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2 古装剧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存在的问题

4.4.2 古装剧作为传统文化传播渠道存在的问题

中国的古装剧,像韩国的《大长今》那样具有超高人气和影响力,在传承传统文化上有突出贡献的,并不多见。其中的原因是什么?

很多古装剧以商业取向来进行发展,过度地追求利润,节约成本,压缩拍摄、制作的周期,导致粗制滥造的比较多,精品很少。韩剧中也有不少的古装剧,虽然剧集挺多的,但是我们还是可以感受到浸染在其中的韩国文化。只有优秀的古装剧才能够让我们更好地感受其中的文化魅力,中国的古装剧如果想要传播传统文化,必须提高制作水平。

很多古装剧的编剧水平有限。好的电视剧,首先要有一个好的故事,如果故事本身不吸引人,看的人就少,故事缺乏思想性,整体的艺术水平就低,这些都不利于传播传统文化。

有些电视剧的故事性的确很强,但思想性并不高,从而也导致了许多问题,引起了很大的争议。《甄嬛传》收视率很高,不过这部电视剧的思想性却有所欠缺,因为它讲述的是宫斗故事,体现的是人心恶的一面,不是教人向善,而是比谁更会使坏。这样一来,显然会造成负面的社会影响,有可能会拉低人们的道德水平。

古装剧“戏说”现象严重,不能够忠于历史事实,对历史事件和社会传统存在着很大的曲解,由此会导致人们对传统文化的错误认识。“进入新世纪以来,古代题材随着被‘戏说’和‘宫斗’的古装剧逐步蚕食,借用历史背景、挪用历史故事、套用历史人名随意编造剧情的创作倾向,便一发而不可收。”(李树榕、呼和:《对古装电视剧的文化省思》)古装剧缺乏对传统文化的深刻认识和准确把握,沦为消费主义下的文化消费品。

部分古装剧的制作水平也有限。中国的古装剧数量的确很多,但是真正拿得出手、非常优秀的则并不多。古装剧需要拍出水平,拍出中国特色。古装剧如果没有自己的特色,制作又不够精良的话,就没有什么影响力可言。

古装剧还存在封建思想糟粕问题。中国有着漫长的封建社会历史,在古装剧中,宫廷戏是比较多的,我们看到的是各种帝王将相。很多历史书上看到的也是各种宫廷争斗,而不是从人民群众的视角展开的。在这些体现封建社会男尊女卑、专制服从的古装剧里,人们的思想很容易受到负面的影响。

古装剧需要有选择地展示我们的传统文化,对于那些明显是封建糟粕的东西,就尽量不要加以表现,或者不要表现得太多、太详细,不要过分强调。不然人们被这些不良文化所包围,成了传统文化垃圾围城中的人,会难以走出来,那会是一件很糟糕的事情。传统文化需要精挑细选,不要回避存在的问题,重要的是更多更好地展现传统文化优秀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