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简介
《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这本书是由.杨世利著创作的,《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共有55章节
1
序 言
从2003年开始,我一直致力于河洛文化研究的组织工作,同时由于工作的需要,我也进行了一些河洛文化的研究工作。现在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河洛文化与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
2
目录
目 录 序 言 一、为什么这几年要开展河洛文化研究 二、召开学术研讨会 三、关于河洛文化的课题研究 四、从河洛文化研究谈对社会科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一)社会科...
3
绪 论
文化是民族的灵魂,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没有高度的文化自信,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文化发展道路是不能割断的,要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兴盛,建...
4
一、研究华夏历史文明传承与创新的意义
五四运动以来,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态度,经历了一个由批判到弘扬的转变过程。有着辉煌历史的中华文明近代以来衰落了,国家内部分裂,军阀混战,生灵涂炭,对外国家不能保...
5
二、华夏历史文明的内涵
研究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与创新问题,首先需要搞清楚华夏历史文明的本质特征是什么。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所创造的一切事物,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狭义的文化...
6
三、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
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是一个总的原则和方向,而不是操作层面的方法。落实到实践层面,如何区分传统文化的精华与糟粕呢?所谓精华,就是超越...
7
四、华夏历史文明的现代诠释
华夏历史文明具有永恒的精神、理想和价值追求,具体的经济、政治、文化模式是不断变化的,理想是永恒的。不能把具体的模式等同于理想,也不能脱离具体的模式空谈理想。传承...
8
第一章 华夏历史文明的内涵
本书所谓华夏历史文明的内涵、精神、本体等概念,只是观察问题的角度不同,实际要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那就是要探讨华夏历史文明的理想状态是什么,标准是什么,理想的人...
9
第一节 华夏历史文明的本体论
本节通过对李泽厚先生“历史本体论”的评论,以及对理学超越性的辨析,来探讨华夏历史文明的本体论。...
10
一、华夏历史文明的本体论辨析
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实现中国学术在思想、理论、话语方面的自主,华夏历史文明无疑是重要资源之一。传统文化要古为今用,必须实现其现代化转型,所以传统文化的创造...
11
二、从理学的超越性看华夏文明的本体论
儒学是否有本体论,如果有的话其本体论有什么特点?这个问题在学术界分歧比较大。哲学上的本体论也可以说是超越性,凡关于超越性的论述都是在探讨本体论问题。理学是儒学发...
12
第二节 华夏历史文明的精神
本节从中原文化与华夏文明的关系,儒家文化与其他诸家文化的关系,学术与信仰的关系,以及宋学内涵的辨析等诸多方面探讨华夏历史文明的精神。...
13
一、华夏文明的核心精神
20世纪是一个反传统文化的世纪,那时人们眼里的传统文化代表封建专制、保守落后,认为传统文化是阻碍中国进入现代化的罪魁祸首。进入21世纪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成了主旋律...
14
二、从宋学内涵看华夏文明的精神
儒学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和核心,宋学是儒学发展的重要里程碑,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顶峰。宋元明清的学术都属于宋学范畴,中国要创造新的学术文化,宋学是出发点。不对宋学进...
15
第三节 华夏历史文明的内涵
本节通过对儒学特质的探讨,以及对炎黄文化的辨析,从而更好地认识华夏历史文明的内涵。...
16
一、华夏文明之儒学内涵辨析
关于如何继承和发扬以儒学为代表的传统文化,学者们提出了各种各样的观点。在我看来,观点分歧的原因在于人们对儒学是什么的认识不一致。儒学的精神、本质,或者说精髓是什...
17
二、华夏文明之炎黄文化内涵辨析
经过学界30余年的努力,炎黄文化研究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但也存在一些亟须解决的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在炎黄文化学术研究蓬勃发展的同时,人们对炎黄文化的...
18
第二章 华夏历史文明中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制度与文化的关系问题是解读华夏历史文明的一把钥匙。在这个问题上学界有两种截然对立的观点,一是制度决定论,一是文化决定论。制度决定论认为制度是刚性约束,有什么样的...
19
第一节 华夏政治文明中的制度与文化
宋朝的王安石变法和明朝的“大礼议”都是关乎朝政走向的大事件,本节即以这两个政治事件为核心,探讨华夏政治文明中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20
一、从宋代改革看传统政治中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宋代儒学复兴,产生了中国儒学史上重要的里程碑——宋学。宋代的政治改革在中国历史上也很突出,在很短的时间内相继出现了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两次重要的改革。宋学对中国...
21
二、从明朝“大礼议”看传统政治中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儒家思想与皇帝制度的关系如何,自“五四”以来便是一个争论不休的问题,迄今仍无定论。原因之一在于这个问题对中国来说,原本就不是一个纯学术问题,它关系到一个古老文明...
22
第二节 华夏政治文明中的“祖宗之法”
祖宗家法是宋代以后传统政治中非常重要的制度范畴,很多重大的事件都是从围绕祖宗家法的争论展开的。本节即以此为切入点探讨华夏政治文明中制度与思想的关系。...
23
一、从制度与文化的关系看宋明的“祖宗之法”
关于中国封建社会道统与政统的关系,是个聚讼纷纭的题目。一派认为道统是欺骗,是专制皇权的帮凶;一派认为道统是反专制的民主战士。两种观点表面上截然对立,背后的预设却...
24
二、宋代“祖宗之法”的制度与文化意涵
宋代的“祖宗之法”是宋代政治文化研究中一个绕不过去的范畴,其重要性已逐渐为研究者所认识,并积累了比较多的研究成果。[79]尽管已经有了一定深度的研究,但笔者认为...
25
第三节 华夏历史文明中的王霸之辨
“王霸之辨”是宋学中的经典命题,几乎所有的思想家都会涉及这个问题。本节就以二程、朱熹和陈亮关于王霸问题的争论,来探讨华夏历史文明中制度与文化的关系。...
26
一、论二程思想中的王霸之辨
宋代是一个充满了忧患的时代,同时也是儒家思想复兴的时代。宋代士大夫阶层表现出了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政治自觉,以高昂的热情,著书立说宣扬王道思想,忧国忧民开展政治革新...
27
二、从文化与制度的关系看朱陈王霸之辨
发生在南宋朱熹、陈亮之间的“王霸义利之辨”是中国思想史上的一大公案。关于这场论辩,学界有很多研究成果,似乎已题无余义。不过,正如先哲所说,“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28
第三章 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
华夏历史文明的传承既包括在地域上的传播与传承,也包括在时间维度上的传承。在地域方面,本章探讨了河洛文化向八闽地区的传播。在时代传承方面,笔者特别注重唐宋变革在华...
29
第一节 华夏历史文明的南迁
本节以河洛文化与闽文化的关系为中心,探讨了华夏历史文明在地域上的传播与传承。...
30
一、河洛文化与闽南文化
河洛文化孕育出了华夏文明,河洛文化是中华文化的核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闽南文化是历史上中原汉人一次次南迁到闽粤地区形成的次生文化。河洛文化是闽南文化之源,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