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简介
《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这本书是由[日]滨下武志创作的,《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共有28章节
1
版权信息
书名: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 作者:[日]滨下武志 出版社:江苏人民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8年5月 ISBN:97872140495...
2
凡例
1.本书由论文篇和资料篇两部分组成。资料篇又分资料和目录两部分。 2.关于地图方面的内容,本书在论文篇第一章之前,给读者提供了H.B.马士任职地的海关关系地图。...
3
序——中国近代经济史研究的角度与方法
1.在很长时间内,人们把“欧洲的近代”作为了世界近代社会的代表形态。在这种状况下,一般观点都认为亚洲的近代化是受到欧洲近代的冲击后才发生的。但是,经过历史过程的...
4
译者的话
日本东洋史学家滨下武志的《中国近代经济史——清末海关财政与通商口岸市场圈》积10年心血完成(汲古书院1989年出版),中译本90万字。全书由论文篇和资料篇组成,...
5
出版说明
要支撑起一个强大的现代化国家,除了经济、制度、科技、教育等力量之外,还需要先进的、强有力的文化力量。凤凰文库的出版宗旨是:忠实记载当代国内外尤其是中国改革开放以...
6
“海外中国研究系列”总序
中国曾经遗忘过世界,但世界却并未因此而遗忘中国。令人嗟呀的是,20世纪60年代以后,就在中国越来越闭锁的同时,世界各国的中国研究却得到了越来越富于成果的发展。而...
7
第一章 清末财政与海关
...
8
第一节 清末之时代
从国际大环境来把握中国近代经济史的时候,如果把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签订《南京条约》到1860年签订《北京条约》之时,称之为第一个开放口岸的时期,那么,从1894年的...
9
第二节 清末财政论
在中国经济史中,财政史研究包含了相当广泛的内容。在关于财源的问题上,税制与币制相关,本来就占有重要位置。而在财政运用问题上,王朝财政与中央地方财政的关系等,更是...
10
第三节 海关与清末财政
如前所述,关税收入,对清末财政而言,其比重在不断地增大,但关税收入所具有的重要性却远大于其绝对额的增大。更确切地说,关税收入成为担保,由于其担保上的安全性、可靠...
11
第二章 马士与中国海关
...
12
第一节 马士与中国
很多西洋人抱着西洋心态,在中国寻求活动场所的同时,也试图观察中国内部。其突出的代表,就是庞大的传教士队伍、各地的外交官,还有包括商业和工矿业、金融业等人士在内的...
13
第二节 马士与上海统计局
马士到上海赴任是20世纪初,当时正值上海银价变动、投资活动开始活跃时期。19世纪末的上海市场动向如下所示。 (一)银价下跌与收购委托制(Indent Syste...
14
第三节 马士与中国国际收支问题
马士任海关统计局长后之所以要通过中国的对外经济关系来明确测定贸易收支,源于必须正视甲午战争之后入超急剧增加这一客观事实。关于这个问题,马士作了以下说明: 直到与...
15
第四节 马士的贸易报告——开放口岸与内地市场的关系
通过马士(历任各地海关业务后,1903-1906年,任海关统计局长)的论述,大概可以将中国经济对内、对外关系的基本构成要素,在其功能的现实过程中加以把握了。为了...
16
第三章 海关与贸易统计
思考中国近代以至于亚洲近代的时候,虽然西洋冲击带来了各种各样的影响,但这种冲击并没有改变中国和亚洲的社会历史本身,只不过在其中形成了一些变化的萌芽,发挥了促进作...
17
第一节 海关的设立与运营
围绕海关设置的争论,是在以下状况下进行的。即: (1)从外国方面来看,事关对中国国际关系主导权的问题上,美国明确批判了英国。 (2)1853年小刀会之乱上海县城...
18
第二节 海关统计与统计方法的变迁
海关的贸易统计,存在着贸易对象多少的制约。换言之,海关统计是受统计对象限定的。它可以是把采取统计的对象限定为蒸汽船而产生的制约,这是因为海关采用外国人税务司制度...
19
第三节 亚洲区域内贸易与中国
如何把握围绕亚洲区域内的贸易、决算关系的特征呢?特别是从以诸多海关报告为分析基调的地域经济的观点来看,亚洲区域经济整体形象呈现出的是什么样的景象呢?为了探讨这些...
20
第四节 香港与新加坡
我们探讨了与被总称为帆船贸易的沿岸贸易和作为其连锁而形成的贸易圈相并列的厦门贸易网,可以看到,广域市场间贸易、广域沿海贸易,由于形成了香港、新加坡这样的转口港而...
21
第四章 通商口岸与地域市场
本书的中心课题,在于明确地域市场构造及与之相关的外部贸易网,而且要通过把握海关及常关所在地与地域市场的关系,特别是地域市场与海关、常关和厘金局之间的关系,进一步...
22
第一节 亚洲内部市场与中国
中国对外经济关系问题,以往学者们主要关心的,不外是中国五口通商以后外国贸易不断扩大,国际市场上的利益被外国商人垄断,中国社会由此向半殖民地化的方向发展等等。 在...
23
第二节 海关和常关——地域市场和地域间关系
从历史角度回顾税关的管辖范围,可以说由“点”、“线”、“面”三个方面构成,因而税关功能也是由这三部分构成的。 所谓税关管辖的“点”,指对某一地点的管辖,它的职能...
24
第三节 常关、海关与通货、金融问题
关于海关与常关之间的关系,我们论述了从财源的吸收以及组织管理的侧面,并且从地方和中央之间的角逐这一角度来把握的必要性。但是,在财政与机构这一角度上探讨中央与地方...
25
第四节 海关与地域市场
首先需要解决的是税关与地方市场之间的关系问题。 常关被设置在沿海与内陆的主要贸易地,通过课税的形式掌握地域市场的集散以及地域市场间的贸易动向。这一点对海关的设立...
26
结论——厘金、地域市场、金融网络圈
从捕捉清末的时代特征——特别是财政、经济特征——这一尝试开始,本书叙述是以海关与H.B.马士之间的关系为中心,以海关资料追溯为基轴而进行的。笔者认为,据此海关制...
27
(一)厘金与地方市场
不能说厘金是清末新设的税制。尽管税则的确为新设,但从商税历史性脉络来看,历史上本来就存在牙税、盐引等许可税和专营税,到了清末,只是商税的历史形态及其特征有所改变...
28
(二)通货、汇兑问题以及广域决算网
虽然海关根据税则课税和管理进出口,但征税中的现金收取,主要由中方管理、经营的海关银号负责。而且,征税额原则上以海关两(100海关两=111.4上海两)为单位,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