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录Ⅱ 幼儿教育学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附录Ⅱ 幼儿教育学总复习题及参考答案
幼儿教育学总复习题
1.被世界誉为“幼儿园之父”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2.我国自己创办的第一所幼儿教育机构是_______________。
3.幼儿发展的基础和源泉是_______________。
4.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可以相对划分为五个领域,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_______________环境是关键。
6.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是_______________。
7.我国创办的最早的乡村幼儿园是_______________。
8.课程目标的载体是_______________。
9.认为生活即教育,游戏即工作的教育家是_______________。
10.第一个阐明游戏教育价值的人是_______________。
11.教育目的的概念。
12.幼儿园教师应遵循的幼儿园教育的特殊原则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实施幼儿德育最基本的途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美的形态有哪些?
15.简述幼儿教师的劳动特点。
16.简述幼儿教师的角色特点。
17.创设幼儿园环境必须遵循的原则有哪些?
18.课程设计、课程实践的概念。
19.不利于幼儿掌握系统知识的课程是_______________。
20.幼儿园教育活动最为经济的组织形式是_______________。
21.幼儿期最为典型、最有特色的一种游戏是_______________。
22.总结性评价的概念。
23.创造性游戏的种类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4.我国《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目的是_______________。
25.如何遵循德育规律实施幼儿德育?
26.在幼儿园教育活动中如何进行表演游戏的指导?
27.指导幼儿观察应注意哪些问题?
28.结合实际谈谈怎样做好幼儿卫生保健工作?
29.幼儿教育学、幼儿教育的概念。
30.简述福禄培尔对幼儿教育的影响。
31.简述陶行知对乡村幼稚园的贡献。
32.“五指活动”指的是什么?
33.简述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理论。
34.简述蒙台梭利的环境教育的特点。
35.简述幼儿园教育目标。
36.幼儿园教育的构成要素。
37.简述课程的基本要素和幼儿园课程的性质。
38.幼儿园课程的概念。
39.简述幼儿园课程的组织方式。
40.幼儿德育的内容有哪些?
41.幼儿体育的概念。
42.幼儿美育的概念和实施。
43.幼儿智育的内容有哪些?
44.幼儿游戏的含义。
45.简述幼儿游戏分类和特点。
46.角色游戏的特点有哪些?
47.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有什么区别?
48.儿童上小学后所面临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应怎样在幼儿入学前的学习准备上下功夫?
49.简述幼儿教师的权利与义务。
50.简述保教结合的原则。
51.简述幼儿的特性。
52.简述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
53.组织幼儿园节日活动的基本要求有哪些?
54.简述幼儿园环境创设的原则。
55.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概念、构成要素。
56.简述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
57.简述活动性原则。
58.简述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和合法权益的原则。
59.幼小衔接工作应注意哪些问题?
60.在幼儿园教育实际过程中,如何贯彻“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61.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概念与内容。
62.幼儿园双重任务是什么?
63.新时期幼儿园双重任务的特点是什么?
64.幼儿园环境的概念。
65.幼儿教师的多方面能力素质包括哪些方面?
66.幼儿园教学活动与中小学的上课有什么区别?
67.如何建立良好的师幼关系?
68.核心课程和活动课程的概念。
69.幼儿园课程有什么特点?
70.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形态有哪些?
71.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有哪些?
72.幼儿美育的内容有哪些?
73.创造性游戏的概念。
74.如何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75.依据幼儿园教育活动的实际,如何有效指导幼儿自主学习?
76.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有哪些?
77.幼儿园教育评价的概念、作用。
78.幼儿园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哪些方面?
79.婴儿,也称_____________,婴儿教育是学前教育阶段的______________,也就 是0~3岁时的教育。
80.________是儿童期生长和发展最迅速、变化最大的阶段,适宜的教育 可保证孩子发展顺畅。
81.关键期的概念。
82.脑科学研究证明,________期是脑生理发育的关键期。
83.婴儿从初生到3岁,是掌握________________的最佳时期,尤其在2岁左右,学说话的积极性最高,心理学家常称之为孩子“叽叽咕咕,滔滔不绝”的时期。
84.1975年美国学者海勃尔发现贫困家庭儿童中一部分智力落后,这些孩子并无 生理缺陷,怀疑是_______________造成的。
85.从整体上来说,婴儿的发展具有主动性、有序性、阶段性、差异性和______ _________等特点。
86.婴儿教育的任务是结合婴儿发展特点,通过婴儿的一日生活,促使婴儿身心得到全面和谐发展,主要包括以下方面:身体发展、________、_______ _______、对美的感受与兴趣的发展。
87.为确保教育能有效促进婴儿身心健康发展,应把握哪些原则?
88.1981年,卫生部颁发 《________》(草案)对托儿所教育工作的任务、集体教育原则、教育内容、方法与要求作出了说明与规定。
89.婴儿的生活护理有哪些具体内容?
90.________岁是人类运动能力产生、发展的重要时期,主要指的是大肌肉动作和精细动作的发展。
91.孩子出生后的头两年,________关系极端重要。
92.托幼机构制定生活作息制度的主要依据有哪些?
93.托幼机构婴儿一日生活保教活动的构成,通常可以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三大类。
94.婴儿游戏活动常见的类型有:(1)活动性游戏;(2)_________;(3)________;(4)________;(5)智力游戏。
95.婴儿集体教学活动常见的类型有哪些?
96.家庭教育有哪些特征?
97.社区的概念以及社区教育的特征。
98.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目的是什么?
99.家园合作的主要途径有哪些?
100.一般说来,可以把社区的教育资源划分为三类,即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幼儿教育学总复习题参考答案
1.答:福禄培尔
2.答:1903年在湖北武昌创办的湖北幼稚园
3.答:活动
4.答:健康 语言 社会 科学 艺术
5.答:有准备的
6.答:蒙台梭利
7.答:陶行知首创的南京燕子矶幼稚园
8.答:课程内容
9.答:陶行知
10.答:福禄培尔
11.答:教育目的是指一个国家、民族通过教育,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它是国家对培养人才的质量和规格的总要求。
12.答:保教结合的原则 以游戏为基本活动的原则 教育的活动性和活动的多样性原则 发挥一日活动整体教育功能的原则
13.答:日常生活 游戏
14.答: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
15.答:(1)幼儿教师的劳动复杂而富有创造性;(2)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示范性;(3)幼儿教师的劳动具有长期性。
16.答:幼儿教师职业的角色是多元性的:(1)教师是幼儿生活的照料者;(2)教师是幼儿学习的支持者;(3)教师是幼儿与社会沟通的中介者。
17.答:(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2)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的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18.答:一个幼儿园的课程工作主要涉及两方面:课程设计和课程实践。课程设计:是以编制一套课程方案包括确立课程目标、选择教育内容、选择组织和呈现课程的方法及制定评价和调整课程的策略等为工作内容的,相当于绘制教育教学蓝图。课程实践:主要指开展教育活动,即按照蓝图施工。
19.答:核心课程
20.答:集体活动
21.答:角色游戏
22.答:总结性评价:是指在完成某个阶段教育活动之后,对其成果作出价值判断。
23.答:角色游戏 结构游戏 表演游戏
24.答: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5.答:(1)由近及远,由具体到抽象;(2)直观、形象,切忌说教;(3)注意个别差异。
26.答:(1)选择内容健康,符合幼儿生活经验,幼儿能理解而又适合表演的作品;(2)帮助幼儿熟悉文艺作品,充分理解作品内容;(3)引导幼儿创造性地表演作品内容;(4)针对不同年龄的特点,具体指导。
27.答:(1)根据教育要求,作好准备;(2)提出观察目的,教给观察方法,引起观察兴趣,鼓励他们发现问题,提出问题;(3)观察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发挥语言、手势的作用,从幼儿的兴趣出发,启发幼儿从不同的方面感知并用语言描述观察对象,学习观察方法;(4)观察结束时,要总结观察的印象,让幼儿将观察到的知识进一步巩固和条理化。
28.答:(1)建立良好的生活环境;(2)制订、执行合理的生活和卫生保健制度;(3)培养良好的生活卫生习惯;(4)增强自我保护意识;(5)重视幼儿的心理健康。(结合实际略)
29.答:幼儿教育学:是一门研究3~6岁幼儿教育规律和幼儿教育机构的教育工作规律的科学,它是人们从教育幼儿的实践经验中总结提炼出来的教育理论。幼儿教育:主要指的是对3~6岁年龄阶段的幼儿所实施的教育。
30.答:19世纪中叶,福禄培尔创办了世界上第一个幼儿园,而且创立了一整套幼儿教育理论和相应的教育方法、教材、玩具等。由于他的实践和理论的建树,幼儿教育理论才形成了独立的体系,幼儿园教育也成为教育中的一个独立的领域。福禄培尔对现今幼儿教育实践仍具指导意义的理论主要有:(1)幼儿自我发展的原理;(2)游戏理论;(3)协调原理;(4)亲子教育。
31.答: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主要贡献之一就是开拓农村幼儿教育事业,主张建立适合中国国情的、省钱的、贫民的幼稚园,认为工厂、农村是幼儿园的新大陆,并身体力行地积极推行贫民教育、乡村教育,在南京郊区首创了中国第一所乡村幼儿园——南京燕子矾幼稚园。
32.答:这是指陈鹤琴把课程内容划分为健康活动、社会活动、科学活动、艺术活动、文学活动五项,他强调这五种活动是一个整体,如同人的手指与手掌一样不可分,因此被称为“五指活动”。
33.答:陈鹤琴的幼儿园课程理论是:(1)课程的中心:儿童的环境;(2)课程的结构:五指活动;(3)课程的实施:综合的单元教学、整体教学法;(4)重视幼儿园与家庭的合作。
34.答:蒙台梭利是意大利的儿童教育家,被誉为20世纪初的“幼儿园改革家”。在蒙台梭利教育中,一个有准备的环境是关键。她认为,幼儿的发展离开适宜的环境是不可能实现的。因此,教育就是给幼儿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这个环境具有以下特点:一个自由发展的环境,一个有秩序的环境,一个生气勃勃的环境,一个愉快的环境。
35.答:幼儿园教育目标是教育目的在幼儿园教育这一阶段的具体化,是国家对幼儿园提出的培养人的规格和要求,是全国各类型幼儿教育机构统一指导思想。我国幼儿园教育目标是“对幼儿实施体、智、德、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教育,促进其身心和谐发展”。
36.答:幼儿园教育的构成要素包括教师、幼儿和幼儿园环境三个方面。
37.答:课程的基本要素有:(1)课程目标;(2)课程内容;(3)课程组织:(4)课程评价。幼儿园课程的性质是:(1)幼儿园课程是终生教育的根基课程;(2)幼儿园课程是基础素质教育课程;(3)幼儿园课程是基础教育课程的基础部分;(4)幼儿园课程是非义务教育课程。
38.答:幼儿园课程:是实现幼儿教育目标的手段,是帮助幼儿获得有益的学习经验,以促进其身心全面和谐发展的各种活动的总和。
39.答:幼儿园采用的编制课程内容方式一般有:(1)分科课程;(2)核心课程;(3)活动课程。
40.答:幼儿德育的内容有:(1)萌发爱的情感;(2)发展幼儿的交往能力,学习必要的社会行为规范;(3)培养幼儿良好的个性品质。
41.答:幼儿体育:是指在幼儿园进行的,遵循幼儿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运用科学的方法,以增强幼儿体质,保证幼儿健康为目的的一系列教育活动。
42.答:幼儿美育:根据幼儿身心特点,利用美的事物,通过组织幼儿的审美活动来培养幼儿感受美、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的情趣和能力的教育活动。幼儿美育的实施:(1)创设和利用美的生活环境。(2)大自然是幼儿美育的丰富源泉。(3)社会生活是向幼儿进行美育的广阔天地。①选择社会生活中的美好事物感染幼儿;②教育幼儿注意仪表美、行为美、语言美。(4)艺术教育是美育的有力手段。①幼儿园美育是面向全体幼儿的;②重视通过美育培养幼儿健全的人格;③重视培养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43.答:幼儿智育的内容有:(1)保护和促进幼儿的学习兴趣,培养幼儿的学习主动性和良好的学习习惯;(2)培养幼儿的感知能力和动手能力;(3)引导幼儿学习周围生活中初步的知识和概念;(4)发展幼儿的语言运用能力。
44.答:幼儿游戏的含义是:(1)游戏是幼儿最喜爱的活动,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内容;(2)游戏符合幼儿身心发展的需要;(3)游戏是幼儿特有的一种学习方式。
45.答:幼儿游戏一般分为两类:一类是创造性游戏,它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另一类是有规则的游戏,它包括体育游戏、智力游戏和音乐游戏等。幼儿游戏的特点是:(1)游戏是幼儿的自主活动;(2)游戏是有趣味的活动;(3)游戏是虚构的活动。
46.答:角色游戏的特点是:(1)幼儿对社会现实生活的印象是角色游戏的源泉;(2)想象活动是角色游戏的支柱。
47.答:在我国,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的区别主要表现在:(1)教育教学任务、儿童的主导活动及学习方式不同;(2)作息制度与生活管理方式不同;(3)师生关系不同;(4)环境设备的选择与布置方式不同;(5)社会及成人对儿童的要求和期望不同。
48.答:幼儿上小学后所面临的学习适应困难主要表现在其学习习惯与学习态度等方面,包括学习的主动性与自觉性、注意力、坚持性、良好的阅读和书写习惯等,而不是在智力与知识上。因此,幼儿入学前的学习准备应从以下方面下功夫:(1)培养幼儿阅读的兴趣与技能,使他能感受到读书的乐趣;(2)通过绘画和其他手工活动,提高幼儿用笔的灵活性,为其入学后的书写打好基础;(3)把提高幼儿的注意力、自制力和坚持性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工作;(4)利用日常生活中的各种机会加强思维训练,注意培养幼儿良好思维习惯,提高幼儿的思维能力。
49.答:我国幼儿教师的权利有:进行保育教育活动,开展保育教育改革和实验的权利;从事科学研究、学术交流,参加专业的学术团体,在学术活动中充分发表意见的权利;指导幼儿的学习和发展,评定幼儿成长发展的权利;按时获取工资报酬,享受国家规定的福利待遇以及寒暑假带薪休息的权利;参与幼儿园民主管理的权利;参加进修或者其他方式的培训的权利。
我国幼儿教师的义务有:遵守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贯彻党的教育方针,遵守规章制度,执行幼儿园保教计划,履行聘约,完成工作任务;按国家规定的保教目标,组织、带领幼儿开展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关心、爱护全体幼儿,尊重幼儿人格,促进幼儿全面发展;制止有害幼儿健康成长的现象;不断提高思想政治觉悟和教育教学业务水平。
50.答:保教结合的原则的含义是:(1)保育与教育是幼儿园两大方面的工作;(2)保育与教育工作互相联系、互相渗透;(3)保育与教育是在同一过程中实现。
51.答:幼儿的特性:(1)幼儿是完整的人。①幼儿是整体发展的人;②幼儿是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2)幼儿是独特的人。①幼儿是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人;②幼儿是处于发展过程中的人;③幼儿是发展中的个人。
52.答:幼儿在教育过程中的地位是:(1)幼儿是教育的客体;(2)幼儿是自身学习的主体;(3)幼儿是自身权利的主体。
53.答:(1)节日活动应有计划、有准备地进行;(2)突出不同节日应有的特色;(3)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必须符合幼儿年龄特点;(4)活动的开展要面向全体幼儿,使幼儿成为活动的主人。
54.答:幼儿园环境创设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有:(1)环境与教育目标一致的原则;(2)适宜性原则;(3)幼儿参与的原则;(4)开放性原则;(5)经济性原则。
55.答:幼儿园教学活动:教师从幼儿的兴趣和实际水平出发,根据幼儿园教育目标,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和指导幼儿主动学习,以增进幼儿对周围环境的认识,培养学习兴趣,帮助幼儿获取有利于其身心发展的经验活动。简言之,幼儿园教学活动是由教师的“教”和幼儿的“学”组成的双边活动。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构成要素有:(1)教师;(2)幼儿;(3)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容;(4)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方法。
56.答:幼儿园教学活动的特点:(1)生活性和启蒙性;(2)活动性与参与性;(3)游戏性与情境性。
57.答:活动性原则是指在教学活动中应保证幼儿有充分的活动,以使他们在主动的活动中来学习并获得发展。贯彻这一原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1)教师在教学活动中要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材料、充分的活动时间,以及较多的同伴交往机会,吸引幼儿选择参加,让他们成为活动的主人。(2)教师组织的活动要全面多样,并放手让幼儿进行多种多样的操作、探索和实践活动,另外还要注意根据幼儿的个性特点进行指导,以利幼儿全面发展。
58.答:(1)尊重儿童的人格尊严。教师要将儿童作为独立人格的人来对待,尊重他们的思想感情、兴趣、爱好、要求和愿望等。(2)保障儿童的合法权利。教师不仅是儿童的“教育者”,也是儿童权利的实际维护者。
59.答:(1)幼小衔接工作应贯穿于整个幼儿期;(2)全面培养幼儿的素质;(3)纠正幼儿园教育中的小学化倾向;(4)协调幼儿园、小学、家庭和社会的关系,共同做好幼小衔接工作。
60.答:游戏是幼儿园的基本活动。因此在幼儿园教育实践活动中应注意:(1)重视幼儿的自发性游戏;(2)充分利用游戏形式组织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3)满足幼儿对多种游戏的需要;(4)幼儿对游戏的需要又是发展变化的,教师应观察幼儿对游戏的需要,灵活变化游戏环境。
61.答: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幼儿一日活动中生活环节和一些每天都要进行的日常活动。幼儿园日常生活活动的内容有:(1)入园和离园;(2)进餐、饮水、盥洗、如厕和睡眠活动;(3)过渡活动和自由活动;(4)散步。
62.答:(1)幼儿园对幼儿实施保育和教育;(2)幼儿园为家长工作、学习提供便利条件。
63.答:(1)对幼儿身心素质的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为家长服务的范围不断扩大;(3)家长对幼儿教育认识不断提高,要求幼儿园具有更高的教育质量。
64.答:幼儿园环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在幼儿园中,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物质与精神要素的总和。广义的幼儿园环境:指幼儿园教育赖以进行的一切条件的总和,它包括幼儿园、家庭、社会中一切对幼儿身心发展产生影响的外部因素。
65.答:幼儿教师的多方面能力素质包括:(1)观察和了解幼儿的能力;(2)组织管理班级的能力;(3)沟通能力;(4)教育监控的能力。
66.答:幼儿园教学活动是不同于中小学的上课的。(1)由于幼儿没有学习系统学科知识的任务,因而学习内容没有任何强制性。它不必遵循一定的教材,以教师为主进行传递,而只需遵循总的幼儿教育目标、内容和要求,由幼儿园或教师与幼儿共同来选择教和学的方式。(2)教学活动是幼儿通过在具体活动中感知而体验来学习的过程,而不是坐着听和看的过程,即幼儿是以学习直接的知识和经验为主。(3)在教学活动过程中,即使事先有计划,仍需要教师根据幼儿的需要和反应随时调整既定的方案。
67.答:(1)正确理解教师与幼儿之间的关系;(2)建立师生之间良好的情感关系。
68.答:核心课程:又称生活中心课程或单元课程,指在一定时期内,幼儿的学习有一个中心,所有学习活动都围绕着这个中心来进行,这个中心即“核心”。它有利于幼儿获得完整的生活经验,但不利于幼儿掌握系统的知识。活动课程:又称经验课程,在课程内容组织方面,它强调以幼儿的活动为中心,以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为编制起点,重视依据幼儿的兴趣、需要和能力的变化不断调整和组织课程内容。“方案教学”“探索性主题课程”即是如此。
69.答:幼儿园课程的特点是:(1)幼儿园课程融合于幼儿在园内的一日活动之中,具有生活化的特点;(2)幼儿园课程以促进幼儿获得对生活环境的直接经验为主要目的。
70.答:目前,对幼儿园课程内容的形态有如下三种理解:(1)知识与经验;(2)人、事、物的现象与情境;(3)活动。
71.答:幼儿园课程评价的原则有:(1)评价应有利于改进与发展课程;(2)评价中要发挥教师的主体性;(3)评价要有利于幼儿的发展;(4)评价要具有客观性。
72.答:幼儿美育的内容有:(1)培养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活动的兴趣和爱好;(2)发展幼儿对美的事物和艺术作品的感知和欣赏能力;(3)培养幼儿艺术活动的想象力和初步的表现能力。
73.答:创造性游戏包括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这类游戏是幼儿从兴趣爱好出发,自主选择,自由玩耍。
74.答:(1)教师应该研究幼儿,了解幼儿发展水平、已有的知识经验、能力和需要;了解他们共同的状况及个别差异,同时还要研究游戏材料的功能,以适合幼儿的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2)良好的游戏环境应蕴涵着教师的教育意图和观念,有目的、有计划地促进幼儿的发展。(3)游戏材料的投放要注意其适宜性,既不要琳琅满目,给予幼儿过多的新异刺激,使幼儿无法保持相对集中的注意力,变得无所适从,又要注意适量的有计划的增加可以引起幼儿兴趣的东西,以便长时间的激发幼儿的兴趣。(4)游戏场地的安排应注意相对集中,相互协调,互不干扰。(5)良好的游戏环境,还应具有参与性。(6)幼儿园还应保证幼儿每天有一段相对集中的时间玩各种创造性的游戏。
75.答:所谓自主学习,就是指学习者能在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调控的基础上开展学习活动。教师应注意从以下方面为幼儿的自主学习创造条件:(1)教师应充分利用和创设环境,根据幼儿的兴趣和原有经验提供不同的可操作材料,并使材料蕴涵教育目标,鼓励幼儿对材料进行多种组合操作,力求通过幼儿对材料的自由摆弄实现教育目标;(2)教师还应放手鼓励幼儿探索和操作,关注幼儿在探索过程中的行为表现,使幼儿在活动中能够主动自主地选择、参与、探索、决定和表达,获得愉快的学习体验,而不必对幼儿的探索做过高的知识要求;(3)教师还应观察幼儿操作的情况,了解幼儿的学习兴趣和需要,敏锐地感知幼儿在学习中所面临的困难,通过问题情境与开放性问题的提供,促使幼儿与环境相互作用,掌握解决问题的途径和方法,对幼儿的学习给予及时有效的支持。
76.答:幼小衔接工作的内容有:(1)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和向往;(2)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适应性;(3)帮助幼儿作好入学前的学习准备。
77.答:幼儿园教育评价:是对与幼儿园教育活动有关的各个方面进行科学的价值判断的过程,通常包括幼儿发展情况和教师工作情况两大方面。幼儿园教育评价的作用有:(1)鉴定作用;(2)诊断作用;(3)改进作用;(4)导向作用。
78.答:幼儿园教育评价主要包括幼儿发展评价、教师工作评价两大方面。
79.答:小儿 开始部分
80.答:婴儿阶段
81.答:关键期:指学习或形成某种行为的最佳时期。在这个时期提供刺激最容易获得反应,过了这个时期,反应或者不能获得,或者不能达到最好水平。关键期的概念来自奥地利生物学家劳伦兹的研究。
82.答:婴儿
83.答:语言
84.答:环境因素
85.答:身心发展关联性
86.答:认知发展 情绪情感和社会性发展
87.答:(1)保育为主,保教结合的原则;(2)注重感知与动作发展的原则;(3)主动性原则;(4)因材施教原则。
88.答:三岁前小儿教养大纲
89.答:(1)为婴儿提供良好的物质环境和设备;(2)保证衣着干净、整洁、舒适;(3)培养良好的睡眠习惯;(4)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5)给婴儿进行预防接种。
90.答:0~3
91.答:母婴
92.答:托幼机构制订生活作息制度的主要依据是:(1)符合婴儿身心发展特点及规律;(2)结合季节变化特点和本园所实际;(3)注意动静交替,智力活动与体力活动交替,室内外活动交替,有组织活动与自由活动交替;(4)生活、游戏和专门教育活动比例合适;(5)个人、小组和集体活动比例恰当;(6)酌情考虑家长的需要。
93.答:日常生活活动 游戏活动 集体教学活动
94.答:音乐游戏 娱乐游戏 桌面游戏
95.答:婴儿集体教学活动常见的类型有:(1)语言活动;(2)动作发展活动;(3)数学活动;(4)音乐活动;(5)美工活动;(6)社会活动。
96.答:家庭教育的特征有:(1)家庭教育具有亲情性;(2)家庭教育具有随机性;(3)家庭教育具有连贯性;(4)家庭教育具有复杂性。
97.答:社区:泛指人们聚集生活的一定区域,更主要是指人们在长期的生活交往与交流中形成的一种以生活为主要内涵的共同体。社区教育具有如下显著的特征:(1)社区教育具有渗透性;(2)社区教育具有广泛性;(3)社区教育具有随机性;(4)社区教育具有复杂性。
98.答:幼儿园与家庭、社区合作的目的是:(1)使家庭与社区了解幼儿园;(2)获得家庭与社区的积极支持;(3)发挥幼儿园作为专业幼教机构的引导作用;(4)增进幼儿对家庭与社会的认识。
99.答:家园合作的主要途径(或形式)有家长学校、家长会、幼儿园开放日、亲子活动、定期家访、家园联系手册、家庭教育宣传橱窗、网上家庭教育论坛等。
100.答:自然资源 社会资源 人力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