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著作

2.著作

马卡连柯教育遗产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他把教育学上的问题紧密地与工人阶级和全体劳动人民的思想意识和道德观念,与共产党的政治、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联系在一起。他的遗产是很丰富的。虽然已经出版的著作达一百多种,但马卡连柯实际创作的作品远远不止这些。

马卡连柯最著名的一部著作是长篇小说《教育诗》。从1925年到1935年,马卡连柯整整耗费了10年的心血,写下了这部反映新的教育理论和实践的伟大作品。这部教育小说以高尔基工学团为原型,描写了一个教育集体的形成和新的教育理论的产生及其巩固和发展的历史,以生动的艺术形象阐明了一个统一的集体和新的教育理论具有多么强大的力量和所取得的胜利。这部小说反映了马卡连柯的生活、他在教育上曾犯过的错误和取得的成就以及他的奋斗经历。《教育诗》满怀深情地赞美伟大的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及其所开创的事业,渗透了作者对人类的无限热爱,诠释了生活的意义,揭示了人类的创造性劳动的潜在力量,激发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美的力量。作者生前《教育诗》就已有英文、法文和荷兰文译本,在国外读者中产生了巨大反响。《教育诗》问世半个多世纪以来,他的读者已遍布地球的所有角落。1956年,苏联拍摄了根据此书改编的同名电影,更扩大了该书的影响。1957年,《教育诗》译制片在中国各地放映,《教育诗》中所反映的崭新的教育思想和实践深深打动了中国观众的心,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在完成《教育诗》之前,马卡连柯创作了《1930年进行曲》。这是一部描写捷尔任斯基公社的中篇小说。《塔上旗》是描写捷尔任斯基公社的生活和工作的另一部小说。如果说《教育诗》是描写集体的产生和发展,描写对教育方法的研究和探索,那么《塔上旗》则是《教育诗》的继续,它描写一个已经巩固了的并取得了成功的集体的生活和成就。这部著作中提供并解决了许多复杂的教育理论问题。马卡连柯在自己的著作中研究如何在儿童集体的思想斗争中,在丰富多彩的愉快的劳动生活中开展复杂的教育工作和性格的磨练,如何形成社会主义社会的人的个性。

马卡连柯在捷尔任斯基公社工作期间,接纳了一些从家庭中出走的孩子。他们有父亲、有母亲,原本有安定的生活环境。然而他们脱离了家庭,流落街头,沾染了很多不好的习气,甚至干出了一些违法乱纪的事。马卡连柯在教育这些孩子的过程中深深感到,他们是比那些流浪儿更棘手的教育对象,从而引起了他对家庭教育的重视。他到乌克兰内务人民委员部劳动公社管理局工作以后,更多地接触到了家庭教育问题。于是萌生了写《父母必读》一书的念头。他在研究家庭中出现的一些现象时发现,有时候孩子走上犯罪的道路应该归咎于家庭。他在研究家庭教育问题和研究帮助家庭进行教育工作的途径的过程中,积累了许多印象、观察、经验和思想,这些材料就成为《儿童教育讲座》的基础。

《父母必读》是马卡连柯的又一部教育小说,以家庭教育为主题。《父母必读》原计划出四卷。第一卷写的是关于作为一个集体的家庭的问题。马卡连柯计划在第二卷中谈家庭里的道德和政治教育,并适当涉及学校;第三卷谈有关劳动教育和职业选择问题;第四卷谈如何教育一个人,才能使他成为一个幸福的人。遗憾的是马卡连柯逝世前只写完并出版了第一卷。

收编进本书中的《儿童教育讲座》,是马卡连柯应全苏广播电台编辑部关于“家长教育宣传”节目的约稿撰写的。当时《红色处女地》杂志从1937年第7期起正在选载马卡连柯的《父母必读》。广播讲座(讲座名为《关于家庭中儿童教育问题的谈话》)从1937年9月开始,大约于当年12月结束。《儿童教育讲座》在电台播出后受到了苏联广大家长、教师、社会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理论工作者的普遍重视。《儿童教育讲座》第二讲至第八讲于1940年4月至10月刊登在《教师报》上,其中的第二和第六讲分别于1940年9月15日、9月19日刊登在《消息报》上。1940年,苏联教育出版社出版了《儿童教育讲座》单行本,此后曾多次印行。它还被收编进俄罗斯联邦教科院和苏联教科院出版的《马卡连柯全集》中。《儿童教育讲座》是马卡连柯的最主要的教育著作之一。全书分八讲,它们是:家庭教育的一般条件;家长的威信;游戏;纪律;家庭经济;劳动教育;性教育;文化修养的培养。《儿童教育讲座》与马卡连柯关于家庭教育的其他著作和讲话一样,都已超出了家庭教育的范围,是对共产主义教育的一般理论和方法论作出的重大贡献。马卡连柯在重视家庭教育的特点的同时,把家庭教育的任务和手段密切地与共产主义教育的总目的和一般原则,与苏维埃公民的全部行为规范联系在一起。马卡连柯在《儿童教育讲座》中系统阐述了家庭教育的一些基本问题和原则,揭示了家庭教育的新的基础,指出了苏维埃家庭与资产阶级家庭的根本区别、在苏维埃制度下社会教育与家庭教育的全新的相互关系。他在研究家庭教育的基础上继续研究儿童和成人的统一的劳动教育集体、培养道德上合理的需求、加强教育者的作用等问题,用简明的、确切的、通俗的语言阐述复杂的教育思想。马卡连柯很重视转变家长的教育态度和发挥家长在智力和实践方面的积极性,并向家长指出了创造性地进行教育的途径。在家庭教育的专门职能中,马卡连柯把学前教育、情感修养的培养、未来公民的培养推到了第一位。这部著作中的每一讲都反映当时的家庭教育中面临的尖锐问题,这些问题对现代的家庭教育仍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关于家庭教育问题,马卡连柯另有几篇重要讲话也被收编进本书中。它们是:1938年5月9日在莫斯科一家机器制造厂举行的《父母必读》读者座谈会上的发言《关于〈父母必读〉》;1938年7月22日在《女社会活动家》杂志编辑部所作的讲话《家庭和儿童教育》;1939年2月8日在伏龙芝地区教师之家会见教师时所作的报告《家庭和学校中的儿童教育》。

1934年马卡连柯被接纳为苏联作家协会会员。他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要为加强文学在新社会的建设和共产主义教育中的作用而奋斗,认为苏维埃儿童文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完整的共产主义的个性”,他在这一时期写下了许多不朽的著作。马卡连柯把教育集体看作是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基本手段。论述这一问题的著作有:《苏维埃学校里的教育问题》,《学校里学生的性格教育》,《我的教育经验中的若干结论》,《共产主义的教育和行为》,《我的教育观点》,等等。马卡连柯关于共产主义教育的理论和方法问题的观点,在他的系列讲座《普通学校的苏维埃教育问题》中,得到了比较全面的阐述。在这部著作中马卡连柯还揭示了苏维埃学校的教育目的,把教育目的与年轻一代的发展前景联系在一起。论述这一问题的专著还有《教育的目的》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