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备课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三

如何备课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三(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主要介绍了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三峡情》的教案内容,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教授该课文,激发学生对三峡的热爱与理解。
第1篇:如何备课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三
拓展

标题:体验三峡的魅力与情感

教学目标:

1. 通过生动的朗读和书写,掌握本课的生字与新词汇;

2. 感受课文的情感,进行流畅的诵读,并能够分享自身的理解;

3. 体会并讨论作者所传达的情感和对三峡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与难点:

感受诗歌中的语言美,理解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准备:

1. 多媒体教学课件;

2. 关于三峡的相关资料和图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主题,激发兴趣

1. 让学生谈谈自己所了解的祖国自然山川,介绍长江三峡的壮美风光,并通过多媒体展示三峡的风景图片。

2. 解释三峡的组成及其壮观的自然景象,强调三峡的旅游价值与人文情怀。

3.通过这些美丽的画面,引入课题《三峡情》。全班同学齐声朗读课题,感受课文的美好期待。

二、认识生字与词汇

1. 利用互动形式复习生字词,比如“流云、茶山、情怀、故乡”等。

2. 选出几位同学认读关键词,并结合自己的理解进行讨论。

3. 抽取同学进行词语的朗读训练,找出各自的声音特点进行互评。

三、深入学习,感知文本

1. 老师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文本的整体结构与情感。

2. 集体阅读,鼓励同学们在朗读中表达出课文的情感。(https://www.daowen.com)

3. 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主旨与情感内容,比如关于三峡的自然美与文化情感。

四、细品阅读,深入理解

1. 课文分小节进行诵读,比如通过想象第一小节中所描绘的三峡仙境,感受到自然的鬼斧神工。

2. 学生可通过朗读,体会“细如丝、柔如锦”的意象,探讨如何通过语言表达出三峡的独特魅力。

3. 带领学生找出文中的比喻及形象的描绘,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五、思考延展,深化情感

1. 讨论现代三峡的变化,引导学生表达对三峡的感受与展望。

2. 学生分享对三峡的旅游经历和对家乡的怀念,联系当今三峡的发展与变迁,激发个人情感。

六、播放音乐《三峡情》

1. 通过音乐激发情感,帮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三峡的韵味与情感深度。

2. 鼓励学生在音乐中自由朗读,感受诗的节奏与情感。

七、总结与反馈

1. 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读后感,进行自由背诵,增强记忆和理解。

2. 教师引导总结三峡带给大家的情感与风景,激励大家去珍惜与热爱这片土地。

板书设计:

三峡情

- 自然之美

- 人文情怀

- 情感寄托

通过多元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理解课文的同时,感受到三峡的魅力和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培养他们对自然与文化的热爱。

第2篇:如何备课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三
拓展

教学活动设计:探索《三峡的魅力》

课程目标

1. 理解诗句的含义,感受诗人对三峡的深情厚谊和对故乡的珍贵回忆。

2. 流利、生动地朗读诗歌,欣赏汉语言的韵律之美,积累丰富的词汇。

教学重点

通过感情丰富的朗读,体悟诗歌的语言优雅和诗人内心的情感流露。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三峡的自然景观图片,收集与三峡相关的音乐作品,如《三峡情》。

课时安排

1~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引发兴趣

1. 利用图片展示三峡的壮丽景色,教师充满激情地介绍道:“这就是绵延不绝的三峡风光,波澜壮阔的长江流淌在这片土地上,两岸青山如黛,风光如画。在这里,一代代奋斗的中华儿女,虽然身处异乡,但心中始终铭刻着对家乡的眷恋。”

2. 学生齐声朗读课题,激声表达他们对三峡的向往。

二、逐步理解,初读课文

1. 引导学生初步接触《三峡的魅力》这首诗,鼓励他们用心去感受其中的意境(学生自由阅读诗作)。

2. 鉴于诗作中的生字不多,鼓励学生自主学习新词,并练习朗读课文,确保流利和准确。

3. 交流识字和朗读的心得体会,让大家分享自己的学习进度。(https://www.daowen.com)

4. 让学生分段朗读诗歌,以检测对文本的理解情况。

三、深度解析,品读感悟

1. 鼓励学生默读,思考三峡在他们心中展现了什么样的印象。

2. 指导学生找出诗中打动人心的句子,结合个人感受写下联想或画面,并在小组内进行讨论交流。

3. 进行全班分享,教师适时给予反馈,指导学生进行精彩的朗读训练。

- 学生可识别并朗读自己喜爱的诗句。

- 通过带着情感的朗读,引导其与诗人的思乡之情相共鸣。

4. 听一段《三峡情》的插曲,让学生再次用心朗读整首诗,感受其美好。

四、拓展思维,激励情感

1. 讨论三峡已发生的改变,新时代的三峡如何吸引更加广泛的关注与欣赏,让学生主动分享他们收集的资料,增强民族自豪感。

2. 运用创造力,学生可以用文字、绘画等方式表达对三峡的热爱及对未来的憧憬。

五、布置作业

背诵课文,完成后续思考题,进一步深化对内容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

1. 学生热情高涨,积极参与,达到背诵课文的目标。

2. 理解异乡学子对家乡的深切思念之情,有助于培养他们的思乡情怀和责任感。

第3篇:如何备课西师大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三峡情教案三
拓展

标题:探索三峡——小学三年级语文新教案

教学目标:

1. 认识并规范书写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理解其中的主要内容。

3. 撰写自己喜爱的句子并进行解释。

4. 深刻领略作者在诗中传达的情感及思想。

课堂重点与难点:

1. 熟练认读、生字与新词的正确书写与释义。

2. 背诵课文并理解其核心内容。

3. 理解作者表达的情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重点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和新词。

2. 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带着体会去理解。

3. 理解并探讨课文的主要思想。

教学准备:

1. 生字、新词的卡片。

2. 介绍三峡的多媒体课件,包括图片和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7分钟)

1. 让学生们欣赏美丽的三峡风光,通过多媒体展示相关图像。教师简单介绍三峡的地理位置及其独特魅力。

2. 邀请曾经去过三峡的学生分享他们的见闻与感受,以此激发同学们的兴趣。

3. 介绍课文主题,引导学生对三峡的自然风光展开讨论。

二、读课文,识记生字(15分钟)

1. 教师朗读课文,学生跟读,感受语气和节奏。

2. 引导学生自主读生字表,确认正确的发音。

3. 通过点名的方式,让学生轮流朗读课文,其他同学纠正发音。

4. 专门针对难读的字进行讲解,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准备好。

5. 分组朗读,让学生在合作中提升语感。

三、逐段朗读课文,深入理解(15分钟)

1. 让学生逐段阅读,分析每节的内容,讨论情感的变化。

2. 汇报讨论的结果,理解作者对家乡的深厚感情。

3. 鼓励学生通过小组交流,分享各自的理解与思考。(https://www.daowen.com)

四、课堂作业(8分钟)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尽可能让语气带入情感。

2. 组织词语造句练习。

3. 请学生写下描述童年生活的句子,鼓励创意思维。

4. 找出文中的比喻句并进行分享。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回顾上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2. 背诵课文,增强记忆。

3. 深入体会作者表达的情感。

课堂重点与难点:

1. 通过背诵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2. 理解作者在文中传递的情感与思想。

教学准备:

1. 继续使用生字、新词的卡片。

2. 结合三峡的多媒体课件展开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10分钟)

1. 复习生字和新词,加强同学们的记忆。

2. 点名讲述课文内容,鼓励大家参与互评。

二、探讨写作特色(10分钟)

1. 向学生们指出文章围绕“情”字展开主题。

2. 解析文章的排比结构,帮助学生理解其韵律感。

3. 强调文中生动的比喻及其生活气息,激发学生的写作灵感。

三、品味课文(10分钟)

1. 通过反复吟诵,让学生浸润在文中情感中。

2. 提引导学生讨论作者对故乡的赞美和思念。

3. 小组讨论,总结出各自的体会和认识。

四、拓展思维,鼓励创新(10分钟)

1. 讨论三峡如今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分享自己家乡的特色,尝试模仿写作,创作类似的段落。

通过这样的教学,让学生在探索美丽的三峡景象中,不仅提升了语言能力,还感受到对故乡的深情厚谊,培养了他们对自然与文学的热爱。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