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美育教育成果

四、美育教育成果

美术馆以“彰显人文、荟萃艺术,精品展藏、涵养新风”为方针,秉持“把古今中外优秀艺术作品带给观众,为云财艺术教育、通识教育及全民美育服务”的使命。

(一)艺术展览,让美育基因滋养校园文化

从美术馆管理者的角度,高水准反映在美术馆的藏品管理、展览筹划、展陈呈现、场馆维护、开放服务等方面。但从观众的视角,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展览的品质。美术馆每年举办展览十余个,2011年9月开馆至今,举办国内外精品展览百余场,包括毕业生作品展、实验实训周成果展、大学生艺术展演、中小学艺术展演、中国传统书画展、马来西亚艺术展等专题展览。其中,云南省大学生首届“创云南”微电影大赛、“创意昆明 全民造物”活动、“水墨丹青写春秋”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进校园活动、“对话云南民间工艺大师”非遗进校园活动、“纪念滇缅公路全线通车暨南桥机工回国支援抗战80周年图片展”、维也纳国立应用艺术大学马里奥·泰尔茨教授的景观设计作品展、法国艺术展、“民族团结一家亲摄影作品展”等活动受到社会和媒体的广泛关注。常设展以锺正山个人绘画作品及其捐赠的名家字画和工艺品为主,设锺正山绘画作品、名家字画、民族民间手工艺文化与技术专题展等五大板块、十项常设展览。共接待新生入学教育、第二课堂、主题党(团)日、工会活动及校内外其他交流参观600余场10万余人。

(二)艺术研究,让美育精神永续传承

10年来,美术馆荣获国家级奖项5项,省级奖项50余项,出版专著3部,完成实验性课程研究2项,省级课题立项1项。搭建了“东南亚文化艺术研究所”和“美育研究中心”,承办东南亚文化艺术研究和美育研讨活动10余次,其中,2015年10月,承办的“云南省高校校长美育研讨会”,60余所高校校长参加,推广了财大美育教育经验,树立了财大美育教育品牌。2017年9月,“艺术讲堂”创立,从历史范畴、文化传承和跨文化交流的视角讲述艺术藏品故事、美识科普与文化融合,打造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品质平台。先后邀请中国艺术研究院副院长、云南省美协主席、《人物传记》杂志社社长、《艺术评论》杂志社社长、云南美术出版社社长以及奥地利、法国、马来西亚、新加坡、尼泊尔、中国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艺术家举办讲座20余期,1万余名师生参与。

(三)艺术课堂,把美育传统融入课程体系

延续学校美育历史传统,将美育进一步融入课程体系,美术馆结合非遗项目、依托艺术工作室主持人组成课程团队,以手工艺实践创作为核心,建设特色艺术工作室,开展“习艺”系列活动,覆盖书画、篆刻、木作、陶艺、琉璃、茶艺、风筝、斑铜、乌铜走银等课程。通过“工匠精神”的思维和理念,开展教学与实践,让学生了解艺术创作的工序,从工匠的技艺传承中体验美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美学审美素养和综合素质。一是联合学校团委,通过第二课堂开设公共审美艺术教育系列课程,面向全校师生及国外短期留学生开设手工艺体验课程,共接待师生15000余人次,开课250余堂。二是整合社会资源开展传统手工艺教学。省国土自然厅、省教育厅、省(市)民间手工艺协会、校友等,提供种类多样、内容缤纷的美育类课程,让更多的人能够更加深入地了解、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

(四)基地建设,让科学与美激发创新活力

志愿者育人素有传统,美育基地建设成绩斐然。正山艺术志愿者协会于2018年9月成立,是一个全校性、专业性、非营利性的志愿者类社团组织,由美术馆主管的全校性学生社团组织,旨在传承云财美育、艺术文化,弘扬云财精神。在册志愿者人数100余名。2020年,获得学校四星级社团称号。2021年,获得学校五星级社团称号。

充分发挥学校双创工作的场地支撑作用,通过第二课堂,搭建“双创”文化创意的实践平台。开展“彩云手道—锺正山美术馆+丽江”“彩云手道—锺正山美术馆+滇南”及“彩云手道—锺正山美术馆+大理”主题文化交流活动;策划并承办“创意昆明 全民造物”文创活动;与云南省民间手工艺协会联合举办“非遗进校园活动”等,每年支持近20项学生社团优秀品牌活动,在实践中进一步加深对科学与美的认识,培育更多高素质拔尖创新人才。构建了“云南财经大学文创研发中心”“云南财经大学大中小学美育课程研发中心”“云南省高雅艺术进校园活动办公室”“云南财经大学教职工公共艺术教育中心”“东南亚艺术研究所”和“公共美育研究中心”。2020年,美术馆积极申请并加入全国高校博物馆育人联盟,有利于各馆深度合作和资源共享,美术馆成为学校及周边社区甚至云南省的公共美育教育和研究基地。

(五)文化自觉和教育自觉的成果展现

“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文明互鉴的追寻彰显出独特的云财魅力和丰富的人文精神。2018年10月17日,美术馆公众号正式上线,每周更新微信公众平台,向2600余名订阅用户推送消息74期300余条。“铁艺工作坊”获“全国第五届大学生艺术展演”一等奖;篆刻工作室的“祖国印记”篆刻作品获全国高校“礼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示范项目奖,42件篆刻套件作品入选“云南省建国70周年成就展”,同时获得“云南省民族民间手工艺创新创业”金奖;书画工作室的《高校中华传统书法与绘画艺术传承与创新研究》获“全国第六届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高校美育改革创新优秀案例二等奖;建筑视线工作室的“抗疫上河图”和“手绘多彩云南,喜迎COP15” 手绘作品被20余家媒体报道、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