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记

后记

上海虹桥商务区依托虹桥综合交通枢纽而建,两者相辅相成,特殊的区位特征和多样性的功能要求决定了其环境建设的复杂性和系统性,必须突出以人为本的理念。

首先,虹桥商务区主功能区规划用地面积26.3km2,其中规划绿地面积399.2hm2,占建设用地面积的15.9%。绿化环境建设既要具有防护、隔离功能,对区域内的高铁路网有效隔离,降低噪声,吸附扬尘,涵养水源,缓解地表径流;又要有丰富景观效果,在提高绿化覆盖率、增加绿量,有效改善人们绿视率的同时增加景观的层次性和色彩感,体现四时之美。

其次,上海虹桥商务区地处长宁、闵行、青浦、嘉定四区交界,是在原虹桥机场基础上扩建拓展,其环境建设既要充分保留利用原有的自然肌理,与周边环境保持贯通和连续,实现区域生态环境的协调;更要考虑环境建设的生态化,做到绿林一体、林水相依,既有流畅多样的林冠线,又有丰富各异的植物群落,乔、灌、草各有特色,提高绿地生物量,彰显良好的生态效应。

另外,根据虹桥商务区规划,到2035 年,虹桥主城片区常住人口约45 万人,其绿化环境建设必须为商务区打造“宜居、宜业、宜商”的良好生态环境服务。用“水环”串联四大(华翔、云霞、迎宾、天麓)绿地建设,融入景观展示和休闲游憩功能,突出园林景观的视觉效果,增强商务区城市功能空间活力。用“绿廊”渗透七个(核心区,南北片区,T1 航站楼,东、西交通广场等)附属绿地建设,注重与周边环境协调,加强人与景观的互动体验,营造舒适活跃的休闲空间。用“绿带”环绕外围防护绿地建设,隔离噪声、大气污染,吸附空气悬浮物,净化空气,削弱铁路与机场跑道设施带来的生态消极界面,改善城市交通枢纽区域内的生态环境。

上海虹桥商务区景观绿化建设不同于我以往做过的项目,是涉及多部门、多学科、多领域的大协作,不同的经历让我收获颇丰。从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初步设计、施工图设计到施工配合全过程,均得到了虹桥商务区管委会、上海申虹投资发展有限公司,上海市建设工程管理有限公司以及上海市与相关区的水务局、绿化局、交警等部门和领导的指导及大力支持,在此深表感谢。

上海虹桥商务区是国内首个低碳型生态商务区,随着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的不断深入人心,低碳型生态商务区建设已在如火如荼兴起,其理论和实践也在不断深化之中。在前辈们的鼓励下,我将主持设计的上海虹桥商务区绿化景观建设项目的实践感悟记载成册,与同行分享。书中难免存在不足之处,期待各位多提宝贵意见!

著者

2020 年10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