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帮助学生理解计数单位“一”和“十”的概念,掌握10个一可以组成一个十,10个十可以组成一个百,了解100以内数字的顺序,并能准确分解和组成这些数字。
(二)能力训练点
提高学生在100以内物体计数时的能力,能够灵活地采用不同的计数方法,进行个体和组合的数量计数。
(三)德育渗透点
教学重点:
100以内数的组成及其关系。
教学难点:
理解和掌握接近整十数时的计数方法。
教具准备:
师生各准备100根小棒,便于进行实际操作。
教学步骤:
一、铺垫与引入
1、口算训练
进行简单的口算练习,如:
- 3 + 8
- 12 - 5
- 8 + 8
- 13 - 7
这种训练可以帮助学生热身,调动思维。
2、填空练习
(1)9是由( )个一组成的。
(2)10个一是( )。
(3)12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https://www.daowen.com)
(4)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
通过这些题目,检查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
二、探究新知
1、数100以内的数
(1) 一根一根地数
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将小棒捆成一捆,提问这捆小棒的数量,并引导他们理解10个一组成一个十的概念。
(2) 十根十根地数
将小棒按捆数出,一直数到100,引导学生认识10个十等于一百。
2、理解19之后的数
(1) 利用实物数数,帮助学生从25数到32,观察到29是2捆9根,进一步引导他们理解当加1根时如何变化。
(2) 让学生尝试推理,问他们数到59及之后的数应如何进行,帮助他们构建数的序列感。
3、数的组成
(1) 通过摆放小棒帮助学生直观理解数的组成,比如1捆5根,再加2捆的变化。
(2) 进行相关练习,巩固知识点,确保学生能够脱离实物直接理解数字的组成。
三、巩固与发展
1、数数练习
- 班级内同学报数,帮助学生感受到数量的存在感与团队合作。
- 随机数字练习,提升他们的数数能力。
2、填空(口答)
- 10个一是( ),10个十是( )。
- 三十里面有( )个十,再添一个十是( )。
- 六十五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 二十七是由( )个十和( )个一组成的。
四、全课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能理解如何数数,如何分解和组成数,巩固了对100以内数的认知,提高了他们的数感与计算能力。希望学生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不断巩固和应用这些技能。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能够熟练读写100以内的数,通过多种数数活动,掌握不同的方法来数出100以内的数,并理解10个10等于100。
2. 培养学生对数字的敏感性,使他们初步体会到数字与日常生活之间的密切关系。
3. 通过实操活动,帮助学生从具体事物中提炼出数字概念,加深对数字在生活中应用的认识。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数字计数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数字的计数单位“一”和“十”,知晓10个一构成十,10个十构成百。
教具准备:
准备相关数字图片和卡片,用于课堂展示。
学具准备:
学生自带约10根铅笔及小棒等工具,便于进行实际计数活动。
教学方法:
采用讨论、合作和动手操作等多种教学方式,增强学生的参与感。
教学过程:
一、学前准备
1. 复习数位。
老师提问:“从右起,一个数的第一位是什么?”“第二位又是什么?”帮助学生回忆数位的概念。
2. 复习20以内的数。
教师通过卡片出示几个数字,如12、18、20,询问学生这些数字的个位和十位是什么,并让学生分析由多少个十和一构成。
3. 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来进行一个数数游戏,听起来是不是很有趣呢?每8位同学一组,大家准备好组合了吗?”
二、探究新知
(一)数“铅笔、小棒”活动。
1. 活动要求:
- 每组8人,两人合作,确定要数的物品(铅笔或小棒),然后使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迅速计算出数量。(https://www.daowen.com)
- 正确数出小棒和铅笔数量的组别将获得胜利。
2. 学生游戏:
教师参与学生的游戏,观察他们使用的数数方法,并给予适时的鼓励和引导,帮助他们纠正不熟练的计算方式。
3. 交流与汇报:
- 请学生分享各自的数数方法,鼓励他们展示,例如,有人一个一个地数,有人两个两个地数,甚至十个十个地数。
- 集体练习几种数数方法,进行互动和讨论。
(二)数手指游戏:
师:每个人的手指有多少根?大家可以数一数。
选出9位同学,从他们的手指开始,教师引导全班依次数出10、20、30……90,讨论大家总共数了多少个10,最后引出“10个10是100”的概念。
(三)数一数活动:
1. 抢答数数。
随机给出一个数字,学生抢答下一个数,例如:47、48(一个一个地数),或36、38(两个两个地数),以及85、90(五个五个地数)。
2. 数一数班级人数。
观察学生们的数数方式,相互评价,鼓励分享最有效的方法。
3. 圈一圈,数一数。
用教材中的插图,询问总数是多少,学生们分享他们的快速计数方法。
4. 小结:
强调在数数时,不仅要注意不要多数,也不能少数,而且需要细心、认真,尤其在排列整齐的物品时,应先找到规律,做到快速准确。
三、课堂作业设计:
1. 第一题:观察学生能否灵活运用不同的数数方式。
2. 第二题:通过数一数并填空,进一步巩固数数的技巧。
3. 第三题:练习数数和数字书写。
四、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如何数100以内的数,理解了计数单位“一”和“十”,明确了10个一形成十,10个十形成百的知识。希望同学们能继续努力,提升自己的数数能力!
教学目标:
1. 帮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字的认识、阅读、书写和计数能力。
2. 理解100以内数字的顺序,培养学生的数感。
3. 增强学生的观察能力和与他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难点:
运用实物操作和小组合作的方式,帮助学生掌握100以内数字的顺序和数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引入情境
1. 情境导入:
- 开学后,明明的朋友们热心地为他整理书房。只有散落在桌子上的几支铅笔还没有整理好。
- 提问: "这么多铅笔,我们能帮明明数一数吗?一共有多少根铅笔呢?"
2. 板书课题:
- 以"数铅笔"为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进行数数。
二、互动交流
1. 观察与讨论:
- 提问: "大家可以说说你们常用的数数方法吗?"
- 交流中:
- 学生可以选择逐一数、成捆数(如10支一捆)或者按5支一组进行数数。
- 鼓励学生分享: "你们更喜欢使用哪种方法来数呢?"
2. 现场实践:
- 在桌上摆放一些铅笔,请同学们动手实际进行数数。
- 同桌分享: 互相交流数出的数量,讨论数的方法。
3. 数图练习:(https://www.daowen.com)
- 出示一个小男孩笑脸的图,提问:"这幅图里有多少张笑脸?"
- 让学生圈起每个笑脸并进行数数,分享各自采用的计数方法。
4. 点子图练习:
- 展示一幅点子图,询问图中共有多少个点。
- 提示学生:"可以每10个点圈起来数,看看总共有多少个点。"
三、实践运用
1. 引入计数器:
- 介绍计数器的部分,帮助学生理解个、十、百的位置。
- 请学生动手拨动,数出数字,如43、57,并鼓励大家读出这些数字。
2. 二人合作练习:
- 学生两人一组,一人负责拨动数字,另一人负责读出和书写。
3. 拓展练习:
- 数方格图,根据每个数字后面接着数出五个连续的数字。例如:
- 二十三、五十六、七十七、八十九、九十五。
4. 实地数一数:
- 鼓励学生数一数教室里的桌椅,用实际物品的数量加深理解。
四、总结与评价
- 总结分享:
- 回顾今天学习的数数方法以及如何数100以内的数字,表扬学生们的参与和合作精神。
- 评价互动:
-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最喜欢的数数方法,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学会了如何数数,还培养了观察能力和团队协作意识,为今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