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案 赣南游击词教案示例与写作思路探讨

赣南游击词教案示例与写作思路探讨(3篇)

更新时间:2025-11-07 教案 版权反馈
【摘要】:本文介绍了小学六年级下册语文A版《赣南游击词》的教案范文,提供了教学目标、重点难点及课堂活动设计,旨在帮助教师更好地开展教学。
第1篇:赣南游击词教案示例与写作思路探讨
拓展

教学目标

1. 认识与理解8个重要的关键词。

2. 学会利用注释、字典及其他资料,深入理解课文的内容。

3. 能够流利朗读并尝试背诵课文。

4. 领悟红军游击队员在艰难环境中,始终坚持的革命精神和与人民群众紧密联系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课文的总体内容与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

体会和分析作者在作品中传达的情感深意。

主要教法

采用自主探究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工具

配备实物投影等多媒体辅助设备。

教学过程

一、作者简介

在中国革命历史上,有一位杰出的人物——陈毅。他不仅担任过重要的政治职务,如上海市市长和国务院副总理,还以其出色的诗歌作品而闻名。郭沫若曾赞美他为“将军本色是诗人”,体现了他在军旅生涯和文艺创作上的非凡成就。特别是他在2026年至2026年期间参加的游击战争,留下了许多感动人心的文字,如《赣南游击词》。今天,便让我们一同探索这首诗的深刻内涵。(https://www.daowen.com)

二、自学引导

1. 学生齐读课文,明确每部分的主题。

2. 听教师的范读,关注字词的准确读音和书写,初步感受诗歌的情感。

3. 进行自由朗读,并尝试对内容进行初步划分和主题总结。

初步分析课文结构:诗歌开篇细致描绘了红军游击队员的日常生活,如晨起、用餐、开会等,展现出游击队员们在艰苦环境中依旧顽强斗争的精神面貌。接着,作品转向讨论游击队的战略和理想,深入探讨红军与人民之间的密切关系以及共同抵抗敌人的决心。

三、深入细读课文

1. 逐段阅读,思考文本传达的信息与情感。鼓励学生通过个人体会分享感受。例如,从晨起一节中,我们感受到的是什么?

2. 小组交流,互相分享各自的理解。

3. 全班汇报讨论:比如午餐环节让我们认识到战士们生活的艰辛,以及在有限条件下依然保持乐观的态度

四、总结与背诵

指导学生自由朗读,与同学们分享他们喜欢的诗句,并激励他们争取背诵整首诗赋予的情感。教师可设置抽查环节,增强参与感和记忆。

五、拓展延伸

提到陈毅将军的其他作品,如《梅岭三章》,鼓励学生将这门课学到的理解转化为对历史的认识。引导学生思考:在今天的社会中,我们如何继承这种革命精神?

通过这节课,期望学生不仅是在字面上理解《赣南游击词》,而是能深切感受到那种鼓舞人心的革命精神,并将其内化为自己面对生活中的挑战时的动力。

第2篇:赣南游击词教案示例与写作思路探讨
拓展

新标题:小学六年级语文课《赣南游击词》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 培养学生运用观察与分析的能力,理解课文中的字词,并掌握书写难点。

2. 通过有感情的朗读,感受课文的情感色彩,选择自己喜爱的段落进行背诵。

3. 使用多种工具和资料,以深入理解文本的历史和情感内涵。

教学重点:

- 理解课文主题,感受作者通过文字传达的情感。

教学难点:

- 分析重要词句的具体含义,以及它们所承载的思想感情。

---

教学过程

导入阶段:

1. 引导学生注意到我们将学习的课文《赣南游击词》。通过提问引发学生思考,赣南在这篇文章中意味着什么?

2. 齐声读出课题,讨论“游击”一词的含义,引导学生发现它与灵活机动的战斗方式有关,并且词语反映了对那段历史的深刻体验。

3. 介绍历史背景,简述2026年中央苏区红军长征前后的重要事件,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历史背景。(https://www.daowen.com)

过程阶段:

- 活动一:整体感知

1. 自由朗读课文,要求学生注意朗读的流畅性和准确性,同时鼓励他们标注难点字词并进行查找。

2. 通过小组讨论来理解关键字词,每组负责解释几组词汇,交流各自的理解。

- 活动二:深入品析

1. 朗读课文中最打动自己的小节,分享感受,并在旁边作点评。鼓励同学们注重字词的情感传达。

2. 鼓励学生放飞想象,描述他们所感受到的场景和画面,讨论这些画面带给他们的联想和思考。

- 活动三:创作体验

1. 学生尝试用一段简短的话语或一首诗,表达他们读完《赣南游击词》后的情感体验,将个人感受与文本故事联结起来。

2. 提醒学生关注人民支援游击队的重要性,引导他们思考团结与奉献的精神。

总结阶段:

1. 重温课程的主题,强调这个故事不仅是关于战争,更是关于人与人之间的支持与理解。

2. 鼓励同学们继续思考历史与现实的联系,怎样将这段历史中的精神运用到日常生活中,例如在面对困难时如何团结互助。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希望学生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赣南游击词》的情感与历史价值,同时培养自主学习和表达的能力。

第3篇:赣南游击词教案示例与写作思路探讨
拓展

标题:小学六年级下册《赣南游击词》的教学思路

教学目标

1. 学生能够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独立识记文中难写的字词。

2. 引导学生查阅资料和字典,深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传达的情感。

3. 通过朗读和背诵,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情感共鸣。

4. 让学生感受到红军游击队员在艰苦条件下的不屈精神和对人民的深厚情感。

教学重点

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传达对游击队员的敬意。

2. 理解课文的整体思想,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

教学难点

1. 理解课文中的重点词句及其深刻含义,体会蕴含的革命精神。

教学准备

准备一些关于游击战争的背景资料以及相关视频资料,生字卡和小组讨论材料。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在众多杰出的革命家中,陈毅元帅以其对文学的热爱和为国奉献的精神深受我们的敬仰。他在游击战争期间,创作了富有革命精神的诗篇。今天,我们将学习他的一首《赣南游击词》。稍微介绍一下赣南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的情境。

二、初步阅读

1. 自由阅读课文,注意生字的发音和句子的流畅性。

2. 对课文中较难的字词进行集体学习,鼓励学生举手发言,讨论字词的意义和用法。

三、再读课文

1. 通过分段朗读,鼓励每位学生参与,加深对文本的理解。

2. 提问引导学生思考课文的层次结构,包括游击队员的日常生活及其战斗精神。(https://www.daowen.com)

四、作业

1. 抄写并记忆生字新词。

2. 再次阅读课文,圈出不懂的字句,准备在下一节课中进行讨论。

第二课时

一、复习回顾

1. 进行生字的听写练习,检验学生对生字的掌握情况。

2. 复述课文中游击队员的生活片段,鼓励学生结合个人感受,表达对这些片段的看法。

二、深入分析

1. 让学生再次自由朗读,选出自己最感动的句子,进行分享和讨论,激发他们的情感共鸣。

2. 讨论游击队员在描述的各种情况下所表现出的坚韧性格和革命精神,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理解解释这些事例。

三、拓展活动

1. 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分享他们对游击队员生活细节的理解,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厚情感。

2. 引导学生思考生活在和平时期的我们应当如何报答那些为我们付出艰辛的人,强调对和平和幸福生活的珍视。

四、作业

1. 选择课文中的一段描写,撰写一篇小感想,分享他们的思考。

2. 可以尝试创作一小段关于当代青少年和红军精神相结合的诗句,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对红军历史的理解。

板书设计

- 《赣南游击词》

- 游击队员的生活

- 杰出的指挥战术

- 人民的支持与团结

- 顽强不屈的精神与革命信念

通过这样的教学设计,学生不仅能够掌握语言知识,更能铭记历史、感受到勇敢和坚韧的力量,为他们的人生旅途增添前行的动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