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就业准备
2025年11月13日
第五章 就业准备
【学习目标】
1.大学生的就业环境和就业市场
2.就业信息的搜集途径和筛选步骤
3.大学生应树立怎样的就业观念
4.大学生应如何调适就业心理
案例 大学生“零工资就业”引争议
继大学生就业出现“800元最低工资”之后,近两年又出现“零工资就业”。一些大学生四处求职碰壁,情急之下提出工作后半年或一年内不要工资。一份关于“2006大学生就业力调查”的报告显示,目前“零工资就业”的人已占被调查者的0.8%左右。这一现象已经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热议。
持正面观点的人认为,对于毕业生来说,要想走进自己理想的职场,要依靠其自身的素质和潜力,更需要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对愿意“零工资就业”的大学生来说,他们并不是没有回报,只不过他们的回报不是直接的“钞票”,这种“回报”就是用人单位给他们提供的一个可以看见“美好风景”的平台。
持反面观点的人认为,“零工资就业”在廉价推销自己的同时,给其他求职者带来了更大压力,在一定程度上扰乱了大学生就业市场。同时,抱着不要工资只要工作的愿望来求职,往往会被唯利是图的企业利用。
那么,你的观点是什么呢?
导读
“零工资就业”现象的出现,一方面是由于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竞争压力所致,另一方面也有就业市场的无序、混乱以及信息不通畅等原因。除此之外,据专家分析,一些大学生固守传统的就业观,也是促成“低工资就业”甚至“零工资就业”的重要原因。那么,对于我们即将走入就业市场的大学毕业生来说,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以及应对这些市场上的“异常化”现象呢?做好充足的准备!
在对就业环境的认识上,在就业信息的搜集上,尤其在就业心理的调适上,都做好充分的准备。只有多准备、早准备、细准备,我们才能在这个尚需完善的就业市场上比别人多一块砝码,提高自己的就业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