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惨世界(上)》简介
《悲惨世界(上)》这本书是由.(法)雨果著创作的,《悲惨世界(上)》共有136章节
1
名家名言
《悲惨世界》篇幅浩大,卷帙繁多,作者从1828年开始构思,到1845年动笔创作,直至1861年才完稿出书,历时三十余年。 雨果的创作动机来自这样一件事实:180...
2
目录
目 录 名家名言 作者序 第一部 芳汀 第一卷 正义者 一 米里哀先生 二 米里哀先生改称卞福汝主教 三 好主教摊上苦教区 四 言行一致 五 主教袍件件穿得太久...
3
作者序
值此文明的鼎盛时期,只要还存在社会压迫,只要还借助于法律和习俗硬把人间变成地狱,给人类的神圣命运制造苦难;只要本世纪的三大问题—男人因穷困而道德败坏,女人因饥饿...
4
第一部 芳汀
...
5
第一卷 正义者
...
6
一 米里哀先生
1815年,在迪涅任主教的还是查理·弗朗索瓦·卞福汝·米里哀先生。他年事已高,约有七十五岁了,从1806年起,就到迪涅城担任了这一职务。 这个细节,虽然同本书的...
7
二 米里哀先生改称卞福汝主教
迪涅主教府同医院毗邻。 主教府大厦非常气派,是上世纪初用石头建筑而成的。建筑师亨利·彼惹大人是巴黎神学院博士,曾任西摩尔修道院院长,于1712年担任迪涅主教。这...
8
三 好主教摊上苦教区
主教先生的车马费化为救济款,但他并未因此减少视察。迪涅教区是个累人的地方,平地少,山岭多,如刚才所说,几乎没有道路。总共三十二个堂区,四十一个司铎区,二百八十五...
9
四 言行一致
主教说话又和气又轻松,总能让在他身边生活的两个老妇人理解。 马格洛太太爱叫他“大人”。有一天,他从座椅上起来,走向书橱,要找一本书。那本书放在上面一格,主教个子...
10
五 主教袍件件穿得太久
米里哀先生无论在家庭生活中还是在社会生活中,都贯穿着同样的思想。能有机会靠近观察他的人,就会看到迪涅主教甘于清苦,过着又俭朴又感人的日子。 如同所有老人和大多数...
11
六 主教托谁看管住宅
上文说过,主教住的是一幢两层小楼:楼下楼上各三间,顶层还有一间阁楼。楼后有一座三四十亩的园子。两位妇人住在楼上,主教住在楼下。临街的那间屋子当作餐室,另一间是他...
12
七 克拉瓦特
这里有一件我们不能忽略的事,通过这件事,就能看出迪涅主教究竟是怎样一个人。 加斯帕尔·贝斯匪帮曾在奥利乌勒山口一带为非作歹。这个匪帮被击垮之后,一个名叫克拉瓦特...
13
八 酒后哲学
上文提过的那位元老院元老,为人精明强干,行事总是勇往直前,毫不顾忌经常会遇到的阻碍,即人们所说的良心、信誓、公道、天职。他直趋目的,在他升迁和牟利的路途上,一次...
14
九 妹子叙述的兄长
要想说明迪涅主教先生的家庭状况,也说明两位圣女的言行、思想、乃至女人易受惊吓的本性,为什么能服从主教的习惯和意愿,甚至先意承志,无须他开口吩咐,我们最好将手头掌...
15
十 主教面对鲜为人知的贤哲
在上面抄录的那封信件所载的日期之后不久,他又做出一件惊人之举;而在全城人看来,比起他上次深入强盗出没的山区之行,这件事更为冒失。 离迪涅城不远的乡下,住着一个与...
16
十一 保留态度
若是从上文得出结论,认为卞福汝主教是个“有哲学头脑的主教”,或者是个“爱国的神甫”,那就很可能错了。他同那个国民公会代表的会面,甚至可以说是结合,给他留下了一种...
17
十二 卞福汝主教的孤寂
将军身边总簇拥着一群年轻军官,同样,主教周围几乎也总有一帮小教士,即如可爱的圣弗朗索瓦·德·萨勒所说的“黄口小儿教士”。哪一行都有追求者,围着功成名就的人,世间...
18
十三 他所信仰的
在宗教观念上,我们对迪涅主教先生无须探询。我们面对这样一颗心灵,只能产生油然而生的敬佩。正义者的良心凭其言语就应当为我们所相信。况且我们也认为,只要具备了某些品...
19
十四 他所思考的
最后再说几句。 这种详细叙述的方式,尤其在我们所处的时代,如果借一个时髦的字眼来说,很可能把迪涅的这位主教描绘成“泛神论者”,还会让人相信,对他无论是褒还是贬,...
20
第二卷 沉沦
...
21
一 一天行程的傍晚
1815年10月初,大约日落前一个小时,有个行客走进小小的迪涅城。在这种时分,只有寥寥无几的居民还站在窗口或门口,他们望见这个行客,心中隐隐感到不安。很难遇见一...
22
二 明智的谨慎
这天傍晚,迪涅的主教先生上街散步回来,便把自己关在房间里待到很晚。他正潜心著述,写一本大部头的《论义务》,可惜后来没有完稿。他细心查阅神父和神学博士就这一重大问...
23
三 盲目服从的英勇气概
房门被推开了。 房门猛地敞开了,就好像有人决心用力推门似的。 一个汉子走了进来。 这人我们已经认识了,正是刚才我们看见的那个到处投宿的旅客。 他走进屋,朝前跨了...
24
四 详细介绍蓬塔利埃奶酪厂
现在,要概述一下这顿饭的情况,最好的办法莫过于从巴蒂丝汀小姐的一封信中抄录一段。在写给布瓦舍夫隆夫人的这封信中,她以细腻而天真的笔调,叙述了苦役犯和主教的对话:...
25
五 宁静
卞福汝主教向妹妹道过晚安,从桌上拿起一支银烛台,并把另一支银烛台交给客人,对他说:“先生,我来带您去睡觉的房间。” 那人跟随他走了。 从上文叙述中可以看出这所房...
26
六 冉阿让
睡到半夜,冉阿让醒了。 冉阿让生在布里地区的贫苦农家里。童年时没有上过学。成年之后,他在法夫罗勒当树枝剪修工。他的母亲叫让娜·马蒂厄,父亲叫冉阿让,或者吾阿让,...
27
七 绝望的内涵
让我们试着说明一下。 这类事情,社会既已做出,就应当正视。 我们已经说过,冉阿让是个无知的人,但并不是愚蠢的人。性灵之光在他心中点亮。不幸的遭遇也有其亮光,能增...
28
八 波涛与亡魂
一个人掉进大海! 有什么要紧!航船不会停下。风继续刮着,这条可悲的船沿着规定的航线继续行驶。它驶过去了。 那人沉下去,又浮起来,他沉没不见,又浮上水面,他伸出双...
29
九 新的伤害
要出狱的时候,冉阿让听到有人在他耳边讲了这样一句奇特的话:“你自由啦!”那一刻不像是真的,而且闻所未闻,一道强烈的光线,一道人世的真正的光线,突然射入他的心田。...
30
十 半夜醒来
大教堂的钟敲过凌晨两点钟的时候,冉阿让醒来了。 他早早醒来,是因为床铺太舒服了。将近二十年,他没有在床上睡过觉,这次虽然是和衣而卧,但是感觉太新奇,反而打扰了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