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 后 语
编 后 语
对每一个大学生来说,大学阶段都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因为这个阶段是大学生学习知识、培养能力、丰富阅历、积累经验、承担职业人责任的过渡期,也是大学生步入社会的准备期。适应大学生活,扮演新的角色,排除职业困惑,确立发展方向,选择实现人生梦想的正确路径,成为这个特殊群体大学阶段必须完成的中心任务。
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劳动科学研究所联合相关机构进行的《当代大学生第一份工作现状调查》曾得出了这样一组数据:大学生一次就业率逐年降低,由1999年的80%左右短短五年降到70%左右;即使找到第一份工作后,也有50%大学生选择一年内更换工作;两年内,大学生的流失率接近75%,比例之高令人震惊。同时公告了另外一组数据:大学生择业时所关注的要素调查中,仅有17.5%的人在择业的同时考虑了个人的兴趣、爱好和未来的发展空间,这为大学生就业后的不断更换工作找到了原因。另据一项对接受过大学教育的人群进行调查,在职者中有55%的人群感觉自己的职业发展方向出现偏差,认为专业与所从事的工作“不太对口”和“完全不对口”的比例高达27.1%。
这是大学生这个群体成长中的烦恼。
然而,目前许多高校的职业规划和就业指导课程还仅仅停留在专业导论引入和就业政策宣传以及求职技巧粗糙讲解上,直接导致大学生毕业求职时常常遭遇“所学的领域自己不喜欢,期望的领域又难以进入”的尴尬处境。赵作斌教授率先提出实施成功素质教育的理念,在全国高校得到的广泛认同,并落实到《成功素质教育教学计划》之中,为我们破解大学生“成长中的烦恼”提供了一把钥匙,开启我们智慧的天窗。我们深深感觉到“理论的力量是无穷的”!
《大学生职业规划与成功择业》终于诞生了!
她饱含着武汉科技大学中南分校商学院人力资源教研室全体教师的心血和汗水。这个团队中不仅拥有重点院校的人力资源管理专业的硕士研究生,还有曾经在大型企业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担任领导职务的负责人,人力资源管理咨询机构的CEO。他们以专业人士的视角,剖析大学生成长为职业人必须具备的成功素质;他们从专业理论的高度浓缩了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设计中应该具备的理论知识;他们以职业规划咨询师的身份为大学生推荐判定自己职业发展目标和方向的测评技术工具。在此,感谢他们!
在本书的编写过程中,参阅了有关专家学者的论著,从中受益匪浅,在此表示谢意。商学院院长朱克勤教授亲自作序,王煊、李耀宗、方智勇副院长关心教材的进程,林娟副院长为本书的编写提出了十分宝贵意见,领导们以极大的热情给予我们鼓励和信心,让我们终尝成功的喜悦,谢谢领导们的关爱!我们会更加勤奋努力地工作。
全书集中了大家的智慧:
陈洪权负责第一章、第二章、第三章、第七章、第九章编写;兰兰负责第四章编写;易晓芳负责第六章编写;张凌云负责第八章编写;潘纶负责第十章和第十一章编写;章发旺、邱少春负责第五章与附录编写;
全书由陈洪权、章发旺、施咏梅统稿。
本书的编写过程中疏漏难免,恳请读者指正。
来信请致E-mail:ejucai@yahoo.com.cn。
作 者
2008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