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知课题
同学们,首先我们来读一下课题。通过这个课题,你们能从中推测出文章写的是关于哪一件事情吗?
二、读通课文,初步感知
1. 来吧,大家一起通读课文,思考这篇课文主要描述了什么重要的事件!在阅读过程中,如果碰到生字或者难读的字,大家可以多读几遍,直到把它们读通。
2. 下面,我们来看看文章中的生字和新词,大家以“开火车”的方式朗读出来,并且试着把这些生词所在的句子读一读。
3. 接下来,我们进行小组分读,大家注意在小组讨论中纠正发音。
4. 全文读完后,希望大家结合课后的两道题目,梳理一下文章的主要脉络。
5. 最后,我们要花点时间来指导生字的正确书写。
三、细读课文,理解内容
第1部分
1. 在文中,读一读,想一想,事情的起因是什么?
2. 请找出魏队的相关句子,并进行勾画,分享一下你的理解。
3. 在这样的状况下,齐王为何仍然决定去救援赵国?(此处,可引入“唇亡齿寒”的故事作为补充说明)
4. 继续阅读课文,加深理解。
第2部分
1. 现在,大家可以分角色朗读田忌与孙膑的对话,从中你能得知哪些信息?(https://www.daowen.com)
2. 我们会展示课后特定句子,请大家理解孙膑计谋的巧妙之处。
3. 认真读一读孙膑的话,你认为他是个怎样的人呢?
第3部分
1. 刚才提到的,孙膑是如何安排具体战术的?试着用自己的话描述一下。
2. 阅读课文,魏军的心理变化体现在哪里?
3. 从孙膑的安排中,你能得到什么启示?
第4部分
1. 我们来看看事情的结果如何?请阅读最后一部分。
2. 孙膑为何选择在桂陵与魏军交战?
3. 当时魏军的情况是怎样的?
4. 对于读完这一部分后,你想对孙膑说些什么呢?
四、讲述故事,拓展升华
1. 让我们再次通读全文,整理出文章的脉络。
2. 在小组内进行故事讲述,看看谁能够讲得最好。
3. 请几位同学在班上分享你们的故事,其他同学进行积极的交流和评议。
4. 作为拓展,我们推荐一些充满智慧的历史故事,比如《弦高犒师》和《宰相甘罗》,希望大家能够喜欢并从中获得更多的启发与思考。
教学目的:
1. 通读课文,准确掌握字音,理解词汇的含义。
2. 初步把握课文的核心内容和主题。
教学重点:
- 理清课文条理,掌握主要内容。
教学准备:
- 课件,教学用图。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要一起探索伟大的《长城》。长城不仅是我们祖国的骄傲,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一大奇迹。在这座雄伟的建筑面前,我们每一个中华儿女都不可避免地感到自豪。现在,请大家把课题写在本上:《长城》。
二、初读课文:
在读课文之前,大家先听老师范读一遍,注意生字词的读音和语调。
1. 老师先朗读课文,特别关注那些生字词的读音和语感。
2. 听完朗读后,大家觉得哪些词语特别有意思呢?
3. 我们来学习今天的生字词:
- 出示课件1,进行字音纠正和练习。
- 组词活动:从每个字出发,尝试写出不同的词,例如“蜿蜒”可以组“蜿蜒而行”,“崇山峻岭”可以解释为“两岸的高山”。
4. 接着,齐读课文,确保每位同学都能流利地朗读。
三、再读课文,理解大意:
1. 默读全文,思考课文主要表达了什么。
2. 逐段分析:
- 第一段描述了远观长城的全貌,令我们感受到它的壮观。
- 第二段从近处观察长城的巍峨与坚固。
- 第三段带领我们回顾修筑长城的历史,提及古人的艰辛。
- 第四段总结了长城在世界历史中的重要地位。(https://www.daowen.com)
四、布置作业:
1. 请同学们利用今天学习的生字词,造几个句子。
2. 熟读课文,准备下一节课的讨论。
第二课时
一、图文结合,逐段学习:
1. 观察长城的远景图(见课件)。
- 讨论长城的远景表现了哪些特征。
- 课文中如何具体描绘出长城的长度。
- 为什么强调长城的“长”?
2. 查看近景图,学习第二部分的内容。
- 哪一句话体现了作者的观察角度?
- 这一部分有多少句描述?介绍了长城哪些建筑?
- 通过图文对照,学生们指出各个建筑的位置。
- 小结这部分内容,强调我们看到的各个特点。
3. 学习第三段。
- 为什么作者在观察长城时,会想起古代劳动人民?
-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修筑长城的艰难?
- 为什么说长城是无数劳动者的汗水与智慧的结晶?
- 同学们可以想象一下当时工人们是如何协同作业的。
4. 阅读第四段。
- 探讨长城为什么在世界历史上被视为伟大奇迹。
- 这一段传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二、总结全文:
1. 请同学们在课文中找出一句能够体现中心思想的话,并画出。
2. 进行总结讨论,分享大家的理解和感受,增强对长城的认识与热爱。
通过这样系统的教学设计,同学们不仅能理解《长城》这篇文章,更能感受到中华文化的深厚与骄傲。希望每一位同学都能将这段学习带入生活中,成为文化的传播者。
小学四年级语文课件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 读通课文,学习并掌握本课的生字新词。
2. 整体感知课文内容,按照“买项链”和“退项链”分类,并复述课文的主要内容。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掌握生字新词。
教学准备:
课件(搭配柔美的音乐)、生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读题,引入新课。
2. 教师示范朗读,鼓励学生跟读,感受课文的韵味。
3. 教师引导讨论:“同学们,你们认为什么是真情?能否分享生活中的具体例子来说明?”
二、配乐朗诵,整体感知。
1. 教师播放柔美音乐,要求学生认真倾听,同时在文本中标记出生字新词,思考文中无价的真情发生在谁和谁之间。
2. 教师展示生字词卡片,指名学生认读,并强调生字的音形特别之处。
- “橱”要卷舌音。
- “庞”是半包围结构;“广”字头需要注意书写的大小。
3. 教师再次出示含有生字的新词,鼓励全班齐读以巩固记忆。
4. 指名反馈,询问学生文中的真情发生在谁之间。
5. 教师小结:真情在姐姐与妹妹之间的亲情,以及妹妹与店主之间陌生中闪现的善意,让人触动。请同学们细读课文,感受这份感人至深的真情。
6. 教师再次播放柔美音乐,给予学生自由阅读时间。
三、读后讨论,理清文章的结构。
1. 播放音乐,让学生继续自由阅读课文,思考文本的自然段如何分为“买项链”和“退项链”两部分。
2. 指名反馈,讨论自然段的分类。
3. 教师引导学生在课文中,再次明确按照买项链和退项链的过程总结课文内容。
四、课堂小结。
教师总结道:“同学们,经过几遍课文的朗读,大家一定被文中姐姐、妹妹以及店主之间的真情打动了吧!他们每个人都展现出真、善、美的心灵,令人感动,也值得我们珍惜。”
五、布置作业:
1. 抄写本课的生字新词两个遍。(https://www.daowen.com)
2.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 继续学习课文,想象场景,理解店主为何将贵重项链以极低的价格卖给小女孩,体会真情的珍贵。
2. 总结全文,启发学生用真心换取真心,以真诚对待他人。
3. 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分角色朗读姐姐退项链的部分。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店主将项链以低价卖给小女孩的原因。
教学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导入新课。
1. 听写生字词语,如:项链、手帕、不胜枚举、寂静、脸庞、小心翼翼等。
2. 教师引导回顾:“上节课我们探讨了围绕项链的感人故事,这条项链是如何将故事串联起来的?”
3. 学生用简洁的语言表述故事的流程。
二、深入探究,体会真情。
1. 教师引导复习文中真情的表现。
2.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继续读文探究,查找具体事例。
3. 进行集体反馈,讨论各自所找到的文本证据。
4. 教师提出问题:店主为何要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出售项链?请找到说明原因的句子。
5. 指名反馈,引导学生想象店主的内心活动。
6. 教师总结:姐妹之间的真情感动了店主,他意识到世间的真情无法用金钱来衡量,因此选择以几枚硬币的价格将项链卖给妹妹,并在姐姐退项链时慷慨相送,展现了他的伟大与感人。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 教师引导学生选择想要赞美的角色,并说出原因。
2. 指名反馈学生的观点。
3. 鼓励学生分享身边的真情故事,增强他们对于真情的感知能力。
四、小结
教师总结道:“这段美好的经历留在姐妹的心中,也铭刻在我们每个人的心中。感谢姐妹俩和店主,他们用真情唤醒了我们内心的暖意。”
五、布置作业:
要求学生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姐姐退项链”的章节。
小学四年级语文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 指导练习题第5、6、7的完成。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省略号在句子中的运用。
2. 学会将带有反问的句子改写为肯定句。
3. 能够情感丰富地朗读课文,提高朗读能力。
教学过程:
一、指导练习第5题:
1. 探讨省略号的用法
- 首先,请同学们在本单元的课文中找出包含省略号的句子。
- 逐句阅读,尝试理解每个句子的意思,并分享大家的看法,讨论省略号在表达中的作用。
2. 省略号的创作练习
- 在理解的基础上,模仿例句,写出几个包含省略号的句子,鼓励同学们发挥想象力,使用不同的情境和情感来展现省略号的魅力。
二、指导练习第6题:
1. 理解例句的要求(https://www.daowen.com)
- 读出例句,明确练习的要求。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在表达中体现不同的情感。
2. 句子改写练习
- 指名一位同学试着将第(1)句改写为肯定句,并要求他有感情地读出来,以便让其他同学感受到语气的变化。
- 继续指名另一位同学改写第(2)句,同样要求有感情地朗读。
3. 对比写法
- 讨论上下两个句子的写法有什么不同,分析这种不同所带来的语感变化。
三、指导练习第7题:
1. 了解短文内容
- 首先读题,明确练习要求。接着自学短文,讨论其中讲述的事件,分析题目里的“我们”所指代的对象。
2. 情感讨论
- 讨论两位贫苦农民的孩子在面临成为红军的决心时所表现的心情,提问学生们他们想要当红军的原因是什么,感觉如何。
3. 情感朗读练习
- 指导同学们如何有感情地朗读短文,特别强调短文中两个孩子的对话部分,帮助学生体会到情感表达的重要性,培养他们的朗读能力。
通过这些环节的设计,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语文知识,提升书写和朗读的能力,并激发他们对学习的热情。
教学目标
1. 通过口语交际的活动,激发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进而培养他们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在口才交流中合作与沟通的能力。
教学重点
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讨论,促进他们在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方面的能力提升。
教学难点
增强学生在口语交流过程中展现合作精神及良好的交往技巧。
课前准备
老师需提前布置作业,让学生实地观察学校内的一处景物,并提出观察的基本要求,帮助学生准备讨论内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通过谈话引导学生进入今天的主题。我们的祖国拥有山水之美,令人神往的自然风光随处可见。无论是高耸入云的雪山,还是广袤的草原,都是自然之母的杰作;甚至身边的长江平湖、森林公园、乡间田园都同样充满魅力。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我们不妨一起计划一场愉快、安全且有意义的春游。今天的课程将围绕这个主题展开,我们要讨论一下如何规划出一份完美的春游计划。
二、明确要求
1. 首先,请同学们自读课题,思考这一主题想要表达的内容。(即春游计划的制定)(https://www.daowen.com)
2. 针对这一中心内容,大家需要讨论几个重点要素:
- (1)春游的时间与地点。
- (2)活动前的准备工作。
- (3)在春游中进行的具体活动。
3. 此外,还有哪些重要信息是我们需要关注的,请大家自由发挥并补充。
三、小组讨论与填写表格
1. 解释讨论要求:同学们将分成小组,针对春游方案进行热烈的讨论。
2. 在讨论过程中,鼓励大家要展现出团队合作的精神,积极提出个人见解,并虚心倾听小组成员的意见。
3. 每组讨论后,形成统一的方案,并进行总结。
4. 各小组可以自由组合,确保每个小组的讨论氛围轻松愉快。
5. 小组内的成员将进行分工合作,例如指派一位同学作为主持人、一位负责记录,最后再有一位同学负责汇报结果。
6. 在讨论过程中,记录下每位同学的想法,并填写相关的表格,将方案整理得详细而完整。
通过以上的教学设计,旨在鼓励学生以积极的态度参与到课外活动的策划中,锻炼他们的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同时在团体活动中学会相互尊重与合作。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在讨论中收获快乐,增强自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