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如何编写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江姐的教案

如何编写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江姐的教案(3篇)

更新时间:2025-10-15 教案 版权反馈
第1篇:如何编写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江姐的教案
拓展

标题:新视角下的江姐:从历史到人格的教育启示

教学目标:

1、掌握和书写课文中的生字,提升汉字的认读与书写能力。

2、通过有感情的朗读,理解课文的深刻内涵,特别是在角色对话中展现的情感色彩。

3、引导学生深入分析文章的关键句,理解其中的精神实质,增强对革命精神的敬仰和传承意识。

教学重点:

感受江姐这一人物形象所传递的坚定信念和顽强意志。

教学准备:

收集关于江姐和《红岩》的相关背景资料,准备课件展现人物形象和历史背景。

教学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引入话题,背景音乐伴随了解:

1、播放《红梅赞》,引导学生关注歌词所表现的情感。

- 师:通过这首歌,大家能感受到江姐在革命过程中的无畏和奉献。她不仅成为那个时代的象征,还是一位承载着历史责任的人物,大家可以阅读一下她的生平简介来更深入地了解她。

2、展示江姐的生平简介。

- 师:请注意2026年11月14日,这一天江姐英勇牺牲。在那个年代,她承载了怎样的精神财富?我们将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感受她的革命气概。

二、初步阅读课文,扫清生字词的障碍。

1、自读课文,准确朗读,分段进行分享。

2、学习生字,采用游戏的方式复习,加深记忆。

- 学生:滓、拟、纲、铐、签等字。

三、交流课文内容。

- 师:临刑前江姐所做的事情,是否让你们感受到她的坚定与勇气?(https://www.daowen.com)

- 学生总结出江姐的坚强和对革命事业的执着。

四、作业布置。

1、朗读课文,感受文章的情感。

2、抄写生字词,加强记忆。

第二课时:

一、复习上节内容。

1、完成生字词的听写。

2、说说江姐临刑前的勇敢行为。

二、深入解读人物性格。

1、通过小组讨论交流,分析江姐不同的行为和思想。

- 师:细读课文,注意江姐的语言、动作和表情,记录下你对她的理解。

2、汇报讨论结果。引导学生发现江姐的聪慧、勇敢与不屈精神,并记录在黑板上。

- 学生:从她的坚持与镇定中,我们可以学习到面对困难时的勇气。

三、梳理文章的情感脉络。

- 师:国民党反动派的残忍与江姐的英勇形成鲜明对比,请大家齐读开头结尾,体会其中的冲突与和谐。

四、拓展思维,感受革命精神。

1、师:江姐的坚韧不拔启发了无数志士仁人,她的事迹鼓舞了在狱中的同志们。面对身处的黑暗和苦难,你们有什么想对她说的呢?

2、学生写下自己的感受,鼓励他们表达对革命烈士的怀念和敬意。

3、最后,再次聆听《红梅赞》,让音乐与文字交汇,感受江姐不屈的精神。

五、作业安排。

1、撰写读后感,分享对江姐事迹的思考。

2、推荐阅读小说《红岩》,带领学生进一步探讨江姐以及其他革命先烈的故事与精神,鼓励他们在日常生活中弘扬这种精神。

第2篇:如何编写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江姐的教案
拓展

标题:小学五年级语文《江姐》教学计划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阅读的好习惯,鼓励他们在阅读中思考,并深入理解文本中的词句。掌握“推敲”词语的技巧。

2. 学习11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掌握2个重要词语的含义。

3. 理解文章结构,认识插叙的部分及其功能。

4. 能够区分反问句和设问句,并掌握设问句在文章中的作用。

5. 感受江姐作为共产党员所具备的坚定意志,认识到今天的幸福生活是多么得来不易,铭记先烈们的牺牲与奋斗

重点与难点

重点:细读课文,特别是第二、三段,理解通过实例展示江姐高尚品质的方法。

难点:理解插叙在文章结构中的作用及其表现手法。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识记生字和相关词汇。

2. 初步阅读课文,整体把握内容,并进行段落划分。

教学过程

1. 导入新课。

导入这节课的主题,介绍我们将继续学习值得尊敬和铭记的历史人物与英雄们的事迹。

2. 初读课文。

(1)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听读。

(2)提问:江姐的性格有什么特征?可以从课文中找到哪些描述?

(3)进行讨论:如“竹签虽弱,但共产党员的意志如钢铁般坚韧。”

(4)简介江姐,展示相关的图片资料。

(5)默读课文,通过查字典和结合上下文来理解新词。

3. 检查自学情况。

(1)多音字的组词练习:解(jiě jiè)、强(qiáng qiǎng jiàng)。

(2)练习书写:万籁俱寂、匪首。

(3)理解词语,讨论“令人心悸”“万籁俱寂”“懦夫”等词的含义。

4. 默读课文并划分段落。

(1)课文展现了江姐怎样的崇高品质及其背后有哪些事例支撑。

(2)根据内容变化进行段落整理。

5. 布置作业。(https://www.daowen.com)

完成课后第1、2、3题。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细读课文的前几段,理解核心词句。

2. 理解通过具体事例表现江姐品质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

1. 复习检查。

(1)确认字词的正确发音:倔强、解送、屏息。

(2)解释词汇:万籁俱寂、令人心悸、通夜未眠。

2. 学习课文的第二段。

(1)听录音,思考江姐在被捕前的感人表现。

(2)自由阅读,将每个自然段的主旨用一句话概括。共享交流。

(3)默读关键段落,识读江姐的坚定意志,并讨论相关词句。

3. 总结段落的主要内容。

4. 布置作业。

完成第4、5(1)、(2)题,继续阅读课文。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 深入理解课文的第四段,进行内容总结。

2. 理清课文结构,认识插叙的效果。

教学过程

1. 学习课文第四段。

(1)独立思考,讨论江姐的英勇行为如何激励他人。

(2)理解重点句子的含义与比喻,分析其表达的深层意义。

2. 总结课文。

(1)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

(2)讨论插叙部分的功能及其对整体叙事的影响。

(3)感情丰富地朗读关于江姐坚韧不拔的描述及同伴们对她的致敬信。

3. 布置作业。

完成课本练习,背诵难友们给江姐的信,感受文字的力量与情感。

第3篇:如何编写西师大版五年级语文江姐的教案
拓展

新标题:赞颂英雄—江姐的故事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学习和掌握本课涉及的生字新词。

2. 能够感情丰富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表演对话部分,使每个角色的性格和情感得到体现。

3. 理解课文的内容,通过对人物表现的描述,深入理解江姐的英勇精神和无畏气概。

4. 引导学生尊重和缅怀革命先烈,懂得幸福生活的来之不易。

教学重点与难点

- 理解江姐在面对生死时所表现出的勇气和坚定情怀,从细节入手感受她的高尚品质。

教学时间

-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了解江姐

1. 教师激情朗诵《红梅赞》,让学生闭眼想象,并分享从中感受到的梅花的精神,从而引出江姐。

2. 通过展示《红梅傲雪图》和《红梅赞》,鼓励学生表达自己的感受。

3. 讨论梅花的品质,连接到历史上那些坚韧不屈的人物,最后引入江姐,帮助学生建立对江姐的初步认识。

4. 出示有关江姐的资料,鼓励学生提炼出感动自己的部分,分享感受,增进了解。

5. 过渡到课文,期待在学习中获得更深的心灵触动。

二、阅读课文,理解故事背景

1. 指导学生轻声读课文,确保流畅阅读,同时识别生僻字词。

2. 交流课文背景,明确江姐面临的具体情境与事件的发生。

3. 找出影响事件的关键段落,讨论关键词“转移”的重要性,并分析其对江姐的深远意义。(https://www.daowen.com)

4. 提问气候描写的用意,引导学生思考其与情感的关联。

5. 通过深入分析江姐的表现,引发学生对她内心世界的探索。

三、深入事件,体悟江姐的人格魅力

1. 默读文本2至5自然段,思考江姐在“转移”中做了哪些事情。

2. 组织交流,师生共同梳理江姐的细节表现,特别是她的“梳妆打扮”。

3. 学生分角色朗读两位同室难友与江姐的深情告别,感受其情感深度。

4. 分析“接过”和“递还”的细节,讨论同志间的情谊。

5. 引导学生关注省略部分,重点讨论江姐对战友们的鼓励,感受她的坚定与无畏。

6. 通过描绘画面,再次感知江姐与志士们共同奋斗的场景,激发情感共鸣。

四、升华感情,深化主题

1. 总结江姐的正义精神与高尚品质。

2. 出示江姐写给亲友的信,讨论继承革命遗志的重要性。

3. 布置课后思考作业,鼓励学生向江姐表达敬意,并阅读《红岩》以深化对历史的理解。

板书设计

- 坚韧不拔—江姐

- 面对生死从容

- 深情告别,勇气无限

- 传承革命精神

通过本次教学,学生不仅能够理解江姐的故事,更能够激发对历史与英雄精神的敬仰和思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