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手臂制作
布手臂是人台手臂的替代品,是立体裁剪中的重要工具,也是立体裁剪中的重要工序。制作好的手臂尽量与真人手臂相仿并能够自由装卸与抬起来。立体裁剪中一般只做右臂即可。
(1)手臂的制图
人体手臂的尺寸因人而异,所以采用平均值方法制图。立体裁剪中,为了方便袖口布片的缝合,手臂的长度比平均值要长,因此要对臂长尺寸加以调整,再进行裁剪(图1-41—图1-44)。
(2)手臂的裁剪
先用手撕布,估算出所需布料进行粗裁,将撕好的布整烫平直,画好肘线、袖山线等纵向或者横向线;再用较为醒目的有色线沿布的径向和纬向缝出袖片的肘线、袖山线等标示线;然后将手臂的净样板画在布上,放出毛版,进行裁剪。裁剪时要用45°斜丝布。
(3)手臂的缝制
①将大袖的内侧拔开,可用熨斗熨烫或者拉伸(图1-45)。
②将归拔好的袖片向里折叠约2cm,若折印是一条平顺的弧线,说明达到了归拔的效果(图1-46)。

图1-41

图1-42

图1-43

图1-44

图1-45

图1-46
③将大小袖的基础线对合,用大头针固定内侧缝头,再固定外侧缝头。缝制中要保证大袖中线与小袖下线垂直(图1-47)。
④手臂的填充棉可以是腈纶棉、棉花、膨松棉等。做一只手臂大约花160g的棉花。一般线用包布裹着棉花做好手臂芯,根据手臂形状增添棉花的铺放量,将铺好的棉花卷成柱状(图1-48)。
⑤将布包紧,把两边固定。将包好的手臂芯调好与手臂的弯势相同(图1-49)。
⑥将缝合好的大小袖片,用双手将手臂布往身体方向拉(图1-50)。

图1-47

图1-48

图1-49

图1-50
⑦将手臂装入手臂套筒中,插入时,由下向上慢慢抽拉,直到手臂芯完全进入手臂筒内。调整手臂形状,保证手臂的基准线的平直,保持手臂应有的弯势,将手腕部分的臂筒布全部向内折光(图1-51)。
⑧用硬纸板做出臂底板,用布包好,用手针缝缩好备用(图1-52)。
⑨缝合手臂上下臂底板,手腕的挡布中心对碗口中央垂直线,先用大头针固定,然后周围固定(图1-53、图1-54)。
⑩修整手臂顶部,做好手臂挡布(图1-55)。
手臂在人台上的组装(图1-56)。

图1-51
想一想
1.为什么立体裁剪要将人台做标记线?
2.立体裁剪坯布怎样整理?

图1-52

图1-53

图1-54

图1-55

图1-56
练一练
1.标记人台基础线。
2.制作一只人体手臂模型。
学习评价

知识链接
裙子的由来
远古时,人类的祖先把树叶或兽皮连在一起围在腰间,故称围裙,这实际上是最早的裙子。当时,在我国男女通用,《晋书》中就有“男女通长裙”的记载。相传4 000多年前,皇帝定了“上衣下裳”的制度,“裳”即裙子,春秋时,女子的裙子加长,开始区别于男子。唐代,男子渐渐穿起了长裤、袍,裙子才成为女子的专用服饰。
在唐朝以前,女子着装除了贴身内衣外,仍然是外裤和长短衫。由于唐代崇尚丰满的女性,因此皇帝在选宫妃彩女时,除了注重面貌的秀丽之外,体态身材则以胖为美,传说武则天就是以相貌和身材均佳,因而在唐太宗时期就被选进宫里做才人。
在武则天当政期间,虽然严刑峻法,但能够选贤用良,精心治国,国家慢慢强盛起来,她也越发心宽体胖起来。平时,她的各种活动虽然都能出车入辇,但还是免不了需要自己步行或散步。由于她的腿偏于肥胖,再穿上绫罗绸缎的裤子,走起路来很容易擦来擦去,蹭得裤子“哧哧”直响,这让旁人会不由自主地去寻觅出声的地方。这种事无法怪罪别人,她觉得很难堪,此时她感到了肥胖的累赘。武则天心里很烦,瞧着过于肥胖的双腿,实在看不下去了,干脆用一块缎子盖住,眼不见为净。这样一来,倒让她想着想着开窍了,于是拿了块缎子在镜子前上下左右比划起来,后来干脆用缎子前后一裹,把双腿全围起来了,试着走起路来,感到既飘逸潇洒又好看。她高兴极了,赶忙叫人加工制作,然后让宫女们穿上,走上一圈让自己看看,随后又亲自加以改进,下令给自己也做条合体的穿上,结果感觉非常轻松自如,心里很满意。
但是,穿上这样的新服装,该叫它什么名字呢?武则天左思右想,认为平时人们身上穿的各种衣服,都有个“衣”字偏旁,自己是一国之君,干脆给君字加个“衣”字旁,叫“裙子”好了,这也可以说明“裙子”是这样的女皇帝发明的。
从此以后,裙子开始由宫中传到了民间,社会上的妇女们也相继兴起了穿裙子这种方便的服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