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简介
《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这本书是由.赵建东编著创作的,《驶向深蓝·纵横九万里》共有60章节
1
“‘海洋心·强国梦’建设海洋强国书系”编委会
总 顾 问 陈连增 编委会主任 蒋兴伟 编委会副主任 赵晓涛 林明森 执行主编 赵建东 高建东 编委会成员 郭明克 吴 强 袁绍宏 雷 波 于洪军 刘...
2
总 序
1888年12月17日,我国近代规模最大的海军舰队在山东威海卫刘公岛成立。这支军队的建立实在迫于当时的形势与国情。这要从第一次鸦片战争说起。 1840年,英国以...
3
引 子
曾经读过一则故事。 一位农民与一位准备远航的水手交谈。农民问:“你的父亲是怎么死的?” “出海捕鱼,遭遇风暴,死在海上。” “你的祖父呢?” “也死在海上。” ...
4
目录
“‘海洋心·强国梦’建设海洋强国书系”编委会 总 序 引 子 第一章 扬帆远洋 中国“向阳红” 迎接“向阳红” 一代“向阳红” “天字一号”任务 “向阳红09”...
5
第一章 扬帆远洋
1978年,科学的春天来了。3月18日,全国科学大会在北京召开。 当时中国,百业待兴。 1976年5月,国家海洋局的“向阳红五号”科学调查船成功突破岛链封锁,完...
6
中国“向阳红”
1978年4月22日凌晨,南太平洋上传出一个好消息:第三次远征南太平洋的我国科考队员在埃利斯群岛以西约4784米的深海,采集到5枚黑褐色球状矿石。这是中国在大洋...
7
迎接“向阳红”
1969年3月中旬,张志挺根据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的组织决定,从宁波(东海分局驻地)到位于上海的江南造船厂去接船,并担任该船船长。 那是国家海洋局1964年成立后...
8
一代“向阳红”
第一代“向阳红”序列船包括:“向阳红01”型、“向阳红02(03)”型海洋水文天气船,“向阳红06”水声考察船,“向阳红07(08)”型海洋综合调查船,“向阳红...
9
“天字一号”任务
1967年7月,国防科委按照周恩来总理的指示做出了研发洲际导弹和建立海上编组调查测量船队的计划。7月18日,这份计划上报到中央军委。紧接着,毛泽东主席、周恩来总...
10
“向阳红09”历经风雨
1978年11月,国家海洋局北海分局第一海洋调查船大队迎来新装备:我国自行设计和建造的4500吨级远洋科学考察船“向阳红09”船出厂入列。 “向阳红09”船 1...
11
“向阳红14”船乘风破浪
1980年8月的一天,陈天才被通知去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局长办公室。“什么事呢?”陈天才疑惑地来到局长张瑞禧的房间。 “局里打算调你到‘向阳红14’船任副船长,这...
12
首艘国产万吨级考察船
1964年,我国成功试爆第一颗原子弹后,开始研发洲际导弹。洲际导弹射程远,必须在远海完成试验。试验需要出动海上测量船近距离观测导弹飞行姿态、测量飞行数据……如何...
13
国家海洋调查船队成立
云帆直挂似飞翔,挟风带雷作远游。20世纪建造的“向阳红”序列船舶,驰骋深海大洋,建功极地冰穹,将中国的视界延伸向世界。进入21世纪,“向阳红”再次扬帆远航。 2...
14
新时代“向阳红”开启新征程
2013年8月24日,阳光明媚,海洋科学综合考察船“向阳红10”船顺利下水。这是党的十八大后第一艘下水的“向阳红”船,标志着由国有事业单位与民营企业联建的科考船...
15
“东征西战”的“向阳红10”
2014年3月28日,“向阳红10”船入列国家海洋调查船队,并于翌日奔赴南海开展首个航次任务作业。历经47天,航程1万余海里,全体船员和调查队员密切配合,克服了...
16
新“向阳红”的新风采
继新“向阳红 10”船之后,2015年又有两艘远洋科考船“向阳红 03”“向阳红 01”船先后下水,并于 2016年交付使用。新一代“向阳红”系列展示出新的风采...
17
新一代“向阳红”的环球科考
老一代“向阳红”功勋卓著,新一代“向阳红”继承传统。 投入使用后,“向阳红01”和“向阳红03”船可谓披星戴月。 2016年10月,“向阳红01”船从青岛出发,...
18
勇立潮头的“向阳红”
“向阳红”,一个富有诗意的名字,书写了一段波澜壮阔的过往,绘就了一幅勇立潮头的新画卷,在沧海横流中演绎英雄本色。 “向阳红01”“向阳红03”“向阳红10”船只...
19
“大洋一号”风雨录
如果说“向阳红”序列船舶为我国大洋科考立下了汗马功劳,那么“大洋一号”就是这个序列船舶之外的又一功臣。 20世纪70年代,“向阳红五号”船进入太平洋之前,中国对...
20
接船入列
1994年,中国大洋协会从俄罗斯远东海洋地质调查局引进了一艘船,交由国家海洋局南海分局代管,首任船长是李立新。这艘船是苏联 1984年在乌克兰赫尔松船厂建成的,...
21
进军三大洋
21世纪是海洋世纪。海洋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而海洋面积的71%是公海面积,也就是深海大洋。研究深海大洋对我国乃至世界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 对21世纪初的...
22
十年大洋行
只有壮怀激烈,敢于搏击,才永放光芒。接下来的十年,是“大洋一号”乘风破浪的十年。 2010年12月8日,“大洋一号”从广州起航,再次执行环球科考任务——中国大洋...
23
新的“深海”“大洋”
在中国的海洋综合调查中,“向阳红”系列船舶无疑战功赫赫,而“向阳红09”船可谓“黄沙百战穿金甲”。 “70后”的“向阳红09”船是现役“向阳红”系列中年龄最大的...
24
老船新生
1981年12月11日,“向阳红09”船奉命执行黄渤海断面调查任务。 12月13日午夜1时许,“向阳红09”船在渤海航行。主机舱值班员发现右主机第六缸高压油泵低...
25
“深海”载“三龙”
对于船舶来说,40 多年就算老龄了。“向阳红 09”船完成了“蛟龙”号海试和试验性应用的历史使命,将“接力棒”交给了“蛟龙”号新母船 ——“深海一号”。 201...
26
“大洋号”全球行
与“向阳红09”船相比,“大洋一号”虽然年轻一点,但也服役20多年,亟须后浪推来。这个“佳音”在2019年7月26日传来。这一天,我国自主研制的4000吨级新型...
27
第二章 两极利器
南极代表着纯净、安宁与奇妙,北极是辽阔浩瀚的白色海洋……两极是圣洁之地,时时冰清玉洁;也是神秘之地,处处蕴藏未知;还是灵秀之地,孕育着有趣生物。一南一北,极地让...
28
冰雪之地向阳红
南北两极是地球上最寒冷的地方,也是人类向往的地方。为了探索两极,世界各国的有志之士告别祖国和亲人,甚至把生命置之度外去发现它、认识它。...
29
法国之约
1971年2月的一天中午,刘汉惠正在位于北京市东城区东长安街31号的国家海洋局机关小院打羽毛球,忽听同事喊:“汉惠,有人找你。” “谁啊?” “外交部的。” 刘...
30
初探南极
1979年,澳大利亚南极考察委员会给中国科学院副院长钱三强写了一封邀请信,邀请中国派人到澳大利亚南极站度夏。 中科院将此事报给外交部,外交部马上给刘汉惠去了电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