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名家评述

三、名家评述

历时三年筹备的锺正山美术馆在云南财经大学落成,这个汇集了马来西亚画坛巨擘锺正山毕生画作和收藏品的美术馆,是其唯一的个人美术馆,也是他送给云南的珍贵礼物。

——《中国新网》

(2011年9月15日)

锺正山将自己大部分的艺术创作精品和艺术收藏品捐赠予中国云南省,并在云南财经大学锺正山美术馆永久展示,此举不但加强了马来西亚和中国的友谊,也将促进两国之间的长期合作关系及文化艺术交流。

——马来西亚首相拿督斯里纳吉

(2011年9月15日)

锺正山的画是许多名画家所望尘莫及的。

——南洋美专教授 陈文希 博士

“马来西亚划时代的画坛奇葩——锺正山,是马来西亚画坛上的天才……。锺君是一位全能的艺术家,他能写中国画,也能画西画,能写古典工笔画,也能写现代的抽象画.但在过去数年中,他多以中国画的技巧表现本国的热带景色,事实证明,他是表现得最成功的一位。”

“……他的作品曾多次由政府选到国外参加国际画展……在多项的国际画展的特刊中,皆一致推誉锺正山为我国(马来西亚)新水墨画领袖……他已走到时代的前头,他日后对各国画坛将有更大之影响……”。

——马来西亚联邦艺术协会雪州分会会长 杨炳桑 先生

“他是一个有艺术天才的画家,他的作品的特点是多样化……”

——马来西亚艺术理事会理事长 卢锦端先生

“锺正山为我国中国画大师……”

——马来西亚国家艺术馆艺术理事会秘书 法兰克·苏礼文(FRANK SULLIVAN)

“锺正山是我国一名特殊的画家,他丰富了马来西亚文化,同时也协助促进马来西亚艺术的国家形象……”

——马来西亚财政部长 敦陈修信 先生

“锺氏今日不但是一位成功的美术教育家,更重要的是他融汇了东西方的思想哲学和艺术技巧,在发扬中华艺术工作上起了继往开来的重任,他推动时代,创造时代,使我国艺术园地一片灿烂……”

——雪州皇城艺术家协会主席 庄金秀

“锺正山的艺术成就,代表一个新生的马来西亚文化塑造过程的一种成就,这种成就也将形成一种促进国家文化成长的一种力量……显示华人文化对国家的文化将有更大的贡献……”

——马来西亚副教育部长拿督 陈声新

“锺正山是我国水墨画领域的领袖,他在传统中注入了新生命。”

——马来西亚国家艺术馆馆长 赛阿末惹玛(SYED AHMAD JAMAL)

“……正山之艺术胜人处在有思想, 正山的长处端在求新、求变、求突破,所以他的作品充溢着新生命……”

——名画家 郭大维

“锺正山,他继承了中国绘画优越传统及南洋风格的遗风,又结合许多西方现代绘画理念,创建了具有自己风格的水墨意境。他的画材涉猎广泛,从早期的写生、写意,演变精进,后又不断省思,纳入东西方的美学思想,融合体悟,务求与自然契合而趋向心象世界。锺氏的人物画成就尤为卓著,既有浑厚的传统精神,又能发挥具创建的造型意境。《达雅族》系列为他独创的风格代表,诚为一代画杰,求之世界画坛,亦不多见。”

“除了创作之外,他又创办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组织《国际现代水墨画联盟》,推广水墨艺术,四十年来如一日,其勇于创建的精神,令人钦佩不已,而其影响之大,在新马地区,亦鲜有人能出其右者。”

——中国台湾著名艺术理论家 罗青 教授

“论画评画,我固然折服于正山老弟,在推动美术教育方面,我更加由内心深处钦佩他的办学精神……正山不但有他的远见,最重要的是他的勇气”

——马来西亚文坛前辈 姚拓

“锺正山作为享誉国际的艺术家,数十年来不仅是国内艺术界的先驱和推手,对我国艺术教育和艺术的持续发展做出巨大贡献……作为独立后掀开我国现代艺术教育先河的第一人,锺正山在1967年创办马来西亚艺术学院,开启我国现代设计艺术教育的新章,并提出具有前瞻性的“艺术与科学融合”的艺术教育思想,提倡我国多元民族的马来西亚艺术特色,奠定我国现代艺术教育成功的经验,为国家培育无数艺术人才……”

“锺正山不仅推动我国文化艺术发展,他也协助中国推动艺术教育,前后在国内外创立5所艺术学院,同时他在担任马来西亚华人文化协会15年会长期间,更对国家文化艺术做出重大贡献……一生为国家艺术奉献,其不断自我超越的艺术创作道路,深刻影响了国内外艺术家创作思维,我国以这位国际艺术家而感到无上光荣……”

——马来西亚国安部副部长拿督 胡亚桥 先生

“锺正山先生是一位很有成就和享有国际声誉的艺术家和艺术教育家。作为马来西亚艺术学院的创办人和《国际现代水墨画联盟》的发起人与领导人之一,他为艺术教育和水墨画的现代化运动,做出了引人注目的贡献。他在水墨画领域里辛勤耕耘数十年,艰苦探索水墨画的现代语言,创造了独特的绘画风格,引起了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国际画坛的关注与好评,被公认为是当代水墨画坛的创新家之一。”

“在当前东西文化和艺术的碰撞和交融中,许许多多的艺术家开始认识到东西融合和创造现代水墨画的重要性,并在进行自己的试验和探索。锺正山的艺术创造,他取得的成果,无疑具有前瞻性,对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东方艺术家具有借鉴和启发的意义……”

——中国著名美术评论家、中央美术学院 邵大箴 教授

“作为马来西亚艺术学院院长的锺正山,全身投入,倾心忙于校务,也从未放松笔墨,艺事造诣愈为力精深,令人衷心钦佩与敬仰。其作画,持其深度、学术基础、表现于画中题材至为广阔,作品中虽处处显露出西方绘画技法的影子,但却充满了东方艺术的含蓄、纯朴和民族性。他的画强调神而不受形所约束。他运笔、用墨及构图都颇为大胆,有的用泼墨大笔挥就,表现其粗犷豪迈的一面;有的以干笔轻扫,表现线条组合之美。他的水墨画,是以中国传统水墨技巧融会西方特色而显露出的强烈现代感,他把中国传统人物、花鸟、山水刻画得磅礴淋漓,又把南国风土人情表现得栩栩如生,以诱惑的灵感创造艺术,开拓艺术新境界。”

——北京中国画研究院院长 刘勃舒

“锺正山先生是海外华人艺术家的一座高峰,其作品融会中西,立足南洋本土,宏观世界,具有不凡的艺术价值、研究价值与借鉴价值。其作品的艺术魅力,无以复见的品相,以及独创性的表现形式和个性化的技法,形成了艺术家的实力伸张……其创作的成果,不仅继往开来,且具走向世界开派立宗的境地。我深信总有一天,会有更多人,投入更多的精力,力求真正认识锺正山先生的艺术生涯,公正地评价锺正山先生的作品……”

“……出于职业敏感,我为锺正山先生展出的作品深深地震慑了,我叹服我所看到的作品,艺术冲击力是那样的强烈,表现力竟是那样的不拘一格且那么大气,那是我们看惯了宋元名画及当代一些作品时所没有的感觉。布局、章法、技法……均非同寻宝,即可探寻中国书画艺术传统的渊源,更可看到一种艺术变法的强烈意象……他是一位胸富豪情万丈的高士,谈吐中洞达的人生理念,对艺术创作超然放逸的见解,在不经意间传达出来,给你诸多启迪,让你从平和的言辞中,深深受益……可谓集才气、大气、正气于一身的大家风范,这在画坛上甚为少见……”

——晨光出版社社长 周文林 先生

“首先,我感到锺先生从人品,从艺术水平,从艺术教育,对人类艺术上的贡献都非常大,这里表示敬意、表示学习,也表示祝贺。第二点,锺正山的每一幅画应当说都是非常珍贵的收藏品,他的艺术境界很高,艺术作品的内涵极为丰富……”

——中国收藏家协会会长 阎振堂 先生

“我觉得在锺先生的艺术当中有很多东西很值得我们深入地研究……他的画是越画越精道、越画越高、越画越概括。我感觉到远在海外,能够把中国画的创作,作出这种具有现代意义的推进,他做了很多的工作,也给了我们很多的启发。目前,我们大陆的中国画创作正处在一个繁荣发展的阶段,但同时也面临着许多的问题的时候,看到锺先生的作品,我相信会对我们当前中国画的走向提供很有价值和意义的参考……”

“他的作品表达了中国艺术本身不是局限于一个简单的艺术层面,也不是一个纯技术技巧的问题,更不是一个画得像与不像的简单的概念,而是具有哲学的深度和高度,‘天人合一’的精神,他将对大自然的一种理解和关爱,透过艺术体现出中国文化博大的精深。我觉得就这点来说,当是他绘画之中一个很大的长处,同时又把这种物象通过一种现代绘画精神来概括和阐述……”

——北京画院 孙克 先生

“锺先生的家有非常浓厚的中国色彩。他是追求神圣的东方文明的精神世界,我在锺先生家里,才感觉到中国古老文明的那种伟大、那种精道。他的收藏是有很高的水平,他的作品和他整个家里的风格非常协调……锺先生给我一种很突出的印象。在国外、东南亚,能够如此追求中国的传统文化,所以他的艺术和他的整个人生,和他的整个精神世界是完全一致的……他的作品中有很深的情感流露,很强烈,且很深刻,我相信这是他一辈子在艺术追求中很明显的一种投入……他在东方和西方两个文明相结合的过程中,很真实的表达了自己的一种心情,有的也表达了自己对这两种文明矛盾的心态……”

“我觉得他的人格魅力就在他的作品中,其创作有一种单纯、一种刻画自己内心世界的坦诚,很真诚地用艺术来表现了他的内心世界。所以我认为锺先生无论在教学、或在艺术创造上,无论是用笔、用色或画面构图的处理上,独有一种朴实和坦诚,以及深刻的思想追求,这点我很敬佩……他没有虚假的东西,也没有粉饰的东西,很真诚地表达了自己对世界、对文化的认识,是一种对精神的追求,所以有很多东西和他的画是非常协调的……如有很多很浓重的民间色彩的泼辣、大气;也有如青铜、木雕的精道……他有很高的艺术修养,所以我想进他家门的东西,都是严格把关的,这和他的作品是一样,表现了这种非常强烈的,感情世界很浓郁的力量感,所以看他的作品深受启发。而且感觉到锺先生这一辈子在艺术上的投入,多么热忱,这是一个很不了起的事情……”

“他在中国改革开放以后,在很艰难的条件下,他坚持艺术教育,结合我们当前国家发展的需要,做得非常真实,非常坦诚,所以,锺先生的形象是以一种非常敬仰的心情留在我的脑海里……”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袁运甫 教授

“锺先生的艺术成就应当分作两个部分来谈,一个是锺先生本人在艺术创作上的高深造诣,另一方面我想应当特别肯定锺先生在艺术教育、在国际交流和艺术活动方面的非常突出的贡献。这点我觉得是在锺先生毕生的艺术事业里非常重要的一个组成部分……锺先生在教育事业上遇到了很多困难,但是他仍表现出非常顽强的对艺术忠实不渝的一种热爱,对事业的一种非常崇高的敬业精神,我觉得这点是非常难得的……”

“评介锺先生的艺术活动,应当把他放到一个特定的历史空间里来看待……在新马地区,多种文化、多种宗教交汇的地方,……这些都很好地体现在他的艺术教育和艺术创作理念中”

——中央美术学院美术史系 袁宝林 教授

“其实,搞科学和技术的应该说也要去认识艺术,科学和艺术从某种意义上讲应该是相通的……锺先生的画的确是面非常广,值得我们很好地体会和理解”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原校长 沈士团 先生

我对锺正山先生的《精作》是头一次接触,我有四个字的体会,第一是“意外”,一个外国人,应该说是华裔,却有这么多的中国画的创作经验;而看到这个作品就是两个字:“亲切”,好像都认识,是我们中国的,但是又感觉有差别,我想这就是艺术家们所讲的融合,把中西方文化融合起来……

——北京郑和研究会副会长 郑明将军

“我的第一个意见是,从事当代中国美术史的同志们,应该把今天记入中国艺术史或者是美术史。因为能够有这么多的美术界大师云集,实为难得的气象,很值得我们关注。第二个意见就是中马文化交流的一刻也值得入史。第三点就是《锺先生精作》的发表,是他一生的美术事业的总结,也应该入史……”

“他的画里面有一种不凡的人格气象,在他的作品里面体现出一种儒者的内和、精神,共同构成了锺正山的美术理性。他表现了许多传统的题材,也表现了南洋的生活,但是都融入了中华文化博大的体系之中……在锺先生的人格里面,带有中国传统文人的道德人格的追求,同时又有一个现代美术家的追求。他的第二种气象叫做精神气象。从他的画作和他的社会活动、教育活动里面我们可以看见一种含纳古今、融会东西、道义一体,这样的一种博大的精神气象……锺先生的创作当中表现出一种“以我画他”的能力,他的美术作品不仅是以形入神,最重要的是以意画像,以中国文化之意画东南亚的民俗生活之像,融入自己的笔墨,这一点没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和信念是做不到的……”

“锺先生把生活当成艺术,把艺术当成生活,一切以真人出现,没有任何的诡诈之心……锺先生的创作给我们一个非常深的文化启迪:如何保持中华文化的本味,同时又有开放的心态,含纳万方的胸怀。他已然成为当代中国美术家的楷模。”

——西安音乐学院副院长 罗艺峰 教授

“多少年来,我不断看到锺先生的作品,我还记得第一次看见他的作品的感受就是觉得像锺正山先生这样的马来西亚华裔画家,始终坚持着中国的文化信念,在这方面做了很深地探讨。他享有一定的社会声誉,但是他有一个优点非常值得我们中国现在的一些画家学习,就是谦逊的精神”

“我从锺先生的画里面深切地感觉到中国画的气息。我认为锺先生是把传统活用,活用的表现就是结合在大马的生活体会……苦禅老人讲,如果你没有一定的文化根底,你只是画画,你的画也就跟宣纸那么薄。只有你的文化厚了,透过薄薄的宣纸,这里头的东西就厚了。所以我想锺先生的画不可以仅当作画来看……”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 李燕 教授

“我看了锺先生的画,我觉得真是“真,善,美!”从我的感觉来说,他是真正地把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绘画艺术归纳成四个字“返璞归真”。锺先生的画,有一种朴实的美,这种美,它不是三天、两天就可以达到的,而是经过长年积累的写生磨练,然后才变幻出他个人的风格……锺先生是反对“一家法”的,他吸收了各家的长处后,再进行创作,而且他的每幅画的题字都很有趣味。”

——画家 张瑞龄 先生

‘我想用一句话“才大气粗”来形容锺先生的人格和艺术,这个“才”,人才的“才”,这个气粗表现在他的绘画里面的气,抓住中华民族最准确的那一点,因此他的画的视觉冲击力震撼了我。他根扎在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之中,他不盲目去模仿西方现代艺术这种语言。他是站在东方人的哲学思维的立场上去洞察一切。另外他继承了中华民族的艺术,具体的画作就是他的水墨画的笔墨功夫……”

“锺先生对中华民族文化的修养,吸收西方的现代艺术的精华,也吸收了当地民族的艺术,几个方面融合了他的特点……锺先生的作品里面完全体现了他强烈的生命力,他的笔墨体现出一种浩大的气韵,这是中华民族艺术的精髓所在,不是拿支笔就可以模仿的,这是人格修养,文化修养所能得到的人品修养”

“他爱好民间艺术,他家收藏了很多木雕,他吸收了西方现代艺术的构成,但是他不是毕加索,他是东方的。他从彩陶、敦煌、汉画等等中国艺术里面吸收了很多意象的表现方法,很高明的将这些特点融合在画里,我认为他的这种功夫非常深厚,所以他的作品才呈现出那么大气磅礴的艺术效果……”

“他办了三间学院,一个在内蒙师大、一个在云南大学、一个在株洲,十多年来培养了近万名毕业生,不用花国家一分钱,这种效益!更不可衡量的是他带进了国际上先进的设计理念、教学方法,将很多教师带到马来西亚去培训。我相信随着经济发展,我们的设计事业,我们的艺术教育很快就会走向世界前列……”

——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国际现代艺术设计集团教育总监 黄国强 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