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有毒吗?
植物有毒吗?

以身试毒的猎人
相传在很久很久以前,在中国西双版纳有位勇敢的傣族猎人。有一次,他率领人们去打猎,遇到了一只猛虎。猎人先向老虎射了一箭,可是不但没有射中老虎,老虎反而疯狂地向猎人扑去。猎人急忙爬上一棵大树,老虎就在树下疯狂地吼叫。猎人急中生智,折断一枝树杈刺向老虎的嘴里。没想到奇迹发生了,老虎竟然倒地而死。
猎人看见老虎死了,心中暗暗地想:莫非此树有毒?于是,他对别的猎人说:“我想尝尝树枝,看看它是不是真的有毒。”说完,他就咬了一口树枝,不幸的是,猎人也很快就倒地身亡了。人们这才知道,这种树有剧毒。

从那以后,西双版纳的傣族猎人在狩猎前,常把这种树的汁液涂在箭头上,制成毒箭来对抗猛兽的侵害,凡被猎人射中的野兽,走上三五步之后就会倒毙。
傣族人把这种树称为“戈贡”,就是今天我们知道的毒箭木。人们提到箭毒木,往往会“谈树色变”,所以又叫它“死亡之树”。
“七上八下九不活”
毒箭木也叫见血封喉,分布在中国云南南部和广东、海南等省,南亚、东南亚也有分布。它生长在海拔1 000米以下的山地,是一种常绿阔叶林。它既能开花,也会结果。果子是肉质的,成熟时是紫红色的。
毒箭木的杆、枝、叶子等都含有剧毒的白浆,少数民族在打猎的时候常常把它的毒液涂在箭头上,人畜中毒后就会死亡。有一句民谚说“七上八下九不活”,意思是被毒箭射中的野兽,在逃跑时,要是走上坡路,最多只能跑七步,走下坡路时,最多只能跑八步,跑第九步时就会死去。用毒箭射死的野兽是一定不能吃的,因为人吃了,也会中毒而死。要是毒箭木的汁液不小心溅入人的眼睛,会使人失明。毒箭木燃烧时,人也要离得远远的,因为它放出的烟也会使人失明的。

毒箭木中的毒液成分是见血封喉苷。虽然它是有毒的,但其中的成分具有强心、加速心律等作用,在医药学上还有一定的研究和开发价值。
毒箭木的树皮很厚,纤维细长而柔韧性强,易脱胶,可成为麻类的代用品,或做人造棉的原料。这种树已成为濒危树种,在陆地上存活的不多了。

光合作用有什么作用呢?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提供的能量,将二氧化碳和水等无机物合成淀粉等有机物,并且把光能转变成为化学能,储存在有机物中,同时释放出氧气,这个过程就叫做光合作用。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发生了物质变化,将无机物——二氧化碳和水合成了有机物——淀粉。这些淀粉还可以进一步转化成蛋白质、脂肪等其他的有机物。这些有机物不仅是植物自身生长发育所需要的营养物质,也是人类和动物的食物来源。
在物质变化的同时还发生了能量变化,原来的太阳光能转变成淀粉等有机物中贮存的能量。这些能量是植物、动物和人体生命活动的能量来源。煤炭、石油等通过燃烧释放出热量,其中的能量都是亿万年前植物通过光合作用所积蓄的太阳能。
生物的呼吸作用要消耗氧气,排出二氧化碳,各种物质的燃烧也是这样。而光合作用则是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对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的相对稳定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
由此可见,光合作用是地球上生物生存、繁衍和发展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