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明城市话剧的变化
在疏略整理了昆明城市话剧的面貌和格局之后,则应瞩目的是在这样的格局之下,昆明话剧的变化体现在何处?
变化体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首先,出现了新的戏剧力量。
如我们之前所示,2014年之前,昆明城市话剧的主要创作力量为云南省话剧院。其实,2011年之后,云南本土的话剧创作力量,已经开始渐趋松动,到了2014年后,开始出现了独立戏剧、民营戏剧和校园戏剧的本土力量。这样的变化,是可喜的。
其次,城市话剧的题材内容,涉及了新的领域。
在第一部分所整理的演出剧目表中,我们可知,2011年之前,话剧创作的主要题材大多来自现实日常,而艺术处理大多是对日常生活的提升。但到了2011年之后,话剧创作的题材,则扩展到新的领域,除了现实题材、历史题材等方面之外,还增添了魔幻题材、超现实题材,并涉及了先锋、外国译作、现代寓言等多方面的领域,使得当时的昆明城市话剧,在各个角度都呈现出别致的色彩。
除此之外,在眼下的昆明话剧创作中,我们还看到了不同以往的新思路。
一是重视观众。对观众的重视,是2011年之后至今的大范围改观。自2011年之后,以云南省话剧院为首,率先开始以艺术客厅为依托,针对昆明市的潜在话剧观众,进行了一系列的讲座活动,以培养观众。此外,云南省话剧院还针对非专业观众群,购买了一批白领减压话剧的版权,并持续进行了三届小剧场戏剧邀请展,眼下,昆明市的话剧观众情状得到了极大改观。而话剧进校园的活动,也培养、吸引了一大批身在高校的潜在话剧观众,甚至在这样的情况下,这些潜在的话剧观众,最终如戏剧人张原一样,从观众变成了未来的、充满诚意的从业者,也未可知。
二是重视市场。对话剧市场的重视,其实是从中国话剧失去市场的时候开始的。从20世纪80年代的戏剧危机,到20世纪90年代的商业化中国,中国对“市场”二字,从讳莫如深走向了主动追求,不仅关注商品市场,也关注文化市场。在整个时代浪潮的变化中,昆明的城市话剧也身在其中。对市场的重视,首先带来的自然是创演主体的“有的放矢”——作品的受众群如何?作品是否能够贴合今日观众的审美文化需要?若是观众不喜欢,则会出现灵活的调整机制,而在这样的驱动下,昆明的城市文化,也日益繁复多样,这应属一座城市的精彩。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也应保持警醒,因为市场的调控功能,所依据的标准并不是艺术价值,而是资本价值。因此,在一定情况下,市场的自行流动,也有可能带来一定的反效果。
三是重视新类型。随着时代发展,今日昆明的戏剧观念,也渐趋先进。而先进的表现在于今日昆明的话剧空间容量得到大大提升,除了传统的话剧之外,先锋实验作品,肢体戏剧作品,本土或外来、混搭或越界作品,都在昆明的城市话剧空间中恣意生长着。今日气象,也许还处于萌芽状态,也许还存在不少故作姿态的样貌,但只要有这类作品的空间,就一定有未来走向大观的一天。此外,应用戏剧的出现,也是昆明城市话剧容量扩大的表现。据悉,眼下,针对普通人群以及特殊人群的应用戏剧,都有一定的市场和认同度。从2011年至今,有针对不同阶段的幼儿及学生、监狱人群、高校学生以及特殊行业人群的应用戏剧训练,取得良好成效,这是可喜的。
出现以上现象,究其原因,大略有如下几点。
首先,作为一座城市,昆明的学习能力和接受胃口,是极为强大的。云南省自古即是多民族、多种群的地域,因此,文化资源极为丰富,而在历史上,又经历过多次大规模人口内迁,在历史轨迹中,渐渐成就了云南人善于接纳、友好热情的地域性格,而这样的地域性格,同样体现在对文化的吸收和认同感方面——如对不同民族、宗教文化的认同与尊重,西南联大时期对西化、洋派作风的认同与接受等。直到今天,云南性格中的主动接纳方面,依然是昆明这座城市的性格,因此,面对新事物,昆明是会主动学习的,也许未必能在短期内掰开揉碎地消化,但友好而谦逊的姿态,是文化新陈代谢的重要基础,也是未来开拓的有力保证。
其次,近些年,国家话剧市场的回温,形成了当下话剧及其他文化品种发展的大环境,昆明虽地处西南,但于市场的环境当中,并未游离。以云南省话剧院为代表,积极引入制作人制,引进北上等地的戏剧演出,积极培养城市的票房氛围。只看今日,昆明的话剧市场中,格局、类型、模式与国家话剧的总体格局图谱是一致的。国家话剧市场的回温,带动了各地话剧市场的回热,这也是当下昆明城市话剧新面貌的一个原因。
城市的性格、国家的大势,自然是昆明话剧市场新变的重要原因。但要注意的是,外在的原因是助推,昆明文化人、戏剧人的不懈努力,才是昆明城市话剧图谱得以渐渐铺开,最终汇成一片、蔚为大观的保证。在话剧图景最为低落的时候,在昆明经历过国防话剧团建制撤销、其他剧院团在时代浪潮中改企转制的阵痛和不适期,是昆明的戏剧人坚持对话剧的未来培土育林。对他们来说,坚守住戏剧的土壤,就是一场看不见硝烟但影响千古的战争,在这场战役当中,只许成功,不许失败。成功的未来是话剧的新变,而失败的结果是城市话剧的渐趋消亡。今天,前赴后继的昆明戏剧人守住了阵地,在这场战役当中,确乎取得了阶段性的胜利,但历史还在行进,战斗依然在继续,未来的希望在于我们自己对话剧的信心和坚持。
我相信,人们可以做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