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行天下
一转眼,“极地”号科考船已七下南极。随着我国南极考察不断深入,“极地”号的劣势越来越凸显,稍微厚一点的冰就可能带来安全隐患,每一次抵达中山站,都会停在很远的地方卸运物资,时间和人力成本急剧增加。种种形势呼唤一艘新的极地破冰船。
拥有极地破冰船的途径只有两个:“造”或者“买”。当时,国内生产的钢板质量不行,焊接技术达不到特定要求,建造经费预估需一次性支付3亿多元人民币,且国内没有建造大型破冰船的经验。
第一条路一时走不通,只有买了。只要价格合适,破冰技术成熟,船龄低于10年的都可以考虑。但是,哪里有呢?
恰在这时,中国远洋公司向国家海洋局提供了线索:苏联解体后,乌克兰有一批船计划售卖,其中有8条具有破冰能力的万吨级极地运输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