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卷的不同影响因素
1.分取发片的方向
分取发片的方向分为横向、竖向和斜向,上卷发杠后形成的发卷分别为平卷、竖卷和斜卷。
平卷
横向分取发片,提拉90°后,从发尾卷至发根,这种卷发方式称为平卷法。

特征
形成横向展开的蓬松感,发卷具有柔和的动感。
竖卷
竖向分取发片,提拉90°后,从发尾卷至发根,这种卷发方式称为竖卷法。

特征
形成明显的隆起,发卷具有立体的动感。
斜卷
斜向分取发片,提拉90°后,从发尾卷至发根,这种卷发方式称为斜卷法。

特征
蓬松感和动感介于平卷和竖卷之间。
了如指掌
除了上述三种卷发方式外,下面这种卷发方式也比较常用。
螺旋式上卷
螺旋式上卷就是将发片螺旋缠绕在卷发杠上的一种卷发方式,多应用于长发。螺旋式上卷可分为片扭转、半扭转和全扭转。其中,片扭转能形成大波浪,半扭转会形成水波纹,全扭转相较于前两者会更加蓬松。
片扭转
以向右卷为例,用左手将卷发杠固定在发片中上部的右侧,用右手将发片逆时针缠绕。缠至发尾时,取烫发纸固定在发尾下方,再将发片退回半圈,使烫发纸卷进发片内,然后将烫发纸向上对折包住发尾,继续缠绕烫发纸。最后再将整根卷发杠卷至根部,套上橡皮筋。向左卷时,用右手将卷发杠固定在发片中上部的左侧,用左手将发片顺时针缠绕,其他步骤与向右卷一样。

半扭转
先将发片以片扭转的方式缠绕(如逆时针)半圈,再将发片按与缠绕相反的方向(如顺时针)扭转一次,继续缠绕半圈,如此交替缠绕下去,直到卷至发尾。卷发方向和固定烫发纸等技巧与片扭转相同。

全扭转
先将发片扭成绳状,然后按片扭转的缠绕方法将头发缠绕在卷发杠上。发片扭得越紧,烫后的效果就越蓬松。

2.开始卷发的位置
根据需要做出隆起位置的不同,可以从发尾或发片中间开始卷起,形成的发卷分别为发尾卷和中间卷。发片的哪个部位先接触卷发杠,哪个部位就会更卷。
发尾卷
发尾形成明显的隆起,发中部分比发尾处的卷度柔和。

什么时候使用?
◆想在发尾打造明显的隆起感时。
◆想略微控制蓬松感时。

中间卷
相比于发尾,开始卷发的中间部分形成更加明显的隆起,发卷重心上移。

什么时候使用?
◆想在发尾打造柔和的质感时。
◆想减少发尾的损伤时。
了如指掌
中间卷的卷法

3.卷发的方向
卷发的方向可以分为向后和向前。
向后卷


向后卷的发卷整体向外展开。从侧面看,后方产生蓬松感。比起向前卷,脸的轮廓更清晰。
特征
◆发卷向后侧展开,有飞扬的效果。
◆脸部周围容易出现隆起感或动感。
◆容易打造成熟而华丽的形象。

向前卷


向前卷的发卷会出现在脸的轮廓里。从正面看,脸部轮廓周围的蓬松感明显。从侧面看,发卷更加舒缓。
特征
◆发卷进入脸部轮廓,有内包的效果,使表情柔和。
◆脸部周围出现厚重的蓬松感。
◆容易打造轻柔的形象。
美发宝典
脸型比较大的顾客更适合向前卷,脸型小的顾客适合向后卷。
4.提拉发片的角度
提拉发片的角度即发片与头皮大概形成的角度,包括小于90°、90°和大于90°。
向下提拉发片
发片与头皮间的角度小于90°,将卷发杠卷至发根。

特征
发根不蓬松或蓬松感很弱。
垂直提拉发片
发片垂直于头皮(90°),将卷发杠卷至发根。

特征
发根蓬松感适中,略微上翘。
向上提拉发片
发片与头皮间的角度大于90°,将卷发杠卷至发根。

特征
发根蓬松感较强,上翘明显。
5.固定卷发杠的位置
打造轮廓时,可以将卷发杠固定在发根或发片中间部分,以形成不同的造型。
卷至发片中间


发根几乎没有蓬松感,因而轮廓较小,造型的动感也较小。
什么时候使用?
◆想强调发尾的质感时。
◆不想让发根蓬松时。

卷至发根


从发根开始出现蓬松的波浪,从而使轮廓变大,造型具有更大的动感。
什么时候使用?
◆想要打造大的动感时。
◆想从发根开始打造蓬松感时。
6.发片的缠绕圈数

7.卷发杠的直径
在头发长度一样的情况下,卷发杠的直径越大,烫发后头发缩短的程度越小。

熟能生巧
①学习本任务后,熟记分区相关的知识要点,独立、重复练习每种分区方法。练习时,可以将每次的完成效果拍照记录。
练习记录表

②学习本任务后,熟记上卷发杠的知识要点,并分别针对平卷、竖卷、斜卷、螺旋式上卷等几种情况分别重复练习。练习时,可以将每次的完成效果拍照记录。
练习记录表

包括“勤学多练”和“熟能生巧”在内的所有练习结束后,学生可将以下几次练习各种分区和卷杠的完成效果记录在成长记录表中。
成长记录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