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前言

纺织品图案,指通过设计在纺织品上呈现的具有独创性、美观性,且符合生产工艺和市场流行的图形、色彩与肌理,是通过染、织、印、绣等工艺实现于纺织产品上的图案形态。纺织品图案在对象、制作过程、表现手法等方面都有别于其他图案,成为图案设计中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

纺织品图案能反映一个时代的精神面貌,彰显一个地域的民族文化,传递一种生活方式的时尚气息。自古以来,纺织品与人类的关系源远流长。历经数千年纺织生产,无数不同风格、不同时代特征的纺织品图案诞生,且代代相传,不断创新。因此,现今的纺织品图案设计不仅肩负时代赋予的使命,也面临新的挑战。其内涵外延呈现三方面转变:一是内涵上从侧重“印、染、织、绣”为主的染织概念,转向以设计载体——纺织品为中心的“艺—工”结合,与国际有效接轨;二是形态上从以色彩、花型创作为主的“平面图案”,向立体化、配套化、终端化拓展;三是边界上从专注纺织本身,向科技与材料、创意与市场、人文与生态的融合延伸,未来将更为紧密。

纺织品图案受工艺条件制约,相应地,多种工艺手段也造就了纺织品图案不同的表现形式与艺术风格。本教材在对纺织图案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基本方法技法和基本工艺特点进行系统阐述的同时,着重解决将艺术与技术相融合的问题。强调“作品”到“产品”再到“商品”的转变,尽量突出设计的可实现性,即工艺对设计的限制。内容上将图案设计向后期延伸,以工艺的可实现与市场的流行性来反推图案设计的可行性,在强调创意的同时也兼顾其合理性,让读者理解工艺、市场与设计的联系以及彼此之间的差异,从而在图案设计时做到有的放矢,希望本教材能够为纺织品图案的创意设计与实践起到“抛砖引玉”之用,激发纺织品设计专业人员和学生的创作热情与创新思维,在感性与理性间搭起一座桥梁。

全书共八章,由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温润撰写并统稿,马颜雪参与第六~第八章部分内容的整理和撰写。研究生吴思洋、张小荷、丁慧林、谈敏、王桂芳、涂彩云、朱涵祺协助制图、校对文字和术语。在此,对所有参与人员表示感谢。

本教材编写过程中参阅了多部前辈编撰的相关著作的文字与图片,借用了东华大学纺织学院、服装与艺术设计学院学生创作的作品作为案例,并得到了多位前辈和同仁的指导,以及中国纺织出版社有限公司的大力支持,在此一并深表谢意。书中所存不足之处,恳请同行及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20年7月

教学内容与课时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