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文献
[1]巴特.神话——大众文化诠释[M].许蔷蔷,许绮玲,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9.
[2]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M].曹卫东,等,译.上海:学林出版社,1999.
[3]塞佛林,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M].4版.郭镇之,孟颖,赵丽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0.
[4]斯特里纳蒂.通俗文化理论导论[M].阎嘉,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1.
[5]斯道雷.文化理论与通俗文化导论[M].杨竹山,郭发勇,周辉,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1.
[6]阿伯克龙比.电视与社会[M].张永喜,鲍贵,陈光明,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
[7]麦克奎恩.理解电视[M].苗棣,赵长军,李黎丹,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
[8]杜盖伊,霍尔,简斯,等.做文化研究——索尼随身听的故事[M].霍炜,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3.
[9]西尔弗斯通.电视与日常生活[M].陶庆梅,译.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4.
[10]李岩.媒介批评[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5.
[11]杨静.中国电视剧叙事文化研究[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2005.
[12]莱博.思考电视[M].葛忠明,译.北京:中华书局,2005.
[13]伯杰.媒介分析技巧[M].2版.李德刚,何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14]菲斯克.电视文化[M].祁阿红,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5.
[15]鲍尔德温,等.文化研究导论[M].陶东风,等,译.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16]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M].刘建基,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5.
[17]张开.媒介素养概论[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6.
[18]周兰平.动漫的历史[M].重庆:重庆出版社,2007.
[19]福柯.疯癫与文明[M].刘北成,杨远婴,译.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7.
[20]曹小卉,黄颖.现代动画概论[M].北京:海洋出版社,2008.
[21]郝建.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与类型研究[M].北京:中国电影出版社,2008.
[22]史密斯.文化理论:导论[M].张鲲,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08.
[23]索绪尔.普通语言学教程[M].刘丽,译.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
[24]高福安,宋培义.影视剧制片管理[M].北京: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2011.
[25]李琦.影像与传播:1990年代以来中国电视剧文化研究[M].长沙:岳麓书社,2011.
[26]魏南江.中国类型电视剧研究[M].北京: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1.
[27]厉国刚.媒介迷思论[M].杭州: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
[28]巴克.文化研究:理论与实践[M].孔敏,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3.
[29]巴里.理论入门:文学与文化理论导论[M].杨建国,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30]葛兰西.狱中札记[M].曹雷雨,姜丽,张跣,译.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