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与铁罐的教案

如何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与铁罐的教案(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该教案针对部编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和铁罐》一课进行详细分析,通过生动的教学活动帮助学生理解故事寓意,培养情感与思维能力。
第1篇:如何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与铁罐的教案
拓展

教学设计: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与铁罐》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学会认读10个生字,能够写出14个生字,特别是能够正确使用“骄傲”、“傲慢”、“谦虚”等词语。

- 通过角色扮演,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及理解其背后的意义。

2. 过程与方法:

- 通过小组合作,聚焦于陶罐与铁罐的对话及其神态,积累相关的描写语言,为提升阅读理解能力打下基础。

3. 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故事情节,帮助学生理解谦虚与骄傲的意义,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学会尊重他人。

教学重点难点

- 教学重点:通过对话和神态描写,领悟铁罐的傲慢与陶罐的谦恭,以此理解尊重与自我价值。

- 教学难点:深刻理解文本中的哲理,讨论其中的道德意义。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教师通过提问引入课程:“大家能告诉我,陶罐和铁罐各自有什么特别之处吗?”(学生回答后,老师总结材料的特性,并在黑板上标记。)

- 通过不同的特点,加深学生对两个角色的理解,进而引出今天的课题《陶罐与铁罐》,并且齐读课题。(https://www.daowen.com)

2. 读懂课文

- 学生独立默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书写。之后,教师抽查生字的认读情况。

- 学生再次默读时,用符号标记出陶罐与铁罐的对话,提升对文本的理解和参与感。

3. 互动品读

- 要求学生分享他们对对话的理解,并提出疑问。例如:“你们从对话中读懂了什么?”或者“有什么地方让你感到困惑?”

- 结合文本,讨论“奚落”这个词的意思,加深对词句的理解。引导学生探讨铁罐的骄傲来源以及它对陶罐的行为,提升逻辑思维能力。

4. 分析讨论

- 在小组中,逐一解决之前提出的问题。例如,讨论铁罐的态度与行为,有学生用不同的语气朗读角色的台词,展现情感变化。

- 再次探索陶罐的性格,关注其对话中展现出的态度,让学生感受到谦虚的力量。

5. 总结反思

- 带领学生回顾故事情节,讨论其中的道理,强调“互相尊重、谦逊待人”的重要性。

- 鼓励学生思考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并分享个人的理解与感悟。

6. 课后作业

- 要求学生以今天学习的故事为基础,创作一则寓言,鼓励他们在故事中传达自己对谦虚与骄傲看法的思考。

通过本次课程,学生不仅能够加深对语言文字的理解,也能够从中获取做人处事的价值观,让他们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应用这些道理。

第2篇:如何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与铁罐的教案
拓展

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教学设计

内容:

一、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

- 能认读并理解6个新生字,掌握“奚落”、“傲慢”、“轻蔑”、“恼怒”等词汇的含义。

- 能够分角色,带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不同角色的情感。

- 在初步阅读的基础上,对文本进行深入分析,抓住主要内容,理解故事的主题。

- 学会全面看待事物的方法,培养综合分析的能力。

2. 过程与方法

- 初读课文,形成对文章整体内容的感知。

- 通过讨论,深入了解文本内容。

- 通过品味,提升对文字的理解感受。

- 角色扮演,加深对故事内涵的理解。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 通过本课学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理解“每个人都有优点和缺点,我们应当相互尊重,和谐相处”的人生哲理。

二、教学准备

教师需准备陶罐和铁罐的实物展示、相关道具(如头饰)、生字卡片及教学PPT等。

三、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 教师展示从特定地方带来的两种罐子,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并引导他们说出这两者的特点,如“坚固”和“易破”。

- 宣布今天的学习内容,即《陶罐与铁罐》,并引导学生思考这两个角色会有什么样的故事发生。(https://www.daowen.com)

2. 初读课文

- 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发音准确。

- 使用生字卡片,检查学生对新字的认读情况。

- 鼓励学生默读课文,标记陶罐与铁罐的对话段落。

3. 精读课文

-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并分享从对话中理解的内容。

- 引导学生思考铁罐奚落陶罐的原因及表现,通过角色互动加深理解。

4. 角色深入理解

- 引导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通过语气与表情感受角色的心态变化,如铁罐的傲慢、轻蔑与恼怒。

- 指导学生找出陶罐的谦虚与大度的表达,并进行朗读练习,体会其中的礼貌与尊重。

5. 表演与互动

- 鼓励学生在小组内进行角色互换,并加上动作,进行对话表演。

- 提示学生关注角色心理,体会到骄傲与谦逊的相互影响。

6. 总结与升华

- 学生交流故事的整体内容及其对现代生活的启示。

- 教师回顾铁罐与陶罐的故事,强调人际交往中尊重与理解的重要性,引导学生思考:“从这个故事中你明白了什么?”

7. 扩展与创造

- 鼓励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创作一则类似的寓言故事,分享给同学,提升创造力与表达能力。

通过本教学活动,不仅让学生掌握了课文的内容,也在思维中培养了对人际关系的理解和对不同观点的包容。

第3篇:如何设计三年级下册语文陶罐与铁罐的教案
拓展

教案标题:小学三年级语文《陶罐与铁罐》的教学方案

教学目标:

1. 识字与写字:学习并认读与陶罐、铁罐相关的生字,如陶、罐、骄、傲等。掌握书写技巧,尤其是“傲”和“虚”的笔顺。

2. 理解课文:通过朗读和讨论,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能够找到表达陶罐与铁罐不同态度的句子,并尝试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3. 道理思考:对铁罐的傲慢与陶罐的谦虚进行思考,引导学生认识到每个人都有优劣之处,应该欣赏他人的长处。

教学重点:

强化语音阅读,通过角色对话和神态描写,理解故事蕴含的道理。

教学难点:

感情朗读课文,理解人与人之间的比较与自我反省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

准备陶罐和铁罐的相关道具,生字卡片,以及多媒体课件供课堂使用。

教学时数:

共安排两课时。

---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生字识读,导入新课

1. 字形讲解:展示“罐”字,询问学生相关的字,如陶、缶等。

2. 实物展示:出示陶罐和铁罐的图片,向学生解释它们的特点。

3. 明确主题:引导学生回答课文讨论的主体是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掌握生字

1. 学生自由朗读课文,圈划生字,并进行小组讨论。

2. 检查生字的读音和书写,特别是难字的书写方法。

3. 询问学生,整篇课文传达了什么样的故事。

三、深入课文,寻找对话

1. 学生找出陶罐和铁罐的对话,演读出来。(https://www.daowen.com)

2. 指导学生提炼角色的神态和情感用词。

四、书写规范

1. 解读并指导相关词语的书写方式。

2. 将生字带入对话中,加深理解。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与印象分享

1. 依照课文内容回顾人物的形象对比,分享各自的看法。

2. 引导学生讨论铁罐的骄傲是如何表现出来的,以及陶罐是怎样反驳的。

二、情境重现与角色朗读

1. 学生分组进行对话的朗读,各自体会角色不同的情感。

2. 鼓励全班轮流展示朗读,特别关注朗读时的情感表达。

三、思考与总结

1. 通过对话提示学生想象人物的神态,并进行交流。

2. 引导学生思考时间的流逝对陶罐和铁罐的影响,让学生描述他们的变化。

四、寓意联结

1. 探讨本文的道理与《北风和太阳》的相似之处。

2. 鼓励学生对陶罐和铁罐分别发表看法,反思生活中的人际关系。

课后总结:

通过《陶罐和铁罐》这篇寓言故事,教师不仅要传授识字和朗读技巧,更要引导学生理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倡导一种欣赏他人长处的态度,把故事带入生活,让学生在成长中更好地理解谦虚与骄傲的真正含义。

板书设计:

```

陶罐与铁罐

陶罐: 谦虚、耐久

铁罐: 傲慢、自大

```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