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帝王小名命名的本草

以帝王小名命名的本草

沉默了好一段时间,清源才又开始讲了。

“话说南北朝时,南朝宋的开国皇帝刘裕,小名寄奴,小时经常去野外打柴。一次他去割荻(dí)草,路上突遇一条大蟒蛇横在前面。寄奴正好备着弓箭,于是连忙张弓射箭,箭正中蛇身。伤蛇逃进山林中。第二天,他又去割荻草,忽闻山间有阵阵杵臼声。他循声走到山上的榛树林边,见几个青衣童子正在捣药。寄奴问:‘干什么呢?’童子回答:‘我们主人昨天被寄奴射伤,今天我们捣药为他敷伤口。’寄奴又问:‘这么不起眼儿的野草也能治伤?’童子回答说:‘当然,治疗刀箭创伤,非此草内服外敷不行!’寄奴想,这童子会不会是青蛇所变呢?便‘啊呵’一声大吼,青衣童子吓得丢下药棒抱头逃跑,寄奴收了药草回家。以后,在带兵打仗中,每遇兵士受了刀箭伤,寄奴就用这种草药内服外敷,救人无数。后来刘裕当上皇帝,人们就用他的小名给其命名为‘刘寄奴草’。刘寄奴草有两种,一种是南刘寄奴,是菊科植物奇蒿的全草;另一种是北刘寄奴,是玄参科植物阴行草的全草。奶奶说《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载入的是北刘寄奴,多年生草本,生于树林边缘、灌木丛中,高30~ 80厘米,花长筒状,棕黄色,有短梗。北刘寄奴入药,具有活血祛瘀、通经止痛、清热利湿、疗伤止血的功效。”

清源讲的故事,深深吸引了大家。

宝生说:“清源,你讲得真好,这些故事是听来的还是从书上看来的?”

picture

北刘寄奴植株

清源说:“我家是中医世家,我奶奶、爷爷、太爷都是中医,懂中药,奶奶特别爱给我讲故事,用她的话说这叫‘本草故事’。”

大家说:“清源,下次你还给我们讲吧。”

这时,清源从篮子里取出一本用花塑料布包着的厚厚的蓝皮书,说:“我奶奶叫我给你们带来一本书,这可是她的宝贝—《本草纲目》。奶奶说,《本草纲目》是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写的,是对我国16世纪以前药物学的系统性总结,载药1892种,其中植物药1094种。我拿的这本是草部。我讲的本草,书中都有记载。奶奶说大家有兴趣可以趁暑假去我家看书,研究本草。”

几个小伙伴目不转睛地盯着书,自言自语地说:“奶奶真好!奶奶真好!”正民说:“把书包好,别弄坏了,有时间咱们去你家里看吧。”

大家都赞同地说:“对,对!有时间去家里看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