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序

总序

从普及人文知识,提升大学生和社会公众人文素养的宗旨出发,我们精心策划编写了这套“文字—视频—音频”三位一体的“网络化人文丛书”。其定位是:人文类普及读物,兼顾知识性、学术性、通俗性;既可作为大学人文通识课教材,又可作为社会公众的普及读物。

移动网络时代,“屏读”逐步改变着人们的阅读方式,传统的“纸读”在人们的阅读生活中有日渐淡出之势。常常有人称“屏读”为肤浅的“碎片化”阅读,缺乏知识掌握的系统性和文本理解的深度,因此,我对此种阅读方式表示忧虑。

我以为,我们应该倡导有深度和系统性的阅读——主要指传统的“纸读”,但是,对所谓“碎片化”的阅读,也不必一味地批评与指责。这不仅是因为“屏读”依托于网络新技术因而有其不可抗拒性,还因为事实上这种阅读方式也未必都是毫无益处甚至是负面的,关键是网络时代人们的心境已然不再有田园牧歌式的宁静与悠然,而是追求单位时间内阅读的快捷性和有效性,这符合快节奏时代人们对行为高效率的心理诉求。我们没有理由在强调不放弃传统阅读方式的同时,非得完全拒斥移动网络时代新的阅读方式,而应该因势利导,为新的阅读方式提供更优质的阅读资源和更多元化的阅读渠道。

基于此种理念,这套“网络化人文丛书”力求传统与现代、人文与技术的融合,通过二维码技术使“纸读”与“屏读”(视频、音频)立体呈现,文字、视频和音频“三位一体”,版式新颖;书稿内容力求少而精,有人文意蕴,行文深入浅出、雅俗共赏,在一般性知识介绍与阐释的基础上有学术的引领和提升;语言简洁、明了、流畅,可读性强,既不采用教材语言,也不采用学术著作语言,力图让其成为网络时代新的阅读期待视野下大学生和社会公众喜闻乐见的人文类普及性读物。

我们坚信,这样的写作与编辑理念是与时代精神及大众阅读心理相契合的。不知诸君以为如何?

蒋承勇

2018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