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
特鲁别茨科伊,谢尔盖·尼古拉耶维奇(Трубецкой,Сергей Николаевич 1862—1905)——俄国社会活动家,宗教哲学家,公爵。在政治观点上是自由派分子,力图通过制定一部温和的宪法来巩固沙皇制度。1905年作为地方自治人士代表团的成员晋谒了尼古拉二世,并在沙皇面前发表了纲领性的演说。列宁把地方自治人士的这一政治行动说成是对沙皇制度妥协的尝试。1905 年被推举为莫斯科大学校长。由于害怕学生在校内采取反对专制制度的公开革命行动,曾答应关闭学校。在哲学著作中激烈反对唯物主义。曾任《哲学和心理学问题》杂志编辑。——112、128。
梯也尔,阿道夫(Thiers,Adolphe 1797—1877)——法国国务活动家,历史学家。早年当过律师和新闻记者。19世纪20年代末作为自由资产阶级反对派活动家开始政治活动。七月王朝时期历任参事院院长、内务大臣、外交大臣和首相,残酷镇压1834 年里昂工人起义。第二共和国时期是秩序党领袖之一,制宪议会和立法议会议员。1870年9月4日第二帝国垮台后,成为资产阶级国防政府实际领导人之一,1871 年2月就任第三共和国政府首脑。上台后与普鲁士签订了丧权辱国的和约,又策划解除巴黎国民自卫军的武装,从而激起了3月18 日起义。内战爆发后逃往凡尔赛,勾结普鲁士军队血腥镇压巴黎公社。1871—1873 年任第三共和国总统。作为历史学家,他的观点倾向于复辟王朝时期的资产阶级历史编纂学派。马克思在《法兰西内战》一书中对他在法国历史上的作用作了详尽的评述。——120。
屠拉梯,菲力浦(Turati,Filippо 1857—1932)——意大利工人运动活动家,意大利社会党创建人之一,该党右翼改良派领袖。1896—1926年为议员,领导意大利社会党议会党团。推行无产阶级同资产阶级阶级合作的政策。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中派立场。敌视俄国十月革命。1922 年意大利社会党分裂后,参与组织并领导改良主义的统一社会党。法西斯分子上台后,于1926年流亡法国,进行反法西斯的活动。——68、79。
托洛茨基(勃朗施坦),列夫·达维多维奇(Троцкий(Бронштейн),Лев Давидович 1879—1940)——1897 年参加俄国社会民主主义运动。在俄国社会民主工党第二次代表大会上是西伯利亚联合会的代表,属火星派少数派。1905年同亚·帕尔乌斯一起提出和鼓吹“不断革命论”。斯托雷平反动时期和新的革命高涨年代,打着“非派别性”的幌子,实际上采取取消派立场。1912年组织“八月联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持中派立场。1917年二月革命后参加区联派,在党的第六次代表大会上随区联派集体加入布尔什维克党,当选为中央委员。参加十月武装起义的领导工作。十月革命后任外交人民委员,1918 年初反对签订布列斯特和约,同年3 月改任共和国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陆海军人民委员等职。参与组建红军。1919年起为党中央政治局委员。1920 年起历任共产国际执行委员会候补委员、委员。1920—1921 年挑起关于工会问题的争论。1923 年起进行派别活动。1925年初被解除革命军事委员会主席和陆海军人民委员职务。1926年与季诺维也夫结成“托季联盟”。1927 年被开除出党,1929 年被驱逐出境,1932 年被取消苏联国籍。在国外组织第四国际。死于墨西哥。——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