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勤奋和执着之花盛开创业之路——记1993届校友、上海艺檀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文

让勤奋和执着之花盛开创业之路——记1993届校友、上海艺檀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林文

“创业这件事情,我从高中时代就开始考虑了。”

“这个世界上很多东西都可能消失,但自己的能力永远都是自己的。”

“创业都是艰辛的,没有社会功底和行业经验,即使获得短暂的成功,也只是昙花一现,因此要学会在工作的过程中寻找行业的精英团队,如饥似渴地吸收所有人的长处。”

“人的意志和毅力是非常重要的,失败了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了重新开始的勇气,执着地做一件事情,总是会有成果的。”

林文——福建农林大学1993届林工系校友,上海艺檀家具有限公司董事长如是说。

没有一个叫作“李刚”的父亲,也并非有人一出生就含着金钥匙。没有人的成功是一蹴而就的,那么林文是如何从福州城门一个普通农民家庭的老二成为目前年产值过亿的上海艺檀家具有限公司的掌门人呢?

邂逅农大,初出茅庐

高中时代的林文就曾尝试过在脑海中勾勒出创业之路的蓝图,尽管被成长的尘土覆盖在心底的角落,但是从未消失泯灭。1989年,18岁的林文考上了福建林学院木材机械加工专业。林文从来不是循规蹈矩、按部就班的孩子,那时的他喜欢唱歌跳舞,喜欢一切新鲜的事物。无法接受保守的他在大四的时候和师兄尝试开了一间属于自己的卡拉OK,当然这只是创业路上的小小插曲,最终并没有什么重大成就,但不怕失败,勇于尝试的精神品格也为林文今后的创业之路奠定了成功的基础。

林文不建议大学毕业生马上创业。他认为最好是先摸索,确定自己的定位,是技术型、市场型还是管理型,然后寻找行业中的精英团队,在团队中不断夯实自己的专业技能,研透自己的专业;积累到一定的行业技术和社会资源后,再去创业更容易成功;创业前要学会分析大形势,包括世界经济和全国经济的大形势,寻找最合适的时机、最合适的地点,这样也能增加创业的成功率。那么他为什么这样说呢?我们用他的经验来说话

千里单骑,潜心积累

1993年的夏天,林文结束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前路茫茫,是去机关单位过安安稳稳的小日子,还是下海去感受商海沉浮,迎接风起云涌?下海!最初的目的其实十分单纯,当时林文的父母下放福州仓山城门村当农民,自己即使能够分配到很好的单位,也未必养得起父母。他要让父母过上好日子,但又不能浪费了自己大学四年的青春,既然现实条件不允许按部就班,那么要走出社会底层就必须去闯新路。

每一个人都渴盼成功,而林文的过人之处就在于他永远清楚自己需要什么。在经过毕业初期短暂的徘徊后,1993年到1994年林文先后在厦门福州两家家具公司工作,却发现学到的东西太局限。1995年林文手持600元人民币,单枪匹马奔赴广东东莞。初到东莞的一个多月,为了寻找到能够学到真技术的好的家具公司,宁可睡在大马路上,他也不愿意随便将就,轻易到别的公司去上班。为了能够学到最扎实的技术,他甚至以高中毕业生的身份去争取在生产第一线学习

那一年多的时间,是林文觉得自己成长最快的一段时间了。在别人的屋檐下工作,他始终记得老父亲告诫自己的一句福州俗语——“替别人做事,学自己的技术”。因此无论是在什么岗位,仓储也好,生产也好,他不计较薪酬,不考虑金钱的得失,他在乎的是能够积累到足够的经验,学习到过硬的专业技能。工作中,他尝试着换位思考,把自己当成是老板,只要得到机会就努力争取做到完美。站在老板的角度,自然会达到非凡的高度,这也是为什么林文为别人打工却收获了最重要的养分,去浇灌他心中创业的嫩芽,让自己和梦想得以同时茁壮成长。

小试牛刀,一波三折

1996年,机遇来临。利用自己之前积累的专业技术,林文以技术入股的形式受聘于一家香港的家具公司任董事副总。这家公司以18万港币起步,但在林文和公司同仁的共同努力下,不久就创造了1个亿的产值。当一切正如日中天之时,林文却失望地发现老板的想法只在获取更多的利润,自己的职业理想得不到实现,想要做大做强的想法处处受到阻碍。是去是留?林文陷入了纠结。1997年的时候林文的年薪已达到50万,即使公司没有分红,每年光公司效益奖励就足够很好地生活了。况且眼前这家18万元港币起步的公司在自己的见证下成长着,从无到有的付出,每一步都十分的不易。这就仿佛是辛苦做好的蛋糕,吃下去已经没有了激情,而放着不吃,代价又太大了。1998年纠结了整整一年,终于在1999年,林文下定了决心。自己还这么年轻,即使失败了又怎样,不会比在机关单位拿着微薄工资过波澜不惊的生活的同学更差。于是他毅然选择了放弃,去开拓属于自己的新天地。

离开后的林文,冷静分析了90年代末中国经济发展的大形势,极具前瞻性地发现了长三角这一块新兴的投资热土。1999年,凭借在市场上人人称赞的口碑,林文融资了两百万在浙江创办了一家家具公司。由于自己有口皆碑的过硬技术,高性价比的产品很受市场欢迎,在参加展销会后,公司效益一路飙升,到2000年已获利600多万。而此时,又一个拐点出现在林文面前。这家家具公司的投资人见公司效益如此之好,心怀鬼胎,企图自己单干,处处排挤林文。林文再次面临选择。但他从不喜好政治文化,他只愿意花心思钻研技术,对人性的处理毫无兴趣。所以答案很明显。林文再次选择了离开,带着自己的第一桶金,一片更加广阔的天空出现在他的眼前。

身经大劫,凤凰涅槃

2001年,林文再次上路,用自己的第一桶金创办了上海锐诚家具有限公司,成为其控股董事长。此时的他虽不能说是身经百战,但至少已经小有经验。他利用自己的技术优势,采取了更先进的管理模式,鼓励高层干部参股,经过一年多的辛苦经营,企业的效益非常之好。

然而,“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2002年3月,一场车祸从天而降。而立之年的林文全身四处骨折,胰腺撞破,近两个月不能进食,生命面临巨大的危险。“屋漏偏逢连夜雨”,病榻上的林文从身为财务总监的妻子处得知,公司里面那些曾是“好战友”的高层,也就是参股后的小股东,联合起来,将生意转移到别的股东名下,并不断透支其资产,病情未见好转的林文在医院收到通知,要求身为法人代表的他回公司解决员工的工资和供应商的货款问题。此时的境况,四面楚歌。林文一面被自己曾经最信赖的团队背叛,一面身体里面的胰腺囊肿严重威胁着自己的生命健康。手头上已无多少资金可支付高额的医疗费,万一自己离开了,孩儿尚小,父母和妻子今后的生活该怎么继续,迫于无奈,林文在股份转让协议书上签了字。

6月份,林文病情加重。此时,他再次面临抉择。是否要进行手术?股份转让后拿回的本金有限,而胰腺囊肿的手术风险又很大。躺在病床上,林文望着苍白的天花板思考着自己的人生。被一路风雨同行的团队背叛的打击实在太大,人生的乐趣在哪里?唯有父母妻儿的亲情最宝贵。但他又转念一想,既已入此大难,老天必不会再多加刁难。林文放弃了手术,在医生的帮助下,他决定回福建保守治疗,好好休养。7月,林文打道回府,在父母妻儿的悉心呵护下,他通过旅行度假转移自己的注意力,疗养一年多后,身体渐渐康复。

当遭背叛的阴霾逐渐散去之时,林文眼前柳暗花明。正可谓“成也朋友,败也朋友”,尽管落难之时遭朋友落井下石,但是东山再起依靠的还是朋友的力量。当时,有一位台湾的设计师,也是林文之前的客户朋友,一直很喜欢林文设计的家具,听闻他的境况后还专门前来慰问。这位台湾朋友手头有一个装修别墅的大案子,希望林文能够接手。尽管此前林文一直从事家具设计这一行业,未涉足装修领域,但出于对他个人能力和品质的信任,朋友坚持将项目交给他。林文感受到朋友想要帮助他的心,在朋友家人的鼓励下重整旗鼓。两年后,装修公司又让他获得了重操旧业的资本,他又办起了家具公司,也就是现在的上海艺檀家具有限公司。

在经历了这样的大起大落后,似乎所有的困难对于他来说都不是问题了。这之后,他深刻地体会到,敬业的态度和认真的做事风格会影响很多人,是金子就一定会发光,能力得到认可,适当之时机会就会出现,重要的是在机会面前,你是不是那个有准备的人。

如今的上海艺檀家具有限公司凭借专业的技能、丰富的经验,以最前沿的理念和专业的精神跻身于国内最具竞争力的家具设计制造公司行列。而如今的林文,淡定从容,一边继续努力经营上海艺檀家具,努力追赶世界先进水平,一边试着改变中国在家具行业只有匠师而没有设计师的现状。在商场驾轻就熟的他还尝试成为投资人,在天时、地利、人和皆备的情况下,依托自己在建筑装饰家具这个产业链中的经验,投资自己有信心的好项目。

林文无疑是创业成功的典范,采访过程中他不断告诫母校的年轻人,创业必须要耐得住寂寞,少年得志易迷失。就像是酿酒,百日后酿酒成功,你就会以为酿酒非什么难事,但若是酿出的酒不好喝,你继续酿,时间越久就会发现,酒味越加醇厚。他成功的同时不忘感恩培育他的母校。从1999年开始,林文的公司就开始招收不少母校相关专业的毕业生,让他们得到机会在他的公司里面锻炼,他的经历、他的经验,无疑是作为校友的我们的一笔巨大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