时,陈秘书惊奇地说道:“好了不起啊,庚伢子!你是变戏法变出来的吧?编这么多草鞋,没有累坏身体吧?”
“当然没有啦!”雷锋乐滋滋地说道,“一想到民工伯伯能穿上草鞋挑土挑泥了,我也就浑身都是劲头了。”
陈秘书夸赞他说:“好孩子,你知道吗?你这是在编织着对整修洞庭湖的民工们的深情厚谊,在编织着对祖国建设事业的诚挚的爱啊!”
一九五六年上学期,望城县安庆乡荷叶坝中心完全小学第一届第一班,全班四十七名高小学生,就要毕业了。
雷锋作为毕业班的优秀代表,在毕业典礼上登台发言。
那天,他穿着崭新的学生服,把红领巾系得整整齐齐,对着坐在台下的老师和同学,真诚地讲道:
亲爱的老师、同学们:
我们小学毕业了。基本教育受完了,大家很高兴。感谢党、毛主席和老师。
我们今天毕业真高兴,大家比我更高兴,能升入高一级学校学更多知识,更好地建设祖国。
我响应党的号召,去当新式农民—做个好农民,驾起拖拉机耕耘祖国土地,将来要做个好工人建设祖国,将来要做个好战士,拿起枪用生命和鲜血保卫祖国,做人民英雄。
同学们,让我们在不同的岗位上竞赛吧!老师们,看我的行动吧,我一定要做个英雄。
祝老师健康!
当时,全班有三十多名同学升入了望城县一中,继续学习。
本来,乡政府也打算让雷锋到县里继续念中学,但由于当时农村知识青年很缺乏,乡亲们都希望雷锋留在乡里,一边做个新式的农民,一边发挥他的知识才能,为家乡做些文化方面的事情。
那时,全国的农业合作化运动正在蓬勃兴起,祖国各地的工业建设也在大规模地展开,火热的生活在召唤每一个有志向的青年人。
许多知识青年离开学校后,都纷纷加入祖国的工农业建设行列之中。
雷锋,也像一只刚刚展开翅膀的小鹰,多想到更远的天空飞翔!
毕业后,他没有继续到县城里学习,而是直接参加了革命工作。
他担任了乡政府通信员,兼任简家塘生产队的记工员。
在当时,这是一份人人都很羡慕的工作。没有一定的文化知识,可是做不来的!
他替乡政府送公函,送通知;他帮助乡政府搞统计,制表格;农忙季节,他白天和社员一起下地出工,晚上就在灯下记工分、参加学习。
只要是他能干的工作,他都主动地找来干。
因此,大家对他的工作很满意。
当地群众都说:“小雷到了乡政府以后,乡政府都变了样。”
他们的意思是说,雷锋把笑声、歌声带到了他所到的每一个地方。
就在雷锋当通信员和记工员的日子里,他参加了高级班夜校学习,被评选为“学习积极分子”。
他的勤奋、扎实的工作作风,赢得了干部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不久,雷锋就被调到中共望城县委会办公室当了一名公务员。
这时候他已经十六岁了。
他的人生履历,从此又展开了新的一页。
他后来在一篇日记里写道:“青春啊,永远是美好的,可是真正的青春,只属于这些永远力争上游的人,永远忘我劳动的人,永远谦虚的人!”
他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白天,他忙着工作;晚上,就在机关业余中学参加学习。
他在县委会里,手脚勤快,工作得有条有理,从不拈轻怕重。
他对自己严格要求,对公家的财物也十分爱护。每一次购买“公债”时,他都积极带头,被同志们评为模范。
那时候,雷锋经常跟着县委张书记一起下乡。
张书记也很喜欢这个有着圆圆脸庞的小同志,一口一个“小雷同志”地称呼他,显得十分亲切。
雷锋也觉得,张书记就好比自己的亲人一样。整个县委大院,也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
平时,雷锋给张书记送信、送文件;一有空闲,张书记和县委其他几位领导就会拉着雷锋问长问短,关心他的冷暖和进步,或者给他讲一些战争年代的斗争故事和革命道理。
在党的阳光雨露的滋润下,雷锋在思想上迅速地成长着,在生活上也过得十分快乐和幸福,每天好像有着使不完的劲儿。
张书记下乡,他跟着下乡;张书记开会,他跟着开会;有时,张书记在夜间工作,他就在一边为他送水端茶。
张书记经常给他讲一些革命故事。
有一天,张书记讲完故事,对他说道:“小雷同志呀,现在咱们过上了好日子,可是打江山容易保江山难啊!为了使我们的红色江山永不变色,你一定要好好工作,努力学习,争取做一个共青团员和共产党员,更好地去为人民服务,保护咱们的胜利果实,为革命事业做出更多的贡献。”
雷锋使劲地点着头,把张书记的这一番话牢牢记在了心中。
从此,雷锋在日常工作中更加严格要求自己,处处留心向县委的老同志学习。
有一天,雷锋跟着张书记一起出去开会。
走着走着,雷锋看见路面上有一颗小小的螺丝钉。他并没在意,走上前踢了一脚就走开了。
张书记也看见了,却回过头来,不声不响地走过去,弯下身子把这颗螺丝钉捡起来,装进了衣袋。
雷锋感到很奇怪,一个县委书记,捡一颗小小的螺丝钉有什么用场?
几天之后,张书记派雷锋到县农业机械厂去送一封信。
临去前,张书记掏出那颗螺丝钉,让雷锋顺便带给机械厂,然后告诉他说:“小雷呀,国家现在底子还很薄,我们要搞建设,就应该艰苦奋斗,勤俭节约。可不要小看一颗小小的螺丝钉,大机器上缺少了它可不行呢。滴水能积成河,粒米可积成箩呀!”
“原来是这样啊!”雷锋瞪大眼睛,望着张书记。
他从张书记身上,看到了共产党勤俭节约的优良传统。
从此以后,他在日常生活中不再乱花一分钱,不再浪费一张小纸片。他把节约下来的钱,哪怕是一个分币,全都悄悄储存了起来。
温暖、愉快的工作环境和生活氛围,特别是同事们温暖、朴素和亲切的友爱与关怀,使雷锋越来越真实地感受到,新旧社会真是两重天啊!
他后来在《党救了我》这首诗最后,这么回忆他在县委机关工作这段日子的心迹:
难忘的一九五六年最后一天,
我站在团旗下面,
举起右手向团宣誓。
我念完了高小,
踏进了望城的县委机关,
我要好好工作、听党的话,
为祖国发出热和光。
一九五七年二月八日,雷锋光荣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了一名光荣的共青团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