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奇百怪的有花植物

千奇百怪的有花植物

植物要靠种子传宗接代,有一些植物的种子来自于花。先开花,再结果,花朵的作用就是产生种子,使种族能繁衍下去。植物开花不仅是为了美丽,还承载着种族延续的使命,有些花正是为了下一代,宁愿一生只开一次花,然后默默地死去。
figure_0032_0031

认识花上的雄蕊、雌蕊、花萼和花冠

有一种植物叫被子植物,也叫有花植物,我们常见的玫瑰、向日葵、玉米、葱、杨、柳、马铃薯都是有花植物。有花植物具有真正的花,花由花萼、花冠、花蕊、花托4部分组成。

figure_0033_0032

花蕊包括雌蕊和雄蕊,是花的最重要的组成成分。

花的中间是雄蕊和雌蕊,这是花的雌雄性器官。一个雄蕊由花丝和花药组成,花药里产生花粉粒。成熟的花粉粒在内部结构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含有一个营养细胞和一个生殖细胞,例如棉花、百合的花粉;另一种是含有一个营养细胞和两个精子,例如小麦、白菜的花粉。

精子是由生殖细胞分裂形成的,生殖细胞的分裂可能在花粉粒里进行,也可能在花粉萌发后长出的花粉管中进行。

花萼:位于花的最外轮,由若干萼片组成,在发芽期,起保护作用。有的花萼变成冠毛(比如蒲公英),有利于果实的传播。

花冠:位于花萼之内,由若干花瓣组成。花瓣细胞内含花青素(在不同酸碱度时表现为红、蓝、紫色),或有色体(表现为黄橙色),或不含色素(白色)。花瓣可分泌芳香油。色、香、蜜是招引昆虫的重要因素。花冠也具有保护作用。

完全花和不完全花是怎么回事?

有雄蕊、雌蕊、花萼、花冠4个组成部分的花称完全花,也叫两性花或者雌雄同花。缺少其中一部分或两部分的花称不完全花。没有花萼和花冠的花称无被花。缺少雌蕊或雄蕊的花称单性花,缺雌蕊的花称雄花,缺雄蕊的花称雌花。如果单性的雄花和雌花生于同一植株上,则称为“雌雄同株”。有些花是雌雄同株,而有些花是雌雄异株。所谓雌雄异株,是指有些植株上只有雄花,有些植株上只有雌花,雌花和雄花并不生长在同一植株上。只有雄花的植株叫做雄株,只有雌花的植株叫做雌株。通称雄株为“公”,雌株为“母”。

figure_0034_0033

一朵桃花上有雄蕊、雌蕊、花萼、花冠,桃花就是完全花。桃花上沾着很多花粉,花粉落到了柱头上,经过传粉和受精,就能结果实了。

白菜、小麦、百合、向日葵等,都是完全花,都有雄蕊、雌蕊、花萼和花冠。

可是,并不是所有的花都像桃花这样,如南瓜花、黄瓜花要么缺雄蕊,要么缺雌蕊;桑树花、栗树花缺花瓣、雄蕊或雌蕊;杨树花、柳树花缺萼片、花瓣、雄蕊或雌蕊。这些都是不完全花。就拿松树来说吧,松树有花吗?当然有。松树上面那个土黄色的“果子”就是它的花,只是因为它没有花叶和花萼,所以看上去就不像花了。

figure_0035_0034

自然界的花并不都是完美的,像美丽的郁金香,它是没有花萼的,但这依然不影响它释放出迷人的花香。

铁树开花并不难

铁树是一种古老的植物,大约在两亿多年前就在我们这个地球上存在了,曾经一度相当繁盛,后来在地球上逐渐衰退了。现在地球上存留的铁树种类已经不多了。

figure_0035_0035

铁树是一种雌雄异株植物,单性花,雄花圆锥状,像一个大型的玉米棒;雌花球状,结满鲜红色板栗大小的果实,像红宝石一样晶莹艳丽。

铁树的花、果实、叶片可作药用,有活血、止血和消炎等功能,根有祛风通络之效。

人们多认为铁树开花非常罕见,自古以来就把铁树开花看做吉祥如意和自由幸福的象征。中国的古书《花镜》中曾记载:“当铁树放花结果时,常被移置堂上,人们置酒欢饮,作诗称贺。”

其实,铁树开花并不难。铁树喜欢温暖潮湿的气候,不耐寒冷。要是把它养在温暖的南方,再给予合适的水、肥,也能年年开花。如果把它移植到北方种植,由于气候低温干燥,生长会非常缓慢,开花也就变得比较困难了。

figure_0036_0036

竹子开花和死亡都是为了迎接新生命

你知道竹子吧,竹子可有很多种呢。水竹呀,文竹呀,桂竹呀,都是常见的植物,也是长寿的植物。中国古代的文人可喜欢画竹子了,还把梅、兰、竹、菊称为花中“四君子”呢。可是你见过竹子开花吗?估计很少有人见过。那么,竹子开花吗?当然开花。因为竹子是有花植物,自然也要开花结实。

可是大多数的竹子,不像一般有花植物那样,每年开花结实,因此有人误认为竹子不开花。

figure_0037_0037

竹子的种类不同,开花周期长短也不一样。有的竹子十几年、几十年才开花,如牡竹、版纳甜竹需要30年才开花,茨竹、马甲竹需要32年才开花,桂竹需要120年才开花。

可是竹子开花后,就无法继续长出新叶子了,慢慢地就成片枯死了。这是为什么呢?难道它不是像别的植物那样,开花是为了传宗接代吗?竹子在结束生命之前努力开一次花,难道仅仅是为了最后留下一点美丽吗?这真是让人感到困惑。

figure_0038_0038

有的科学家认为,竹子开花结实要消耗掉大量的有机养料,而这些养料来自根、茎、叶,所以开花结实后,营养器官中贮存的养料大部分被消耗,不能再生存下去,就逐渐枯死了。但是,像斑竹、桂竹、雅竹等少数竹种,开花后地上部分死亡了,而地下部分的芽还能长出新的竹子。所以,竹子的生命又延续下来了。

红枫树为什么会“变性”?

在北美洲,有一种很普通的树木,叫红枫树,据说这种树能“变性”。根据传统的情况,红枫树有时呈雌性,有时呈雄性,有时却雌雄同株。科学家们在7年中共考察了美国马萨诸塞州的79株红枫树,记录了每年每株树的性别与开花的数量。考察结果表明,大多数红枫树一直为雄性,少数红枫树有时会开出一些雌性的花序,有时会开出雄性的花序,就是说它们每年在雌性与雄性之间发生变化,真是让人奇怪。

figure_0039_0039

红枫树为什么会发生这种转变呢?

植物学家认为,植物的变性同植株体型大小密切相关。植株超过了一定的高度,多数为雌株;小于一定的高度,多数为雄株。

植物在开花结实时,需要消耗大量的营养物质,只有高大的植株才能满足这种需要,所以大型植株都为雌株。同样原因,小型植株多为雄株。前一年为大体型的雌株的,由于结实的过程中消耗了大量营养,第二年便变成了小体型的雄株。雄株变雌株也是这个道理。

figure_0040_0040

但是红枫树性变的机制可能还要复杂一点呢,雌雄同株的红枫树个体并非很大,可能经历了一个不正常的性发展过程。至于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

figure_0145_0155

由花到种子经历了怎样的过程呢?

植物开花时,成熟的花粉被风或昆虫传送到同一种植物雌蕊的柱头上,受到柱头上黏液的刺激,花粉粒开始萌发,形成花粉管。花粉管穿过花柱和子房壁直达胚珠,进入胚囊,并将花粉管内的两个精子释放到胚囊里,一个精子与卵细胞结合形成受精卵,由受精卵发育成胚;另一个精子与两个极核结合形成受精极核,由受精极核发育成胚乳。这样,受精后的胚珠就整个变成了种子。

当卵细胞受精以后,整个花受到新的刺激,花的各部分发生显著变化。花柱、柱头、雄蕊、花冠等都凋谢了,多数植物的花萼也脱落了,只剩下子房。大量的有机物不断地运向子房,子房就开始发育、胀大,最后形成果实。

figure_0041_00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