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是用来互相比较的资本
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都是非常独特且无法取代的。当然,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孩子有优点和长处,也会有缺点和短处。作为父母,要全盘接受孩子,而不要因为各种原因对孩子过分挑剔和苛责。虽然大多数父母都知道赏识孩子的道理,遗憾的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很多父母都会情不自禁地把孩子拿来比较,以孩子作为比较的资本。父母的本意是以此来激励孩子不断努力进取,殊不知,这样的做法非但不能激励孩子,反而会引起孩子的反感,使得孩子自暴自弃,甚至故意与父母对着干。明智的父母从来不会随意把孩子用来比较,而是会尊重孩子,引导孩子扬长避短、取长补短,使孩子获得最好的成长和发展。
父母要知道,每个孩子之所以独特,就是因为他是自己,就是因为他们坚持做自己。正如有位名人所说,这个世界上如果没有丑,也就无所谓美。因而,真正的美是有所区别的,而不是把每个人都变得如同机器里生产出来的商品那样完全相同,否则也就无所谓美了。还有些父母会陷入一个误区,即总是把自己没有实现的梦想寄托在孩子身上,希望孩子能够代替他们去实现。孩子因着父母来到这个世界上,却不是父母的附属品,也不是父母的私有物,作为父母,必须尊重孩子,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坚持进步,变成真实的自己。
不管从哪个方面来看,以孩子作为比较的资本,对于孩子都没有任何好处。当孩子超过别人,父母从比较中获得内心的满足,却会导致孩子变得沾沾自喜,甚至扬扬得意;当孩子比不过别人,父母的好胜心受到打击,很容易因此而迁怒孩子,批评和否定孩子,会导致孩子的自信心受到严重打击,根本没有信心继续努力拼搏,也没有办法激励自己上进。由此可见,比较对于孩子的负面作用和影响是很严重的,作为父母,应该以其他的方式激励孩子努力进取,而不要以孩子作为资本去比较,满足父母的攀比之心和虚荣之心。
每次考试前夕,小敏都很发愁,这倒不是因为她很惧怕考试,而是因为她不想在考试之后被妈妈拿来比较。偏偏妈妈最爱做的事情就是比较,一旦考试成绩出来,妈妈不管遇到谁,都会问对方的孩子考了多少分,然后把小敏的成绩也拿出来比较一番。遇到那些不是同年级的孩子父母还好,可比性不大,但是如果遇到同年级甚至是同班级的孩子,妈妈的比较总是能找出让小敏无地自容的地方来。
这不,妈妈刚才出去遇到了同单位的小张阿姨,恰巧小张阿姨的儿子和小敏在一个班级,而且学习成绩还和小敏不相上下。得知小张阿姨的儿子语文和英语没有小敏分数高,但是数学居然考了100分,妈妈马上忘记小敏在语文和英语方面的优势,回到家里就开始数落小敏:“小敏,你可要向小鹏好好学习,人家的数学居然是满分!我就不知道了,你们坐在一个课堂里学习,你的数学怎么才考了96分呢!按道理来说,女孩在小学阶段应该表现比男孩更好才对,学习上也会占据优势。你马上给我认真反省,我会买一本试卷,给你在假期里做的。”对于妈妈的话,小敏根本不想听,为此只是敷衍了事地对妈妈嗯哼了几声,就躲到房间里不愿意出来了。
作为父母,既要看到孩子不那么具有优势的方面,既要看到孩子的劣势,也要看到孩子的优势,即孩子表现好的地方。遗憾的是,很多父母对于孩子只会一味地挑毛病,而且还常常会把孩子的劣势与其他孩子的优势进行比较,不得不说,这对于孩子而言是极大的不公平。
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这个世界上,一个人不可能占据所有的优势,也不可能被所有的缺点缠身。为此,作为父母要学会理性地看待孩子,客观地评价孩子,而不要总是抓住孩子的缺点肆意打击和批评孩子。每一个父母都很爱自己的孩子,但是却有很多父母不会爱孩子。俗话说,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作为父母,正确的比较方法是,对孩子的今天与孩子的昨天进行比较,如果孩子有所进步,那么就意味着孩子在努力,就要认可和激励孩子。只有把针对众多孩子的横向比较变成针对孩子成长的纵向比较,比较才是公平合理的,也才是有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