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综合实例
当今流行的网页设计理念是把页面外观交给CSS控制,让HTML标签则负责语义部分。结合所学知识创建HTML页面,并为其添加CSS样式,网页最终效果如图5-36所示。
具体操作步骤如下:
(1)按照语义明确、结构清晰的原则,创建HTML页面,代码如下(文字部分省略):
图5-36 页面效果
(2)新建CSS文档,保存为“global.css”。
(3)在HTML文档中链接“global.css”,代码如下:
(4)在“global.css”中按照从大范围到小范围、从上到下的顺序,分区域依次添加样式。
由于每个元素都有各自系统默认的内、外边距值,且在不同浏览器中显示效果不同,因此在设置网页样式之初使用通配符“*”将所有元素的默认内、外边距去掉是非常必要的。代码如下:
设置id为maincontent的article元素属性。宽度为700 px;页面水平居中;左、右有1 px粗颜色为#ccc实线型的边框;内边距上方25 px,左、右20 px,下方为0;背景颜色为#F9FBF9。代码如下:
设置class为review的section元素(文章导读)中的h3元素字体大小为14.7 px,代码如下:
设置一级标题字体为“黑体”,字号为30 px,上方间距为25 px,下方间距为15 px,水平居中,代码如下:
设置二级标题和段落字号为14.7 px,首行缩进2字符(em为文字大小),上、下方间距为1.2倍文字大小,代码如下:
设置二级标题显示为斜体,代码如下:
设置段落的行高为1.5倍文字大小,代码如下:
设置一级标题的相邻元素,即第一段的样式。由于第一段也属于段落,所以会继承前面有关p元素的所有样式(字号,首行缩进,段前、段后间距,行高);如果第一段有和前面定义冲突的样式,就需要重新定义,如字号为12 px,没有首行缩进;还有普通段落不具有的属性也在此定义,如文字颜色为#666,有1 px粗颜色为#ccc的实线型边框,背景颜色为白色#FFF,上、下、左、右4个方向的内边距为7 px。代码如下:
设置一级标题下方第一段的首个文字字号为38 px,加粗显示,左侧浮动,两边不设浮动限制,代码如下:
设置所有href属性值是以“#”开头的a元素的link(未访问)与visited(访问后)状态,字号为12 px,颜色为#3366FF,行高为1.5倍文字大小,没有下划线,代码如下:
设置所有href属性值是以“#”开头的a元素的hover(鼠标悬停)状态,颜色为#F60,代码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