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道北侧降水量为什么比南侧多?
2025年11月01日
赤道北侧降水量为什么比南侧多?
赤道北侧从赤道到北纬10°地区降水量约为1000~1750毫米,赤道南侧从赤道到南纬10°地区降水量约为1000~1500毫米,赤道北侧降水量多于南侧。赤道地带因受赤道低气压带控制,是全球降水丰富的地带。每年春分日和秋分日时,赤道低气压带大致位于赤道至南北纬5°之间,又因地处东北信风和东南信风在此辐合上升,风力微弱,所以也称赤道辐合带、赤道无风带。由于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赤道辐合带的位置也随着气压带和风带作季节性的南北移动。它移动的幅度与南、北半球气压系统的分布和强度有关,而气压系统的状况主要是受气温变化的影响。
7月份,赤道辐合带位于赤道以北,南半球的东南信风北移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的作用下偏转成西南风,这时的赤道辐合带由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和越过赤道偏转为西南风辐合而成。由于北半球陆地面积广大,夏季增温强烈,在南亚形成约996百帕的热低压中心,这时南半球为冬季,在澳大利亚大陆形成约1020百帕高压区,气压梯度力增大,更加强了越过赤道的西南风的势力,使赤道辐合带向北推移到赤道与北纬12°~15°之间。赤道辐合带向北移动幅度大,控制范围广,因此降水量多。
1月份,赤道辐合带移向赤道以南,这时北半球的东北信风向南越过赤道,在地转偏向力作用下偏转为西北风,与南半球的东南信风辐合上升,形成赤道辐合带。由于南半球陆地面积小,海洋面积大,吸收太阳能量的热容量大,夏季增温慢,在澳大利亚大陆形成了1006百帕的热低压中心。与北半球相比,西北风形成的梯度力小,赤道辐合带向南移动幅度小,大致位于赤道与南纬5°附近之间地区,控制的地区范围比北半球小,所以降水量较少。因此由赤道辐合带所形成的降水量,赤道北侧多于赤道南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