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撰写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

如何撰写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提供了沪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读者》的详细教案范文,旨在帮助教师有效指导学生提升阅读理解能力与语言表达技巧。
第1篇:如何撰写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
拓展

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识记并理解新出现的生字和词语。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流利朗读课文的能力,能够总结出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情感目标:通过分析文本中小姑娘的形象,引导学生感受其真诚与责任感,激发学生对阅读的热爱。

教学重点:

- 朗读课文,提炼主要思想,体会小姑娘认真负责的态度

教学难点:

- 理解小读者的重要性及其为编辑提供的反馈如何促进杂志质量的提升。

教学准备:

- 多媒体课件、字卡、词语卡片

教学时间:

-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 向学生展示“读者”和“编辑”的词汇,带领学生讨论各自的定义和作用。

2. 揭示课题并提问,鼓励学生思考标题与内容的关联。

二、初读课文,理解字词

1. 学生朗读课文,准确发音并流畅地读出句子。

2. 进行生字新词的识读训练,重点对比辨析“您”“你”、“及”“级”等相似字。

3. 默读课文,再次探讨主要情节。(https://www.daowen.com)

4. 学生分享对小姑娘形象的理解,教师指导如何总结课文主要内容。

三、深入体会小姑娘的特点

1. 学生默读并提取小姑娘外貌的描述,围绕文本中的描绘分享感受。

2. 朗读描述小姑娘神情和语言的句子,分析其表情传达的情感。

3. 合作讨论小姑娘怎样通过言行表现出她的认真以及她对编辑工作的关注。

4. 深入分析小姑娘因为两个错别字而特别走来走去几千米,这一举动展现了她的负责与用心。

5. 通过与同学的交流,进一步理解小姑娘的性格特点。

四、体会编辑的内心感受

1. 学生默读课文,提取编辑的情绪变化相关词汇。

2. 分享讨论编辑初始的诧异与后来的甜蜜心情。

3. 让学生分析编辑对小读者的理解与感恩,了解小读者在编辑工作中的真正意义。

4. 通过阅读相关段落,引导学生思考小读者如何成为编辑的“良师益友”。

五、作业与总结

1. 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多层意义。

2. 识记并运用新词,在课堂上书写练习。

3. 完成有关文中生字的书写与词语的积累任务。

板书设计:

- 小姑娘(倾听、细心)

- 编辑(受到感动、收获良多)

通过这一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掌握基本的文字技巧,更能明白每个读者在书籍创作中的重要性,从而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和责任感。

第2篇:如何撰写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
拓展

新标题:三年级下册语文《小读者》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识别9个生字:灌、辑、刊、诧、版、典、幺、辣、嗯。积累词汇:编辑、诧异、出版、杂志、一本正经、字典、火辣辣、错误、良师益友。通过适当的方法理解“诧异、尴尬、将信将疑、一本正经”的含义。

2. 理解课堂内容,特别是“作为少年读物的编辑,要时时刻刻想到千千万万的小读者,他们也是我们的良师益友啊!”这一句话的深刻意义。

3. 培养感情朗读能力,学习主人公对待事情的认真和负责任的态度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与词汇理解

1. 利用课件展示各种杂志和画报,询问学生们对它们的喜爱程度。随后引导他们思考杂志在他们手中之前经历的编辑、校对等步骤。

2. 讲解“编辑”的角色,强调这一职业的重要性,并学习相关生字“刊、辑、版”。

3. 引入课题,告诉学生我们将一起探索小读者与编辑之间的故事。

二、整体阅读与内容概括

1. 提出问题:小读者和编辑之间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情?要求学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努力读懂每一个字词。

2. 学生分享自学后的读音练习,特别是“幺”和“嗯”这两个生字,准确表达小读者的发现。

3. 讨论小读者的努力与坚持。提问,她是如何向编辑提出两个错别字的,并引导学生感受她的艰辛和认真。

三、深入剖析与理解词语

1. 学生自读课文中两个关键词:诧异、火辣辣。引导他们通过拼读来掌握这两个词的读音和含义。

2. 探讨“诧异”的意思,鼓励学生使用近义词或拆字法进行理解。并联系课文情境来感受小读者的真实情感。(https://www.daowen.com)

3. 指导学生通过文本中的描写,逐步找到编辑情感变化的细节,帮助他们理解如“甜滋滋”、“尴尬”等词语所传递的信息。

四、情感体验与思考

1. 引领学生读出小姑娘的认真态度,理解“一本正经”的真正含义。结合文本,讨论她怎样通过自己的行动来帮助编辑。

2. 通过角色扮演或想象对话,深刻感知李真真对编辑的理解和支持,展现小读者的温暖与纯真。

3. 将感受与责任结合,理解编辑之于小读者的重要性,以及小读者如何帮助编辑更好地完善作品。

五、总结与反思

1. 通过李真真的故事,提升学生对待学习和生活的态度。强调认真与责任感的重要性。

2. 课后引导学生写出对小读者的印象,并分享自己在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案。

板书设计:

- 小读者

- 编辑(“我”)

- 良师益友(李真真)

- 努力与坚持(不辞辛劳)

- 情感变化(诧异、真诚、负责)

- 认真态度(一本正经、将信将疑、羞愧)

通过这种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提高语言能力,还能在与他人沟通、理解他人心情中培养更多的责任感和同理心。同时,这堂课将激发他们对阅读的热情与探索精神。

第3篇:如何撰写沪教版小学三年级语文小读者教案
拓展

新标题:激发阅读兴趣的教案设计

教案目标:

1. 理解文本的核心思想,培养学生对阅读材料的热爱,学习主人公坚持真理的勇气。

2. 熟悉课文中的生字新词,提升学生的词汇量。

3. 引导学生从文章段落中提炼主要信息和中心思想。

4. 收集描述人物情感和表情的优美句子,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课程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

1. 在黑板上写下课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

2. 讨论:小读者的形象是什么?文章中提到了哪些关于小读者的故事?

二、初步理解文本。

1. 利用已有的识字技巧,引导学生认读出课文中的生字新词。

2. 学生阅读课文时思考:“何谓‘良师益友’?为何小读者被赞誉为我们的‘良师益友’?”

三、深入分析文本的起承转合。

1. 讨论文本开头结尾中“我”的情感有哪些变化?

2. 请学生分析“良师益友”的具体含义,“他们”指代哪些人?而“我们”又代表哪些?(https://www.daowen.com)

四、详细解析文本的某一部分。

1. 从哪些细节能够看出小女孩作为“我”的良师益友的特点?

2. 探讨小女孩为何勇敢地向编辑提出建议?

3. 带着情感朗读相关段落,体验剧情。

4. 提炼第二段的主要信息,确保学生的理解。

五、总结全篇内容。

1. 回顾和总结提炼主要内容的几种方法,包括:主题扩展法、重点抓取法、段落意图归纳法。

2. 确认所选用的归纳方法并解释选择原因。

3. 带领学生一起总结出课文的核心内容。

六、提升文字感知能力。

1. 指导学生摘录描写人物情感和神态的优美句子,鼓励他们表达个人的观察与感受。

板书设计:

- 提意见

- 小读者与编辑

- 良师益友的定义与实例

通过这样的教学安排,学生不仅能够学到语言知识,更能够在阅读中感受到情感的共鸣和思考的乐趣,培养他们在日后成为更具批判性和创造性的读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