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1 初中生文言文常考理解性默写

附录1 初中生文言文常考理解性默写

《论语》十二章

1.《〈论语〉十二章》说“学了(知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复习它,不也是很愉快吗?”的两句是: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2.《〈论语〉十二章》说“我十五岁开始有志于做学问,三十岁能独立做事情”的两句是: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

3.《〈论语〉十二章》强调温习重要性的两句是: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4.《〈论语〉十二章》谈论学习和思考辩证关系的两句是: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5.《〈论语〉十二章》谈论学习兴趣重要性的两句是: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6.《〈论语〉十二章》谈论重义轻利的两句是: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7.《〈论语〉十二章》说时光像流水一样消逝的两句是: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8.《〈论语〉十二章》说对待别人的优点和缺点的正确态度的两句是: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

9.《〈论语〉十二章》强调立志重要性的两句是: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10.《〈论语〉十二章》强调博览群书、坚守志向、恳切提问、多考虑当前的事的两句是: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

《曹刿论战》

1.《曹刿论战》中曹刿说“夫战勇气也”,在此,曹刿所说的“勇气”,是战时士气的集中表现,是军士临战时的激情和果敢拼杀的昂扬斗志。

2.《曹刿论战》中曹刿断定敌方确系溃败的依据是:吾视其辙乱,望其旗靡。

3.《曹刿论战》一文中曹刿认为鲁庄公战争取胜的决定因素是对待“小大之狱”的正确态度:虽不能察必以情

4.曹刿求见鲁庄公的原因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5.《曹刿论战》中,曹刿直接指出统治者目光短浅的句子是:肉食者鄙未能远谋

《鱼我所欲也》

1.《鱼我所欲也》中以“舍鱼而取熊掌者也”打比方引出中心论点“舍生而取义者也”。

2.《鱼我所欲也》能够体现“由此可见,他们所喜爱的有比生命更宝贵的东西;他们所厌恶的有比死亡更严重的东西”的句子: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所恶有甚于死者

3.《鱼我所欲也》中最能体现“性本善”思想的句子是:非独贤者有是心也人皆有之贤者能勿丧耳

《富贵不能淫》

1.《孟子》提出大丈夫的标准,除了“威武不能屈”之外的两个标准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内外两个方面说明导致亡国的原因的句子是: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2.《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总结全文、归纳中心论点的句子是: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3.常言道:“平安易老,磨难长生。”《〈孟子〉二章》中与这一看法相同的语句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北冥有鱼》

1.文中描写大鹏展翅向南海飞翔时的浩大气势的句子是: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2.《北冥有鱼》中运用夸张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渲染了“鹏”的巨大,使文章充满了浪漫主义色彩的句子是:“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3.《北冥有鱼》中以比喻的修辞手法表现大鹏展翅而飞的句子是: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4.海南建设自由贸易区(港),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必将前景广阔,鹏程万里,正如庄子《北冥有鱼》中所说:“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虽有嘉肴》

1.《虽有嘉肴》中得出的结论是:是故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

《邹忌讽齐王纳谏》

1.齐威王发布悬赏求谏的政令后,广开言路,一开始就有“群臣进谏门庭若市”的好局面。

2.齐威王奖赏进谏的政令下达“期年之后”的情况是“虽欲言无可进者”,表明齐国政治日益清明。

3.邹忌认为“王之蔽甚矣”的原因是: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出师表》

1.《出师表》中诸葛亮劝刘禅对宫中、府中官员的赏罚要坚持同一标准的句子是:陟罚臧否不宜异同

2.《诸葛亮集》中的“赏不可不平,罚不可不均”与《出师表》中的“不宜偏私使内外异法也”意思相近。

3.《出师表》中表现作者无意于功名的句子是: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4.诸葛亮给刘禅建议中最重要的一条是:亲贤臣远小人

5.《出师表》中陈述作者临危受命的千古名句是: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

《桃花源记》

1.描写桃花林美丽景色的语句是:芳草鲜美落英缤纷

2.描写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定平和的语句是: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3.描写桃花源中老人和小孩神情的句子是: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4.表明桃花源对外界一无所知的句子是: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5.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林之奇,奇在“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

《答谢中书书》

1.《答谢中书书》中上句写山下句写水的句子是:高峰入云清流见底

2.《答谢中书书》中上句写所见下句写所闻的句子是:晓雾将歇猿鸟乱鸣

3.《答谢中书书》中表现作者的得意之感的句子是: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

4.《答谢中书书》中总领全文、起提纲挈领作用的句子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

5.在《答谢中书书》中,陶弘景以“夕阳欲颓沉鳞竞跃”两句描写了夕阳西下时潜游的鱼儿争先恐后跳出水面的情景。

《三峡》

1.《三峡》中从侧面烘托山峰陡峭幽邃的句子是: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写水势凶险的句子是: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3.“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这使我们想到《三峡》中的“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4.写春冬三峡水的特点的句子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5.烘托三峡秋景凄凉的句子是: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6.引用渔歌反衬三峡深秋清幽寂静的句子是: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7.作者写了春冬之时八种景物的特点,对此作者的感受是: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8.《三峡》结尾引用渔歌谣“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来表现猿鸣之哀,渲染三峡秋天悲凉肃杀的气氛。

《马说》

1.《马说》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写千里马容易被埋没的原因的句子是: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

3.写千里马的悲惨遭遇的句子是:祗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4.能表明千里马外在特征的句子是: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5.对“食马者”的无知发出强烈谴责的句子是: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安求其能千里也

6.表明作者对千里马被埋没的感叹的句子是: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陋室铭》

1.《陋室铭》以山为喻最著名的句子是: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2.《陋室铭》中点明文章主旨的句子是: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3.《陋室铭》中写居室环境的句子是: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4.《陋室铭》中写作者交往对象的句子是: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

5.《陋室铭》中表明作者对世俗生活鄙弃的句子是:无丝竹之乱耳无案牍之劳形

6.《陋室铭》中与“时人莫小池中水,浅处无妨有卧龙”意思相近的句子是: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7.人以德立身,不管身处的环境多么恶劣,只要品德高尚,人格魅力便会芳香四溢,正如《陋室铭》中所云:“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小石潭记》

1.《小石潭记》中表现溪水蜿蜒曲折的语句是: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2.写游鱼动态的句子是: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3.通过游鱼写水清的句子是: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

4.表明地理环境使作者内心忧伤凄凉的句子是: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岳阳楼记》

1.与“进亦忧,退亦忧”相照应的句子是: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2.“进”“退”相互照应:“进”是:居庙堂之高;“退”是:处江湖之远

3.突出表现作者伟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4.突出表达作者旷达胸襟的句子是: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5.概括重修岳阳楼时的盛况的句子是:政通人和百废具兴

6.从时间角度描写岳阳楼景象千变万化的句子是: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7.写出岳阳楼地理位置的语句是:北通巫峡南极潇湘

8.文中动静结合,描写洞庭湖月夜美景的句子是:浮光跃金静影沉璧

《醉翁亭记》

1.写出醉翁言在此而意在彼,情趣所在的句子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描绘山间朝暮晦明变化之景的句子是: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

3.《醉翁亭记》以色彩鲜明的语言,描绘四季之中秋冬之景的句子是: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

4.写出描绘归后情景的句子:树林阴翳鸣声上下

5.表达作者复杂感情的句子是: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爱莲说》

1.描写莲花高洁质朴的句子是: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

2.公园花展,观赏牡丹的人总比观赏其他花的人多,用《爱莲说》中的话来说,就是:牡丹之爱宜乎众矣

3.作者从体态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4.作者从风度气质方面描写莲美好形象的句子是:亭亭净植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5.《爱莲说》中表现君子行为刚直、通达事理,不攀附权贵的品格的句子是:中通外直不蔓不枝

《记承天寺夜游》

1.《记承天寺夜游》中苏轼与友共赏中庭月色,“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两句用比喻手法写出了澄碧的月光中竹影斑驳的幽静迷人夜景。

2.《记承天寺夜游》中两个问句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

3.最能表现作者自豪又惆怅悲凉心境的句子是: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湖心亭看雪》

1.《湖心亭看雪》中上句写下雪时间之长,下句通过听觉,写出大雪后湖山封冻的句子是: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湖心亭看雪》中写由“长堤一痕”到“湖心亭一点”,到“余舟一芥”,到“舟中人两三粒”,其镜头是从小而更小,直至微乎其微。

3.《湖心亭看雪》尾声可谓融点染于一体。借舟子之口说出“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使读者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河中石兽》

1.《河中石兽》中老河兵的观点是:“凡河中失石当求之于上流。”

2.《河中石兽》的主旨句是:“然则天下之事但知其一不知其二者多矣可据理臆断欤?”

《诫子书》

1.《诫子书》中阐述学、才、志的关系的句子是: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

2.《诫子书》中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的句子是: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3.《诫子书》中阐释过度享乐和急躁对人修身养性产生不利影响的句子是: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与朱元思书》

1.《与朱元思书》中,写江上放舟自由情态的句子是:从流飘荡任意东西

2.《与朱元思书》中,赞叹富春江景的句子是: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3.《与朱元思书》中,描写水速之快的句子是: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4.《与朱元思书》中,作者触景生情,表达爱慕自然、鄙弃名利之情的句子是: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反

《愚公移山》

1.《愚公移山》中,点明愚公移山的原因的句子是: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移山》中,点明愚公移山的目的的句子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3.《愚公移山》中,点明愚公移山的方法的句子是: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4.《愚公移山》中,点明愚公移山深得人心的一处典型细节是: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

5.《愚公移山》中,点明愚公自信能移山的理由的句子是: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

6.《愚公移山》中,智叟自作聪明劝阻愚公的理由是: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7.《愚公移山》中,愚公移山的最终结果是: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大道之行也》

1.《大道之行也》中,表现人人受到社会关爱的句子是: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

2.《大道之行也》中,表现社会安定和平、民风淳朴的句子是: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

《送东阳马生序》

1.揭示作者小时候学习就很勤奋的句子是:余幼时即嗜学

2.表明作者尝驱百里之外求学原因句子是: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3.宋濂在《送东阳马生序》中,讲述求学遭到“先达”训斥的时候,自己“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的做法,是为了劝勉马生重视礼仪、虚心学习。

4.《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面对衣着华丽的“同舍生”的态度是“略无慕艳意”。

5.《送东阳马生序》中,作者说自己穿着破旧衣服,与衣着华丽的同学在一起,丝毫不羡慕,其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6.《送东阳马生序》中宋濂求学如此艰难,但他始终没有放弃,其原因是:“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