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前 言

蒙自市位于云南省东南部、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东部红河与南盘江的分水岭上,位于北纬23°01′~23°34′,东经103°13′~103°49′。东西最大横距61.3千米,南北最大纵距62千米。东邻文山市,南接屏边苗族自治县,西连个旧市,北与开远市接壤。全市总面积2228平方千米,总人口64万。蒙自市有汉族、彝族、苗族、壮族、回族等41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262400人,占全市总人口的 60.39%。

蒙自市地处云南低纬高原,属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型,冬无严寒,夏无酷暑,雨热同季,干湿分明。年平均气温18.6℃,年降雨量815.8毫米,年均日照时数2234小时。市区海拔1307米。蒙自市地势大体上北高南低,红河与南盘江的分水岭从东北部的梁子山、放羊坡经中部的龙古圳向西南部的曲嘴坡一线延伸,斜跨全境,形成境内的最高山脊。蒙自市境内植被以亚热带、热带草丛和亚热带、热带灌丛为主,中部有少量亚热带针叶林分布,此外,在蒙自市东南方向有少量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分布。植物资源丰富,仅高等植物就有200多科、500多属、2500多种。竹、菌、药用植物数百种,牧草百余种,害草40多种。

蒙自市作为云南省第五批中药资源普查县,于2019年11月7日正式启动普查工作,开展了全市范围内的中药资源普查。本次普查由蒙自市人民政府副市长尹艳、蒙自市卫生健康局局长李宝莉以及其他各有关单位的领导组成普查领导小组,负责本行政区域普查工作的组织、协调、实施、督导和验收;蒙自市中医院刘仲书担任队长,负责野外普查工作的人员组织和协调;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副研究员张忠廉担任副队长,负责普查技术方案的制订、普查工作的技术把关及普查验收材料撰写。

本次中药资源普查期间,蒙自市共调查野外采集植物类标本973号、2919份,涉及植物种类740种。其中药用功效明确的植物类中药材共574种,隶属于119科、426属。此外,本次普查共调查到重点品种57种,其中野外重点调查中药材48种,涉及原植物42种,占全国野外重点药材品种的13.75 %。

本图鉴主要收录了蒙自市较为常见且有明确记载的药用植物572种,每种药用植物分别记录了中文名、拉丁名、植物形态、生态环境、药材名、入药部位、功能主治等重要信息,并配有高清彩图,方便读者阅读和参考。

本次蒙自市中药资源普查工作得到了蒙自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在其组织、协调下,各个部门通力配合,保障了蒙自市中药资源普查工作的顺利完成;蒙自市卫生健康局、蒙自市林业和草原局、蒙自市农业农村局等单位技术人员相互配合,认真负责地完成了实地采集调查工作;蒙自市林业和草原局、蒙自市农业农村局、蒙自市市场监督管理局、蒙自市财政局等部门对普查工作给予了大力支持,为获得许多蒙自市基础材料等提供了方便;此外,在走访调查过程中,村民、基层医生等人员也为本次普查工作提供了重要信息。在此对他们的热心帮助表示衷心的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