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上的冰期是怎么回事?

地球上的冰期是怎么回事?

在距今大约200多万年前,地球上的气候逐渐进入了一个相对比较寒冷的时期,这是地质史上现在已知的第三次大寒冷时期。由于气候越来越寒冷,世界各地普遍形成了冰川。

最冷的时候,亚洲北部、欧洲北部、北美洲北部以及整个北冰洋,几乎全在大冰层覆盖下,大冰盖最厚的地方甚至超过2000~3000米。那时,在我国境内的一些主要山脉和山麓也有冰川分布。科学家估计,冰川面积最大的时候,世界大陆约有30%的面积被冰川掩盖。现在地球上冰川的面积还有将近1600万平方千米,这仅是冰川最盛时的1/3左右。这样一个全球性的冰川时代,持续了100多万年,科学工作者称这个时期为第四纪大冰期。

从地球漫长的历史来看,第四纪大冰期并不是一直寒冷的,其间有过多次比较暖和的时期,有时冰川规模比今天还小。但比较起来,地球上炎热的时代比第四纪冰期中的温暖时期要长得多,因此第四纪大冰期仍旧是一个寒冷的时期。

地球上为什么会出现冰期?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确切的解释。有些科学家从地球绕太阳运转的轨道的偏心率变化和地球自转轴对地球轨道的倾斜度的变化来解释,认为地球轨道偏心率增大和地轴对轨道垂线的倾角增大,都可能产生冰期。有的科学家从天文因素来解释,认为地球上的气候变冷,是由于太阳系在宇宙间所处的位置变化引起来的。如果太阳系通过宇宙间的寒冷部分时,地球上获得的太阳辐射较少,地球上就出现了冰期。也有的科学家从地球上两极位置的移动来加以解释,认为在地球的历史中,两极的位置并不是固定的,而是在不同时期有所不同,因此就产生地球上气候的变化。还有的科学家从大气物理现象来解释,认为在火山活动频繁的时期,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增加,而二氧化碳是可以放热的。当火山活动减少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也随之减少,地球上的气候就要变冷。也有的科学工作者从地球上构造运动来加以解释,认为地球上发生强烈的造山运动以后,形成了许多高山;由于许多地方高度增加,气温因而降低,出现了寒冷气候。

据研究,目前人类正处在第四纪大冰期之末,是一个比较温暖的时期。估计今后还会有冰期来临。不过即使出现这种情况也不可怕。地球上只有局部地区被冰雪掩盖。从整个地质时代的气候来看,最冷也不过是年平均气温比现在下降7℃~8℃。况且人类适应气候的能力是很强的,加之科学和生产水平的高度发展,对付寒冷气候是不成问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