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褶裥袖

2.褶裥袖

褶裥袖的衣袖廓型上宽下窄,袖山丰满膨起,肘下褶裥收紧,有一排装扣。

图3-18

图3-19

图3-20

图3-21

图3-22

图3-23

图3-24

图3-25

图3-26

①准备长约65cm、宽约50cm的袖布一块,整理好布纹线,粗裁袖子轮廓(图3-27)。

②为了使袖山隆起,在袖山顶部用纱或者坯布帮助做袖子的造型(图3-28)。

③将布先覆盖在手臂上,将画好袖中线、袖肥线、袖肘线的袖片布料对齐手臂袖中线固定(图3-29)。

④在袖山顶部制作出六个褶裥,均匀美观地制作调整好(图3-30、图3-31)。

⑤将肘部褶裥别合,在满足手臂活动量的前提下尽量收紧。上下形成反差,标好扣位。袖口的位置可做成尖角形状(图3-32)。

⑥琢形(图3-33)。

⑦组装(图3-34、图3-35)。

想一想

1.袖山弧线的吃势如何处理?

2.如何装袖更加美观?

图3-27

图3-28

图3-29

图3-30

图3-31

图3-32

图3-33

图3-34

图3-35

练一练

1.制作基础袖各一个。

2.根据所学知识,自由设计两款袖子。

学习评价

知识链接

婚纱的由来

1.婚纱的由来一

婚礼虽是世界各国自古以来就存在的仪式,但新娘在婚礼上穿婚纱的历史却不到200年。婚纱礼服的雏形应该上朔到公元前1700—公元前1550年古希腊米诺三代王朝贵族妇女所穿的前胸袒露,袖到肘部,胸、腰部位由线绳系在乳房以下,下身着钟形衣裙,整体紧身合体的服装。现在新娘所穿的下摆拖地的白纱礼服,原是天主教徒的典礼服。由于古代欧洲一些国家是政教合一的国体,人们结婚必须到教堂接受神父或牧师的祈祷与祝福,这样才能算正式的合法婚姻,所以,新娘穿上白色的典礼服向神表示真诚与纯洁。西方19世纪以前,少女们出嫁时所穿的新娘礼服没有统一颜色规格,直到1820年前后,白色才逐渐成为婚礼上广为人用的礼服颜色。这是因为英国的维多利亚女王在婚礼上穿了一身洁白雅致的婚纱。从此,白色婚纱便成为一种正式的结婚礼服。如今,有的人不懂婚纱的来历,自己别出心裁,把新娘的婚纱做成粉红或浅蓝的颜色,以示艳丽。其实,按西方的风俗,只有再婚妇女,婚纱才可以用粉红或湖蓝等颜色,以示与初婚区别。

2.婚纱由来二

16世纪的欧洲爱尔兰皇室酷爱打猎,在一个盛夏午后,皇室贵族们骑着马和成群的猎兔犬在爱尔兰北部的小镇打猎,巧遇在河边洗衣的萝丝小姐,当时的理查伯爵顿时一见钟情,被萝丝小姐的纯情和优雅气质深深吸引,同时萝丝小姐也对英俊挺拔的理查伯爵产生了深深的爱慕之意。狩猎返回宫廷的伯爵彻夜难眠,并在当时封建社会所不能接受的情况下,鼓起勇气提出了对出生于农村的萝丝求婚迎娶的念头!皇室一片哗然,并以坚决捍卫皇室血统为理由而反对。伯爵坚持,为了让伯爵死心,皇室提出了一个当时几乎不可能实现的要求,希望萝丝小姐能在一夜之间缝制一件白色圣袍(当时没有穿白纱嫁娶的习惯),并要求长度符合从爱尔兰皇室专署教堂的证婚台前至教堂大门的距离。要求提出后,理查伯爵心想心仪的婚事几乎已成幻灭……但当时的萝丝小姐却不以为然,居然和整个小镇的居民们彻夜未眠,共同合作,在天亮前缝制出了一件精致且设计线条极为简约又不失皇家华丽气息的16m白色圣袍。当这件白色圣袍于次日送至爱尔兰皇室时,皇家成员无疑不深受其感动,并被其极高情感的设计理念所打动,在爱尔兰国王及皇后的允诺下,他们完成了童话般的神圣婚礼……这就是全世界第一件婚纱的由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