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交通广场景观
基地
上海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西交通广场景观是集机场航站楼战前广场、长途客运枢纽站和社会停车库为一体的综合性交通中心。东交通广场位于虹桥综合交通核心区东部,机场西航站楼东侧,邻近SN6 路、徐泾中路、七莘路、青虹路。绿地位于东交通中心南北两端,占地面积约9.7hm2。
由于交通广场功能布局的特殊性,人流往往穿梭于各座交通建筑之中,户外绿地的可达性、可游性被大大削弱。而另一方面,交通枢纽集多种交通方式于一体的特征提供了人们在不同空间位置观赏到不同角度绿地景观的可能性,包括航空视点、高架路上的动态视点以及航站楼、停车楼内的静态视点。因此,交通枢纽广场景观需要以一种更加简洁的形态来表达文化,让人们能够通过视觉感官来接收绿地景观传达的信息。
创造一种可持续的空间秩序
可持续城市成为一种取代技术城市的新兴城市模式。城市设计要实现自身价值并对城市形态与发展做出贡献,应当创造一种在繁复的城市内部赋予人性的空间秩序。通过“风道、地形、绿廊”的完美结合和有机统一来营造绿色生态的交通港。
在综合性交通枢纽中防止噪声污染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针对噪声污染,我们将建筑表皮作为隔声屏,把隔声屏的功能与绿化景观美学创作结合在一起,从而达到防止噪声污染传播的目的,改善空间听觉舒适度。
效果图
植物——“凝彩”与“飘影”
由于周边环境限制,东交通广场为基本封闭的户外空间,人流进入较少,因此绿地以远景观赏的风景林地为主,追求简洁大气的景观风格。植物设计力求在和谐中形成对比,在矛盾中寻求统一,体现南北绿地“翠屏凝彩,碧墨飘影”的主题。
南侧绿地结合地形,通过列植的树阵和群落的布置顺应地形的走势,强调线性的空间,打造视觉通廊。采用常绿的乔木群落形成绿色屏障,适当点缀色叶乔木,在绿色中寻找色彩变化。中层少量种植灌木,形成通透、整齐、纯净的林下空间。
北侧绿地外围地形起伏区域群植乔木,强调林缘变化,适当点缀孤植、丛植的树木,丰富林相变化。中间的低洼区域以草地形式体现水面意境,中部散植高大乔木,下层布置多年生花境,凸现活泼、动感、富有节奏变化的植物空间。
虹桥综合交通枢纽东交通广场景观部分绿化种植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