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和音乐
图片和音乐
1972年3月2日,美国发射了第一颗穿越太阳系的星际飞船“先驱者10号”。经过45亿千米的长途跋涉,1983年它已越过海王星轨道,很快将跨过太阳系的最外侧的一颗行星——冥王星的远日点而飞离太阳系。
“先驱者10号”之后的“先驱者11号”虽然晚了1年多才出发,但是却第一个飞离太阳系。“先驱者Ⅱ号”不仅是第一个飞出太阳系的人造物,而且携带着一张人类自我介绍的“名片”,负有向宇宙介绍人类的使命。
“名片”是一块长22.9厘米,宽15.2厘米,厚1.27毫米的金属标记铝板。左上方两个圆形表示两个氢原子,并标出了电子和核子自转角动量能,两个原子用连线表示氢分子,连线及其下的“1”表示用氢这种宇宙间最普遍最基本的元素释放电磁波的波长和周期,分别代表单位长度和单位时间。
中间放射状图表明太阳系在银河系中所处的位置:一条向右延伸的直线指出了银河系的中心方向;余下的14条线代表14颗脉冲星,并表示出太阳到各脉冲星之间的距离。还可以根据14根线后部表示的脉冲周期反推出“先驱者”飞船出发的时间。
图下部的一系列大小不同的圆周代表太阳系,从左至右依次为太阳、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冥王星。水星上方用二进制数字标明与太阳的距离为10,以此为基准可算出其他行星到太阳的距离。图中还描出“先驱者”从地球出发的运行轨道。
图中部右边画着一男一女,介绍了地球人类的形象,女人右边用二进制数字表示女人身高,二进制数字1000就是十进制8,以氢原子波长为长度单位,8个单位表示女人身高为168厘米。一男一女背后还画出了“先驱者10号”宇宙飞船的外形。
1977年8~9月,美国又发射了两艘星际宇宙飞船“旅行者1号”和“旅行者2号”。“旅行者”携带了一个特别的铝盒,里面有一个瓷唱头、一枚钻石唱针和一张直径为30.5厘米的镀金铜唱片。这唱张片可以放2小时,记录着地球上各种有典型代表意义的信息,包括116张图片、35种地球自然界音响、27首世界名曲、近60种语言的问候词、当时联合国秘书长瓦尔德海姆的口述录音和一份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的电报。
116幅图介绍了太阳系的概况,它在银河系中的位置,地球和地球大气层的化学成分,DNA、染色体和人体图,海洋、河流、沙漠、山脉、大陆、花卉、树木、昆虫、鸟、兽、海洋生物和雪花的形象,牛顿《世界体系》中说明怎样发射炮弹的弹道力学插图,一幅日落图,一个弦乐四重奏乐团,一把小提琴,贝多芬降大调的一页乐谱和乐曲演奏情景,还有风土人情以及科学文明的成就,如长城、旧金山的金门桥、火箭、飞机、火车等等。
美国总统卡特签署的电文介绍了地球和美国,瓦尔德海姆的口述录音代表全地球人类向未知的外星高智慧生命表示敬意并寻求友谊。用近60种语言发出的友好问候,包括我国的广东话、厦门话、客家话等世界上几乎所有的语言,一对鲸鱼的热情呼叫,对未知的人类问好。
耶稣问世以前几千年前就有的乐器——古筝,演奏了一首从孔子在世起就成为中国文化一部分的《高山流水》,以及巴赫、贝多芬、莫扎特等人的世界名曲、爵士乐、摇摆舞曲,世界上许多少数民族的歌曲和中国的京剧等占了录音大部分。
向未知人民友好问候的这张唱片还用12分钟录下了35种地球自然界的音响。令人眩晕的回旋声,象征地球围绕太阳运转;然后是象征地球混沌初开时的巨响;接着是汇成海洋的暴风雨,再后是生命的发生,从冰川时代的寒风呼啸中传来了人的声音;火车、飞机、火箭开动或发射的巨响;人的笑声、海浪拍岸的涛声、鸟啼、虫鸣、犬吠、兽叫之声;人的呼吸、脉搏跳动和脉冲星产生的宇宙噪声等。
唱机铝盒用钛制螺栓固定在飞船上,包装上刻有唱片用法。即使在宇宙中经历10亿年岁月后,唱片仍能清晰嘹亮地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