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Internet简史
Internet的应用范围由最早的军事、国防,扩展到美国国内的学术机构,进而迅速覆盖全球的各个领域,运营性质也由以科研、教育为主逐渐转向商业。
在科学研究中,经常出现“种瓜得豆”的事情,Internet的出现也是如此。Internet的原型是1969年美国国防部远景研究规划局为军事试验建立的网络,名为ARPANET,初期只有4台主机,其设计目标是当网络中的一部分因战争原因遭到破坏时,其余部分仍能正常运行。
20世纪80年代初期,ARPA和美国国防部通信局研制成功用于异构网络的TCP/IP并投入使用。1986年,在美国国会科学基金会的支持下,人们用高速通信线路把分布在各地的一些超级计算机连接起来,以NFSNET接替ARPANET,又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形成Internet。其应用范围也由最早的军事、国防,扩展到美国国内的学术机构,进而迅速覆盖了全球的各个领域,其运营性质也由以科研、教育为主逐渐转向商业。
如今,Internet早已在我国开放,台式机、笔记本电脑、手机,甚至电视机、DVD机都能很方便地享受Internet的资源,这是Internet逐步进入普通家庭的原因之一。原因之二,是Internet友好的用户界面、丰富的信息资源、贴近生活的人情化感受,使非专业的家庭用户既能应用自如,又能大饱眼福,甚至利用Internet为自己的工作、学习、生活锦上添花,真正做到“足不出户,可成就天下事,潇洒作当代人”。
网络的神奇作用吸引着越来越多的用户加入其中,正因如此,网络的承受能力也面临着越来越严峻的考验——从硬件上、软件上,各项技术都需要适时应势,对应发展,这正是网络迅速进步的催化剂。Internet从作为军用通信的一个模糊的概念演化成为几亿人使用的重要工具,使人们可以互相通信、研究和收集信息、远程工作、购物、游戏并参与无数其他全球性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