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回归线附近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为什么在回归线附近会形成热带雨林气候?

南回归线附近有三处热带雨林气候类型分布区,这就是非洲最大的岛屿——马达加斯加岛的东侧、澳大利亚大陆的东北部及南美洲巴西东南部。

热带雨林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两侧的赤道低气压地区的南美洲亚马孙平原(这是世界上最大的热带雨林气候区)、非洲几内亚湾沿岸地区及亚洲东南部的马来群岛地区,这是在赤道低气压的控制下,太阳辐射较强,上升气流旺盛,几乎每天降“对流雨”,高温多雨是热带雨林气候的主要特征。上述三个回归线附近地区不在赤道低气压控制范围,而是全年受东南信风的控制。信风一般由较高纬度吹向低纬度,是性质干燥的定向风,为什么这里形成了全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呢?

回答上述问题要从“三个地区”的地理环境的实际出发,根据影响气候形成的三个主要因素:即太阳辐射、大气环流和地面状况的原理来分析。“三地区”虽离赤道远,在回归线副高控制的地区,但该“三地区”的西侧均在地形上是高山或高原,海拔较高,且南北走向,虽是东南信风控制,但“三地区”吹来的东南信风来自于湿热的海洋(印度洋、太平洋及大西洋),马达加斯加山、大分水岭及巴西高原对东南信风从海洋上带来的大量水汽有极其明显地抬升作用,造成地形雨;“三地区”东侧分别受马达加斯加暖流、东澳大利亚暖流和巴西暖流的影响,暖流所经地区增温增湿,更加强了“三地区”地形雨的降水量。从而造成了上述“三地区”终年高温多雨的热带雨林气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