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设计沪教版二年级含羞草教案

如何设计沪教版二年级含羞草教案(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提供了沪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含羞草》的详细教案范文三,涵盖教学目标、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等,希望帮助教师更好地组织课堂教学。
第1篇:如何设计沪教版二年级含羞草教案
拓展

新标题:探寻含羞草的秘密与自我认识

新内容:

教学目标

1. 学会独立识记本课的十个生字,掌握“婀娜多姿”、“寒碜”、“不畏严寒”、“色彩斑斓”等词汇的含义,并重点练习“畏”字的书写,积累有关描写植物的词语。

2. 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进行口语表达,引导学生了解含羞草这个名字的来源及其独特的特征。

3. 引导学生明白,谦逊和真实自我比自以为是和自鸣得意更为重要。

重点与难点

1. 识记生字和理解词语的意思,正确书写“畏”字,积累植物描写的丰富词汇。

2. 正确朗读课文,能够用内容进行口头表达,深刻理解含羞草名字背后的故事。

3. 明白谦虚的重要性,认识到自以为是的错误。

教学准备

使用PPT进行示范,课前指导学生进行充分的预习。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通过展示实物)小朋友们,谁能告诉老师这盆植物是什么?请大家踊跃回答。

2. 教师在黑板上写下“含羞草”这个名字,领读其发音。

3. 向学生询问含羞草有哪些与众不同之处,进行讨论。

4. 教师放映含羞草叶子合拢的录像,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5. 引入课文,揭示今天的学习主题。

二、整体理解(https://www.daowen.com)

1. 学生自读课文,思考其中的内容。

- 通过提问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关注关键句子的发音与语义。

- 通过同桌交流,加深理解与记忆。

三、分段学习

1. 逐段分析1至5节,讨论为什么叫它“得意草”。

- 引入自我陶醉与洋洋得意的概念,让学生理解相关词汇。

- 学生齐读相关句子,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

2. 在小组中分享自己对于“得意草”的理解,并用图片分析不同花朵的姿态与颜色。

四、深度探究

1. 阅读6至9节,探讨得意草在不同季节的变化特点。

- 通过小组合作,寻找例句并补充信息。

- 讨论月季、荷花、菊花、梅花的美丽,并与得意草进行比较,帮助学生理解含羞草的自卑心态。

2. 强调得意草逐渐认识自己,与其他花朵的差距,体会到谦逊的意义。

五、总结与反思

通过朗读课文,引导学生回顾得意草的心路历程,明白谦逊的重要性。

课后复习

1. 回顾字词,温习并书写“畏”字。

2. 留给学生思考与总结的时间,鼓励他们用自己掌握的词汇表达对植物的观察与思考,用一段话描述自己喜爱的花草。

在这节课中,我们不仅学习了含羞草的特性与名字的来源,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学会谦虚,懂得真实的自我比浮夸的自信更为重要。

第2篇:如何设计沪教版二年级含羞草教案
拓展

标题:探秘“含羞草”的动人故事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动的自然环境,认读本课的生字,积累形容植物的优美词汇。

2. 通过富有情感的朗读,加深对含羞草的特点及其名称由来的理解。

3. 运用课文中丰富的语句,尝试自我介绍含羞草,进行填空练习,并用简单的语言表达含羞草感到羞愧的理由。

4. 培养谦逊品质,让学生认识到欣赏他人长处的重要性。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1. (展示样本植物) 孩子们,今天我们要认识一种特别的植物,大家能猜到是什么吗?(写下“含羞草”)

2. 含羞草这个名字听起来很有趣,你知道它为什么这么叫吗?(学生讨论)

3. 含羞草的特点就是一碰就会缩起叶子,难道它一直是这样的?今天,我们将通过一则童话故事了解它的变化。(齐读课题)

二、整体把握,激发兴趣

1. 含羞草原本还有个名字叫做得意草,你能分享一下这个名字的由来吗?(学生回答)

2. 师生共同阅读相关段落,找出含羞草自我陶醉的原因。

3. 我们可以看到含羞草觉得自己的叶子是翠绿的,花朵色彩清新,因而它自信满满,直呼“得意草”。

4. 朗读第1节,感受含羞草得意的原因。(https://www.daowen.com)

三、深入探索

1. 让学生独立阅读课文的后续部分,找出含羞草自得的理由。

2. 学生分享发现,强调它的颜色、姿态等之美,并引导他们用欣赏的眼光来看待含羞草。

3. 通过对比,讨论其他植物的美丽特征,这样的对比让含羞草感到自愧不如。

4. 课程进一步深入,让学生思考含羞草为何最终变得羞愧。

四、情感共鸣

1. 通过章节6到9,明确含羞草随着季节更迭的心理变化。

2. 让学生欣赏文本描写的美丽植物,同时鼓励他们表达对它们的喜爱,并实现自我反思

3. 设身处地,学生想象含羞草在看到其他花朵时的心情变化。

五、总结提升

1. 最后,让我问你们,得意草不再得意了,它从此变得怎样?(学生讨论)

2. 通过师生对话,认识到谦逊的重要性和它在生活中的意义。

3. 结束时与学生分享更多美丽的植物词汇,并鼓励他们介绍自己最喜欢的植物,可以应用今天学习的词句。

通过本节课,学生不仅理解了含羞草的自我认知,还明白了谦逊的理念。如此奇特的植物能成为课堂的主角,期待学生们通过这样生动的学习体验,培养出更敏锐的审美和更加包容的心态。

第3篇:如何设计沪教版二年级含羞草教案
拓展

新标题:二年级下册语文《含羞草》的教学设计与实施

教学目标:

1. 掌握本课相关的5个生字。

2. 能够准确朗读并积累7个词语。

3. 流利地朗读整篇课文,表现出良好的语感。

4. 学会按照不同要求进行词语摘录并进行分类。

5. 培养学生观察自然的兴趣,描述含羞草在不同时间段的表现。

6. 理解含羞草叶子变动的原因及意义。

7. 引导学生思考做人应当具备的品质,如诚实、友善、谦逊和守信。

教学重点:

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够完成词语摘抄的任务。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观察和探索事物的习惯。

分层目标:

1. 学生应能够准确识字与朗读课文(基础层次)。

2. 在朗读的基础上,能按照要求进行简单的词语摘录(中级层次)。

3. 自如朗读课文并进行深入的词语分类与摘录,理解含羞草的特性(高级层次)。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引入话题,介绍含羞草这朵独特的植物,引发学生兴趣。

2. 展示课文标题《含羞草》,鼓励学生跟读。

3. 展示真实的含羞草图片,讨论学生所观测到的特征,并开始学习生字“含”。(https://www.daowen.com)

二、阅读与探究

自学与交流:

1. 学生自行阅读课文,关注音调、词形,并用符号标注小节。

2. 进行读音检查:复习词语,如精致、婀娜多姿等,巩固生字如婀、碜、畏的写法。

3. 组织接龙式朗读,纠正读音错误。

深入讨论:

1.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含羞草的原名及其背后的故事。

2. 在小组内自由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

3. 引导学生探讨:含羞草自以为美丽的原因(自鸣得意的感受)。

4. 进行句子练习“因为它觉得……”,帮助学生学习表达自己的看法。

5. 朗读1至5小节,教授感情朗读的技巧。

6. 深入探究为何得意草改名含羞草,询问学生对这一转变的看法。

7. 通过自主阅读6至13节,发现含羞草的独特特性。

三、实践与应用

1. 进行游戏,巩固生字和新词的使用。

2. 学生尝试背诵重要内容,增强记忆。

四、拓展与延伸

1. 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见过的含羞草的经历,强调观察与记忆。

2.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描述当他们触碰含羞草时,观察到的叶子变化,营造一个生动的课堂氛围。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引导学生不仅学习语言知识,还能在实践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成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