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用心教学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如何用心教学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为西师大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课程的《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提供了详细的教案设计,包括教学目标、课堂活动及评价标准,旨在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思想素养。
第1篇:如何用心教学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拓展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掌握生字的书写和意义,特别是“希望”、“成长”等词汇。

2. 理解信件的主要内容及其深刻的情感内涵,探索作者对孩子们的期望。

3. 能够流畅且富有感情地朗读文章,感受作者的关怀与对社会的热爱。

教学重心:

学习新词并理解文中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

掌握书信的正确写作格式

教具准备:

生字卡片;巴金的生平及成就简要介绍;多媒体设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展示巴金的照片,询问孩子们对他的认识。

2. 简介巴金的生平和对文学的贡献,强调他对家乡孩子的关怀。

3. 提出问题,激发孩子们的思考:巴金为何要给孩子们写信?信中有哪些重要内容?

二、初读课文,感受文意(https://www.daowen.com)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注意声调和生字的正确拼读。

2. 讨论与分享,要求同学们标出不熟悉的词汇。

3. 分段阅读,学生代表逐段解读每段的主要意思。

三、深入阅读,感悟情感

1. 学习信的第一部分,讨论巴金的感受及对孩子们的希望。

2. 深入理解巴金在87岁高龄仍坚持写信的坚韧精神。

3. 让学生标记出触动他们心灵的句子,并分享感想。

4. 学习信的最后一部分,讨论巴金对孩子们的期望与鼓励,感受情感的细腻与深沉。

四、情感升华,实践书信写作

1. 在理解了巴金信的内容后,讨论每个学生对巴金爷爷的想法。

2. 讲解书信的基本结构:称呼、正文、结束语、署名及日期。

3. 结合示例,帮助学生识别信件格式中的各个部分。

4. 鼓励学生尝试写出一封给巴金的信,表达他们的感受与思考。

五、作业安排

鼓励学生在家通过书信形式给巴金爷爷写一封回信,分享他们的成长与心声。

这样的新教学设计旨在不仅让学生理解巴金的信的内容及结构,更要微妙地引导他们去领悟生活中的深层次情感与社会责任感。 通过这种方式,力求激发孩子们的主动思考与创造能力,使他们在学习的过程中获得更深刻的启发。

第2篇:如何用心教学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拓展

新标题:巴金给未来的寄语:爱与奉献的力量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流利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2. 理解文中生字所组成的词语,并能够灵活运用“多么……多么”、“不是……而是”的句式进行造句。

3. 通过文本感知巴金对年轻一代的深切关怀,激励学生树立为社会贡献力量的信念,培养他们的公益心和责任感。

教学重难点

深入理解巴金在信中倾注的情感与思想。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导入课

1. 提问学生:你们知道巴金先生吗?(简单介绍巴金的生平及成就)

2. 介绍背景:巴金在87岁时收到了家乡孩子们的信,今天我们将学习他对孩子们的回复,揭示主题:《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二、朗读课文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要求每个字读清楚,每句读流畅,找出并标记生字与生词。

2. 指名读出生字,同学们互相纠正发音、书写的方式,帮助记忆。

3. 自查新词,通过字典或上下文理解。

4. 各段内容简述与讨论。

三、深入理解第一段

1. 请学生朗读第一段,分享家乡孩子给巴金写信的感受。

2. 指导朗读巴金对孩子们的感恩之情,鼓励学生表达他们的理解与感悟。

四、精读第二、三段

1. 巴金在写信时面临怎样的困扰?通过自读找到相关句子进行分析。

2. 探讨巴金写信的初心,找到表达他对孩子们思念的句子。

3. 解读“我多么想看见你们天真的笑脸,多么想听见你们歌唱般的声音……”的情感,体会巴金的无奈与深情。

4. 学生用“多么……多么”的结构造句,表达强烈的情感。

5. 邀请学生感情丰富地朗读这一段。(https://www.daowen.com)

五、深入分析第4、5段

1. 巴金是否觉得自己是个普通人?他为何如此自谦?

2. 探索巴金的写作动机,通过讨论理解他与祖国、同胞之间的深厚情感。(运用“不是……而是”进行造句)

3. 巴金如何看待自己的人生?他在信中传达的“让生命开花”寓意是什么?

4. 讨论生命的意义,强调奉献的重要性,使学生思考自己的责任。

5. 总结巴金虽然已高龄,仍然关心社会,体现出高尚的品德,鼓励学生向他学习,让自己的生命也开花。

6. 指导学生朗读相关语句,激发对巴金的敬仰之情。

六、阅读第6段

1. 请学生逐段朗读,思考这一段主要内容。

2. 训练学生用温暖的语调诠释巴金对孩子们的关心和爱护。

七、学习书信的结构

1. 讲解书信的基本格式(称呼、正文、结尾、署名、日期)

2. 结合课文,识别书信各部分的组成。

八、选择段落,进行感情朗读

九、总结

生命的真正意义在于奉献,而非单纯求享受。巴金通过不懈努力为社会作出贡献,他的作品成为人们精神的寄托。引导学生懂得,放下自我,为他人奉献,才是真正的快乐与价值所在。

板书设计

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生命的意义在于奉献

让生命开花

为社会增光添彩

珍惜时光,努力学习

作业

1. 生字书写练习。

2. 完成课后练习,关注总结与反思

第3篇:如何用心教学巴金给家乡孩子的信
拓展

教学设计:理解与感受《巴金爷爷的信》

教学目标:

1. 学习并熟悉课文中的生字和新词。

2. 深入理解课文的情感内涵,体会巴金爷爷对故乡孩子的真挚关爱和美好期望。

3. 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享个人感受。

教学重点:

1. 熟悉课文中的生字和词汇。

2. 理解课文的中心思想,并体会关键句子的情感。

教学难点:

深入体会课文中巴金爷爷表达的关怀与期望之情。

教学时间:2课时

---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识记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结构。

3. 开展流利的朗读练习。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教师引导学生讨论课题,引发思考。

- 学生齐声朗读课题,提出疑问。

2. 检查预习,学习生字和词语:

- 教师分段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并理解。

- 学生通过认读新生字、纠正发音并组词来巩固记忆。

- 介绍课文中的新词,指导学生理解并进行讨论。

- 鼓励学生轻声朗读,找出自己感动的句子并进行旁批。

3. 再读课文,理清脉络:

- 学生以小组形式讨论每个段落的主要内容。

- 汇报各小组讨论结果,并归纳各段的主题。(https://www.daowen.com)

- 同桌之间互相朗读,讨论文章主要叙述的事件。

4. 布置作业

- 练习生字扩词。

- 提高课文的朗读技巧。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重点句子所表达的情感。

2. 感情朗读课文,并准备分享。

教学过程:

1. 复习导入:

- 听写新词汇,加深记忆。

- 讨论课文主要内容。

2. 精读课文,深化理解:

- 提供自学提纲,让学生独立思考并在小组中交流:

- 巴金爷爷写信的动机是什么?

- 孩子们对巴金爷爷的信件有何反应?

- 为什么巴金爷爷只回信一封?

- 找到令自己感动的段落并写下感受。

- 对课文最后一句的理解,收获感悟。

3. 整体回顾,感受写作风格:

- 教师总结课文要点,阐释写信的格式和技巧。

4. 布置作业:

- 鼓励学生给亲人或朋友写一封信,关注书信格式及内容。

---

教学反思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学习了课文内容和相关的生字词汇,还通过讨论与表达加深了对巴金爷爷情感的体会。这种互动与个人反思的学习方式,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使他们在朗读与写作中更有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