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长期从事于建筑环境工程设计的教学与环境工程实践,至“评估”、建“重点”“评优”的今天,十几年来,感叹此类教材如海,要么与时代实践运用脱节,要么为“评优”而纠结于如何“附和”“名”和“目”的形式主义,感叹为培养学生致用的少之又少!恰值纠“四风”正气清风激励,教育责任使然,编一本自以为“行之有效”的教材对得起莘莘学子是由衷的愿望!马年之春幸与重庆大学出版社达成共识,终能成书,幸感是一种职责的固执,正气尚在解惑的充实。本书在整体上以园林与环境艺术专业工作运用为出发点,立足教学紧密结合实践,不落窠臼,与实际设计相结合的“过程表现”,虽感种种艰辛困惑,终成图成书。

用真诚责任之心而为,循育人神圣之道而做,终近尾声。从腹稿的酝酿、构思到成文成书……艰辛终归过去,曙光在望。此刻,没有任何成就感的喜悦,亦无释然的放松,回首审视这“新生儿”,一种莫名的心情:汗水的付出终有收获是不争的事实;忐忑不安的是,它是否会如我的初衷,不育人就不是好教材的“授人以渔”?结果尚拭目以期待!

设计技法表现是与时代相关联的,时代的发展进步都会为之提出新的要求和新的源动力,促动设计表现方法也愈向专业、职业综合完整系统方向发展。表现技法的学习最终实为在工作岗位中运用,“无缝对接”是时代要求!凭着几种渲染技法很难自信、胜任地走向工作岗位!怎样的设计表现技法在框架上与时代同步,“名至实归”,其本身就是时代的挑战,本书中力求系统实用、贴近工作实践来描述常用二维与三维各类设计表现技术与方法,从技术到系统方法,刻意去肢解、离析那些杰出环境工程工作的设计师、景观设计师及普通工作者、优秀学生的优秀设计表现的设计作品,取其具体“片段”进行相关联的解构与分析,从技术步骤性和实用性去描述,“看图说文”,在实用的方法上进行解释与启发其思考。设计表现技法是与设计实践相关的“图式思维”和表达,这正是设计师和从业者所需要掌握的。“技法”的目的是设计专业的、职业的、适合当代社会需求的“表现”!环境工程设计“表现”是综合而系统全面的,单纯的渲染技法是谈不上什么“表现”的,是不适合当代专业职业岗位需求的!“技法”与“表现”教学的有机统一,这也正是本书有别于其他同类教材突出的特点!致力于培养园林工程技术与环境工程、艺术与产业的对接的能力。结构上,以教材的专业性、学术性、实践运用的系统性为基础,综合教辅书的功能性与实用性,对传统教材的编写内容体例进行大幅度有实质意义的改革,将“技法”回归到基础本位,“表现”的技术与方法分别赋予其运用的本质阐述,以20%的最新教育理念,30%的最新实战导航,50%的经典案例解析与设计表现项目作业实训相互融合。

本书编写是一个繁复辛劳的劳作,成果付梓,又逢火热酷暑,艰难之际,参与编者做了大量的工作,终见成效!春华秋实!没有他们无私的奉献,出版社及道友的鼓励和相助,完成本书是难以想象的。

志同道合几多人员的参与,半年的历程,愿为教育付出与欣慰同在!

本书由祝建华担任主编,吕华、郭琳筠、徐春英、罗超英担任副主编,彭章华主审。由祝建华统一撰文修改定稿。

本书所选用的部分插图主要来源于前述参考文献。在此,谨对所有引用了插图的书籍作者、绘图师、出版社表示由衷的感谢!对重庆大学出版社何明编辑及诸多同仁及丛书编撰人员的支持与配合表示由衷的感谢!感谢编者做的大量工作!感谢为之关注和付出的道友支持,在此一并致谢!

祝建华

2020年9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