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了解拍摄方向
拍摄方向就是指在拍摄时以被摄对象为中心,在同一水平面上将照相机围绕拍摄对象旋转一周的过程中产生的摄影点。在拍摄的距离和高度保持不变的前提条件下,选择不同的拍摄方向可以展现出被摄对象不同的形象和特征。通常我们可以将拍摄方向分为正面角度、斜侧角度、侧面角度、反侧角度、背面角度。

1.正面角度
正面角度是指在拍摄时照相机与被摄对象正面正对的拍摄位置,这种拍摄角度主要用来表现拍摄对象正面突出的特点。比如建筑物,无论古代建筑还是现代建筑在设计时往往都很注重正面的外观和设计,像北京的天安门城楼,包括各处可见的寺庙、礼堂、博物馆等都拥有雄伟庄严的正面样式,所以在拍摄这些建筑物时多使用正面角度。而在拍摄人物的相貌时,正面拍摄的形象往往更加具有人物相貌的特征,能够更好地表现拍摄对象的本色。当我们使用正面角度拍摄时,在构图时通常需要将拍摄对象放置在拍摄画面的垂直中心分割线上,并且多采用对称的构图方式,这样的构图让整个拍摄画面看起来比较端庄、稳重。
2.斜侧角度
斜侧角度是指拍摄时照相机偏离正面角度,向左或向右围绕着拍摄对象移动到拍摄对象的侧面位置进行拍摄。当侧面拍摄的偏离角度相对于正面拍摄较小时,一般对拍摄对象的正面形象影响不大,所以大多时候我们可在正、侧角度范围内根据自身需要选择恰当的拍摄位置,这样拍出的画面能同时表现拍摄对象正面和侧面两个面的形象特征,并且还可以让拍摄对象的形象有丰富多样的变化,使拍摄出来的画面更加生动。
3.侧面角度
侧面角度是指拍摄时照相机在被拍摄对象正面的正左侧或正右侧的拍摄位置,这种拍摄角度主要用来表现拍摄对象侧面的突出特点。比如当我们进行人像摄影时,为了让观察者更好地看清拍摄人物的外部轮廓,我们往往使用侧面角度。在现实生活中,有些对象从正面无法看清它的外形或质感,这时可以使用侧面拍摄,说不定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短跑比赛中奔跑的运动员,复杂的立交桥上行驶的车辆以及做工精致的物品的质感都可以使用侧面角度拍摄。在拍摄这些对象时侧面角度就能更好地表现它们自身的特色。侧面角度的使用比正面角度更加灵活,并且侧面角度并不一定是在拍摄对象的正左方或正右方,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稍微有一些变化,以获得最能表现好拍摄对象侧面形象的拍摄位置。
4.反侧角度
反侧角度是指拍摄时照相机由侧面角度继续围绕拍摄对象向拍摄对象的背面角度移动的拍摄位置。反侧角度的拍摄角度与日常生活中人们观察事物的角度有所不同,可以将拍摄对象的一些特有的精神状态表现出来,使得拍摄的对象比现实生活中更加生动活泼。但也正因为日常生活中很少使用反侧角度,所以反侧角度对摄影对象要求较高,不是任何对象都可以使用这种拍摄角度,也就是说只有某些适当的对象才可选择反侧角度。
5.背面角度
背面角度是指拍摄时照相机在被摄对象正后方的位置进行拍摄的角度。背面角度往往比较含蓄内敛,给观看者留下较大的想象空间,并会给观看者带来强烈的参与感、伴随感。
综上所述,我们在拍摄时对拍摄角度的选择,应该根据被摄对象的不同和表现主题的不同而变化。根据实际情况合理选择,只要运用得当,各种拍摄角度都会获得成功的构图,拍出令人满意的完美画面。
作业与思考
(1)根据所学知识练习不同拍摄角度拍摄照片,要求每种角度的作品至少1张。
(2)说说在一些特定的地点,当我们想使用的拍摄角度因为地理位置等原因不能达到时,可以使用哪些方法来实现想要的拍摄角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